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教育要在“法”中行走,但中学教育有时却不是这样,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6月27日报道,今年,重庆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被确认为抄袭之作;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2001年,四川一考生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高考抄袭显然不只是这些,因为它们仅仅是满分而受到公众关注。贾平凹的话可以作为这种现象的总结:“抄袭现象在中学生中常有发生。”高考作文抄袭现象不断出现,受到了广泛强烈  相似文献   

2.
王淦生 《生活教育》2012,(15):15-16
记得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90%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汹汹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逃过一劫,得以继续享用他这凭记忆挣来的高分。  相似文献   

3.
重庆去年高考中的一篇满分作文在报上刊登后,被人发现与《微型小说选刊》上的一篇文章雷同。如果该文被证实是抄袭作文,将被改判,只能得0-10分。  相似文献   

4.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会爆出"满分作文"变"抄袭作文"的新闻,2008年也不例外。抄袭已然成为惯例,也已然成为群体行为。抄袭成"群体行为"2008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中,《我于咖啡中看见》被众多网友指出这篇满分作文中的很多句子抄袭《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文章明显套用他人立意和结构,开头、结尾、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不少词句、段落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5.
仲宁 《现代语文》2008,(6):127-128
高考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在全社会引起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一道题,毕竟在高考中还没有哪一道题能像作文那样占据到40%的份额。1999年安徽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倾听自己的心跳》,2000年四川满分作文《回答》,2001年很多人都知道的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如今各个省份每年都会涌现十余篇满分作文。从数量上看,还真有点“星火燎原”之势。对于满分作文,毁者有之,誉者有之。在高考满分作文的完美、违规、抄袭的争论中,作文阅卷老师们并没有畏首畏尾、放弃满分。笔者认为满分作文的增多是近年来语文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作文评价更加理性化,更加鼓励创新、更具有包容精神。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话题作文被人们普遍认同,材料作文逐渐退到幕后。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和写作空间的自由度较之以往的命题形式是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套构、宿构、抄袭等问题,去年全国高考,海南有一篇满分作文,在报上刊载后,被人们认为是抄袭《故事会》上的一篇文章; 前段时间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 两篇一等奖的作文又被判为抄袭。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虽然已经落幕,但是高考作文仍被大家津津乐道。杭州二中学生李豪逸,因被提前录取,没有参加高考,但看到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后(见刊中各省高考作文题),他有感而发,随性练笔,写下了一篇名为《书生》的作文,顿时走红网络,被誉为"高考满分作文"。还记得2014年那篇在网上盛传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门和路》吗?其实,这  相似文献   

8.
无题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诗《无题》,竟以209字获得满分。据了解,这篇作文一被发现,阅卷老师就感到不俗,传阅后,几乎都说该文写得好,经过阅卷小组评议后被判为满分。但是,由  相似文献   

9.
高考考场已经盛行“套话作文”!基本特点是套用现成材料,虚隋假意为文,表述浅表单一,结构模式固定。2007年浙江省一位考生的高考作文《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对2004年重庆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的套改和抄袭。比如下面写李白的片段: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高考作文都出现了抄袭范文的现象,据阅卷教师的反馈,大致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情况:1.全文照抄、照搬、照套范文;2.部分章节照抄范文;3.部分内容与情节同范文雷同,等等。高考阅卷中,凡有上述抄袭行为者,一经发现,便不管其作文写得如何,一律打入十八层地狱,得分仅在15~20分之间(满分为60分)。非常惨。不少投机考生和误入歧途者,因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是不少省份在今年高考阅卷时作出的规定,意在杜绝宿构和抄袭行为。对于高考作文的抄袭行为,我们应该说不。杜绝抄袭行为,本人举双手赞同。但是,高考作文中的“引用”不应该与“抄…  相似文献   

11.
无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陕西省这名考生的满分作文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在"天涯论坛"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介绍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宿命》引发网友的一场争论:模仿还是抄袭?因为这篇文章与李东宇在2007年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情节相似。笔者认为,尽管考生的作文与原文情节类似,但其语言风格与文章结构并不相同,应属于"创造性模仿"。并非笔者对学生宽容,而是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考“满分”作文竟有抄来的,这种现象近几年已经见怪不怪。2001年四川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杂文选刊》当年第7期《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2003年海南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刊发的《爱的误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记得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中的一篇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几乎百分之九十拷贝自散文家李汉荣的《购物记》,此事被曝光后在广大读者及中学师生中引发汹汹热议。后经江苏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认证",该作文系"仿作"而非"抄袭",遂让这名考生逃过一劫,得以继续享用他凭记忆挣来的高分。"高仿"之作终得高分,我以为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教育界的领导专家慈悲为怀——学生寒窗苦读十数载,熬到今天颇不容易,因  相似文献   

15.
选择高考作文抄袭的话题作为本期专题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或者说,这次的主题不是“策划”的、有预谋的.而是自己撞上来的。编者兼任了一家学生刊物的审校工作.在校对一篇向学生读者推荐的范文时发现,该篇得到栏目特约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赞美的高考满分作文,乍看貌似思想深刻、文采出众,认真一看则文理粗疏、破绽百出,明显具有抄袭拼凑痕迹。上网一查,果然系抄袭之作。事后与一些朋友聊及此事,不少人对高考作文抄袭抱以理解、同情态度;再上网搜索“高考作文抄袭”的有关新闻,看文后网友的评论,也是宽容或支持高考抄袭行为者居多。这不能不让编者心生感慨。  相似文献   

16.
[事件] 高考刚结束,评卷工作开始才几天,海南省就在媒体上抛出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旋即被人指为抄袭。接着,《无题》《蓝色蛹·金色蝴蝶》等一些“满分作文”相继被媒体“曝光”。面对一拨又一拨“满分作文”秀,我们听到了各种声音——  相似文献   

17.
大风 《少年文摘》2011,(12):84-89
在2011年的高考中,江苏宜兴考生王希的作文《风沙渡》(见本期"满分作文"栏目)获得满分,被誉为今年高考作文的精彩之作,一时"惊艳"全国。可谁能想到,满分作文得主的他,曾经作文不及格,甚至一提到作文就头疼。  相似文献   

18.
刘黎洪 《江西教育》2009,(10):14-14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常识》赢得了全国的赞扬。但当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被报纸、网络公布于众,同时将各种理由和各种思维的分析、解构缀于文后,用来消解语文教师心中的疑惑时,我们不仅要问: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作文么?这是我们不断改革高考作文的目的所在么?对于作文,我们在期盼什么?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高考尘埃落定后,满分作文总是大家的热议话题。优秀的高考作文不仅给阅读者带来文学的美感还能给考生提供借鉴,所以本期杂志我们也选择了两篇优秀的高考作文供大家赏读、学习。但是如果一味地模仿、借鉴高考优秀作文,对习作本身而言,其实是一件很有危害的事情。这篇文章就对社会上广泛宣传高考优秀作文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同学们可以对照自己看看,文中提到的一些弊病是否也有所涉及,如今后看到优秀高考作文时,能吸收其思想上的精华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的形式,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相似文献   

20.
高考满分作文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一道题,因为在高考中还没有哪一道题能占据到40%的份额。从1999年安徽高考历史上第一篇满分作文《倾听自己的心跳》,到2000年四川满分作文《回答》,再到2001年很多人都知道的江苏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如今各个省份每年都会涌现十余篇满分作文,从数量上看,还真有点"星火燎原"之势。在高考满分作文与完美、违规、抄袭的争论中,作文阅卷老师们并没有畏首畏尾、放弃满分。笔者认为满分作文的增多是近年来语文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