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渲染,这个案例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典型,它的含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  相似文献   

2.
典藏金句     
《大中专文苑》2010,(3):79-80
江苏省徐州市郑集高级中学 高雅琳 冬季的那场雪,纯白了我的整个世界,总是在猝不及防时让人哭得一塌糊涂。你给的那粒种子,最终还是没有发芽,来年的春天,它旱就已经死掉了,而我们的故事,也在一点一点融化,融化成一潭春水,我嵌在里面找不到边。  相似文献   

3.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本教育刊物上刊登了这样两则案例:一则案例说: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师说:“都错!答案是泥水。”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语文考试中发生的小事件。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试卷上有一个问题,问: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写着: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问答呀!而当考卷发下来时,他的试卷上有一个明显的“X”记号,因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水”。听完了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语文考试中发生的小事件。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试卷上有一个问题,问: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有一位学生的试卷上写着: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问答呀!而当考卷发下来时,他的试卷上有一个明显的“×”记号,因为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水”。听完了这个小故事,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冬天的田野边,站着一个漂亮的雪娃娃。红萝卜是它尖尖的鼻子,还有人给它围上毛巾,戴上粉红的帽子。雪娃娃的手中,拿着一支长扫帚,这可不是普通的扫帚,而是风法师送给雪娃娃的魔扫帚,可神奇了。雪娃娃拿着魔扫帚一挥,说:“让雪下得更大些吧。”真的,雪片像鹅毛般纷纷扬扬地漫天飞舞。穿着银色外衣的大槐树对雪娃娃说:“孩子,尽情玩吧,等春天到了,太阳出来了,你就将融化消失了。”雪娃娃一听急了,鼻子一耸,边挥动魔扫帚边说:“我要让春天永远不到来,我不想融化,也不想离开这世界。”从那以后,整天都是北风吹,雪花飘,再…  相似文献   

8.
赵雅晴 《辅导员》2013,(2):20-21
今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路上布满了厚厚的积雪,我看到路政的车在公路上不停地撒盐,我想这是加速雪的融化吗?我带着疑问问妈妈。妈妈说不仅是加速雪的融化,更主要的是防止路面结冰。一、进行猜测我想:盐加在水里,会对水的结冰有影响吗?我决定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二、进行实验实验材料:三个相同大小的容器(塑料杯),一个量杯,盐,3根搅拌棒等。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在前几年广为流传的故事: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提这样一个问题。全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水”,而唯独有这么一个小学生和大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雪融化了是春天。”于是,同学们开始嘲笑他,老师也一本正经地告诉她答错了,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标准答案”,并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那个孩子的回答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小草钻出地面,果树开花,难道这不是春天又是什么?孩子的脑海了里充满了童稚的天真和想像,幼小的心灵中充盈着美丽…  相似文献   

10.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是水”。  相似文献   

11.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  相似文献   

12.
某小学曾有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提问 :“雪融化了出现什么?”回答“水”的学生受到了教师的称赞 ;有一个学生回答“雪融化了出现春天” ,老师马上给他判定错误 ,并转告其他学生 :“记住 ,雪融化了只能出现水。”“雪融化了出现春天”———多么美妙的图画!我们仿佛看到冬雪消融 ,溪水淙淙 ,草木绽芽 ,百鸟啾鸣 ,一派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雪融化了出现水”无疑是正确的答案 ,但我们能简单地判定“雪融化了出现春天”是错误的吗?因为教师简单的判定冰冻了学生天真浪漫的想象力 ,也许当这个学生再次遭遇类似的问题时 ,不会再开动思维想象的机…  相似文献   

13.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了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是水"。  相似文献   

14.
早上起来,乐乐站在阳台上惊喜地观雪景。提问一个接一个:“雪从哪里来?”“雪为什么是白的?”……妈妈一边晾衣服,一边回答乐乐的提问。当妈妈说到“太阳出来了,雪就会融化”时,乐乐把“融化”一词轻轻地念了一遍,然后问:“什么是融化?我听不懂。”妈妈放下手里的衣服,抓起一把雪,放入热水里,让乐乐仔细观察雪在水里慢慢融化的现象,然后让乐乐也抓一把雪,捏在手里,观察雪水从手里一滴一滴流下来。妈妈说:“因为水是热的,乐乐的手也是热的,所以雪会融化(严格地说,应解释为水和手的温度都比雪高,但对两三岁的幼儿不必引入温度的概念)。”妈妈…  相似文献   

15.
飘雪的日子     
已是深冬才下了第一场雪,所以感觉到今年的雪来得特别迟,也感觉到对雪有一种企盼,甚至是奢望。起床后就和儿子来到铺满雪的操场嬉闹起来,一片片美丽的花朵轻盈地飘落下来,我下意识伸手去接,唯恐它落到地上会摔坏娇弱的身体,玷污了那一尘不染的嫁衣。然而,花朵落到手上,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就融化了,很为那一闪即逝的美丽惋惜。飘雪的日子,身在他乡,油然而生的思念往往引发伤感。  相似文献   

16.
春的故事     
春融化了雪流到枯黄的小草上织成了绿色的丝巾(指导老师:张洪涛)春的故事@沈天蕉$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小~~  相似文献   

17.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雪融化了是什么”的故事,一个学生弹奏出了美妙的音符,雪融化了是春天。是啊,我们的教学需要这样富有生机的春天,就需要这样一个充分挖掘、充分展示学生自我的春天。学生思维的生命能否绽放勃勃生机取决于老师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只有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学生们才能自由和开发的思考,在不断的思考中生命在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8.
我问: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人骂我笨:当然是水啦,这点道理都不懂,还是不是初中生啊?我无语,迷离的眼光飘到了窗外。雪,融化了,真的变成了水吗?路上,挂满雪的松树在寒风中笨拙地摇晃着,像一个个虚弱的病人;偶尔有几只鸟突兀地从树中飞出来,带来一声长鸣的回响。贴着冰冷的窗,我漠然地看着那些洁白蓬松的雪慢慢变黑、变脏,被同样漠然的路人的脚印压成令人窒息的坚固。我从不知道踩在那洁白蓬松的雪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在这个时候,我所能做的,只有羡慕地贴在冰冷的窗上,远远地,远远地望着那个跟我毫不相关的世界。因为,我是一个让人担…  相似文献   

19.
等雪(节选)     
不是人等雪,是雪等雪。雪怎么会等雪呢?一场雪来到陌生的人世间,一切都冰冷着,没有可以宾至如归的去处,雪儿感到孤独,于是想念起冰宫中的雪伴们,想起往日洁白无瑕的热情,还有那些可爱的吵嘴时光,但是雪儿回不去了。雪儿只能盼着有雪伴再落下,陪它。这样,雪便等着,不肯融化。这叫雪等雪。这是我在上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的源泉。”雪融化之后是什么?是水,还是春天?这个案例已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典型,它的含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标准答案——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