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魏群 《新闻爱好者》2011,(9):144-145
近几年来,随着学术界剽窃、抄袭事件在新闻媒体上频频曝光,学术失范日渐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先不说整个学术管理体系的缺陷,或者学者本人的急功近利,单从学术成果发表的过程来看,学术失范跟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不严、责任心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编辑的责任是为了使文章达到出版的要求和适应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侵犯著作权行为如何认定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员卞昌久怎样认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之侵权行为剽窃,即抄袭之意,是指抄袭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的行为。剽窃、抄袭他人作品是审判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它实际上是在智力成果领域内对...  相似文献   

3.
魏群 《新闻爱好者》2011,(18):144-145
近几年来,随着学术界剽窃、抄袭事件在新闻媒体上频频曝光,学术失范日渐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先不说整个学术管理体系的缺陷,或者学者本人的急功近利,单从学术成果发表的过程来看,学术失范跟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不严、责任心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编辑的责任是为了使文章达到出版的要求和适应读者的需要,帮助作者根据有关标准规范消除差错,提高文稿的质量。在文章  相似文献   

4.
“80后”作家郭敬明“抄袭风波”发生之后,不但自己身陷在各种舆论的包围圈中,即便是他的粉丝也未能幸免。 2004年7月22日,网友“飘忽无罪”在天涯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你是记住了这个人还是摄影师?》的帖子,内容是反讽郭敬明。  相似文献   

5.
我们写稿、投稿,还会遇到一个版权问题。 所谓版权也称著作权。版权是基于创作智力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它主要指作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某种权利。这一权利不是在作品发表后产生的,即使作品没有发表,甚至刚刚写了一半,法律也不准他人抄袭。 版权的内容,包括精神权利(亦称人身权)和经济权利(亦称财产权)。精神权利主要指发表作品、在作品上署名、要求确认作者身份、保护作品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过度引用和抄袭之间没有中间值,观点过度引用--缺乏创新,结构过度引用--创意搬套,字数过度引用--失去比例,注释过度引用--没有出处就是抄袭.用过度引用来为抄袭进行辩解是一种不良现象,合理引用演变为抄袭就是过了一个法律的或学术道德规范的"度".  相似文献   

7.
西方新闻景     
美国报界的抄袭风美国的大报素以能抢发独家新闻自居,无奈最近美国两家最有影响的大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接连爆出抄袭丑闻,使得长期青睐这两家报纸的美国读者为之震惊。 7月12日,《纽约时报》正式向《波士顿环球报》表示歉意,承认自己抄袭了后者的一篇报道。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篇报道的内容也是关于抄袭事件的。波士顿大学新闻系主任因抄袭别人的演讲内容而引咎辞职,而主任本人训导新闻系新生的名言则是:“学术上犯  相似文献   

8.
一、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刊播媒体】某商报【发表时间】2006年3月12日【“新闻”】内地乐坛近日抄袭传闻不断。前日有知情者从法国传来消息,法国电影《蝴蝶》的导演菲利浦·慕勒已经了解到《吉祥三宝》抄袭一事,并在仔细听过网络上下载的《吉祥三宝》一歌后,认为该歌的确抄袭了《蝴蝶》主题曲的  相似文献   

9.
王彤 《记者摇篮》2004,(2):56-56
2003年5月11日,一向以高公信力、大影响而享誉全球的美国精英类报纸《纽约时报》突然在头版和内页发表了一篇长达三页7500字的内部调查报告。报告承认一名刚刚离职的记者布莱尔,于2002年10月从纽约市新闻组调往全国新闻组后,到2003年5月1日离职时。所撰写的73篇报道中,至少有36篇是捏造或抄袭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80后":徘徊在市场与文学、追捧与冷落之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0年出版《三重门》开始,“80后”写于开始陆续登场,短短几年时间。从文学界到出版界,“80后”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当然,就在这些少年写手的文字在同龄人中间广为传播的同时。对“80后”写作的批判也始终没有间断。 在大文化的语境中,“80后”现象究竟如何正确客观地看待?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本期,梁晓声、白烨、曹文轩等作家、学者以及“80后”的“本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反对侵权盗版,呼唤创新,一向是报刊报道的基点和热点,然而考察中国报刊业现状,就会发现雷同、模仿、抄袭现象不但在新闻版面上时有所见,在广告版面上也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本应是一块探求真知的净土,然而近些年来,由于急功近利,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被一些人弃而远之,有的竟然弄虚作假获取名利,失去了学者起码的道德。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曾在安徽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研究界赫赫有名。他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模式识别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内兼职,并兼任安徽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2000年,一位以色列博士反映,杨教授1995年在IEEE/RSJ智能机器人和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抄袭了他和另一位博士1992年合作发表的论文。后经证…  相似文献   

13.
1月22日,文汇报“近距离”专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我采写的独家专访《金庸剑桥论剑》。这篇专访是我今年1月16日在香港与金庸先生直接对话的成果。然而,有几家媒体的采编人员却不顾新闻职业道德,在未经文汇报和作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以“本报记者”的名义发表从文汇报上抄  相似文献   

14.
当今抄袭剽窃之风盛行,屡禁不止。“窃公”不仅有当教授的,也有识字不多的农民。报载某村庄整村人都在抄,某农民将报刊上别人的章打印寄往全国各地大小报刊,一年得稿费十几万元。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三位“80后”写手推出一套号称“告别80后”的文 丛,公开表示要撕掉“80后”这一标签,还原少年作家的文学本 色。自此,轰轰烈烈地告别“80后”的活动进入公众视听,数十 位知名“80后”写手集体签名要告别“80后”这个群体。 针对“80后”写作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的出现与发展,本刊 今年第一期采访过文学评论家白烨,发表了一组文章进行过讨 论,而这次的“告别”宣言究竟意味着“80后”的集体告别还是 又一次商业炒作?本刊再次走访白烨请他对此发表看法,并发 表眉睫的文章及“80后”作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答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在规定的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的规定是否合理问题,文章归纳了正、反和折中的三种观点,详细调查、考证和统计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数量、文科硕士生、博士生数量及每年可能的发文数量,分析了三种观点的利弊和大多数高校仍然没有取消这一规定的原因,认为硬性规定是不合理的,应该将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鼓励、提倡及时将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对确有水平的论文,不论发表期刊的档次如何,甚至是否公开发表,都可视为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是否授予学位的唯一标准,应建立与完善学术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强化质量要求,完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明确各种期刊定位,加强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回忆伯父在出版署的工作》一文发表后,认识我的同志曾写信询问我文章最后引用的胡愈之的话的出处。那是他1984年应中央党史办要求所写回忆录中的一段,由他口述,胡序文笔录整理,他本人过目后写成,原文现存中央党史办处。另外由于我的原稿字迹过于潦草,有两处错字,请予勘误:  相似文献   

18.
本刊去年第九期推荐被评为1985年好新闻的《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此稿发表在陕西日报上)一文后,台前县史新同志来信指出,此文有剽窃抄袭之嫌.我们函请陕西省新闻学会查证,现将他们的答复和史新同志的来信同时刊载于此,以便澄清事实,彻底揭露剽窃抄袭的不道德行为,切实捍卫新闻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冷凇 《声屏世界》2009,(11):18-19
新世纪以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美国电视剧在中国内地青年受众群中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国本地市场上亦日渐形成了一股模仿美剧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翻拍趋势。其中极少数是借中国版美剧之势扬名,如《士兵突击》在热播后被某些媒体炒作为中国版《阿甘正传》,更多则是对剧情和人物设置全方位的模仿和抄袭。  相似文献   

20.
期刊的质量控制与审稿沈志宏科技期刊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诸多环节。就其内在学术质量而言,以审稿为核心的期刊编审机制,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即使在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因审稿失误而使一些剽窃、抄袭、虚假之作堂皇刊登,[1]或是拒绝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