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莫斯科普希金国立博物馆的晚会上可以欣赏音乐,其中有一首罗曼司乐曲是为普希金抒情诗配作的第一首曲子。全套节目包括许多罗曼司乐曲,都是诗人生前由作曲家为他的诗配制谱写的。很可能,这些乐曲曾经不止一次地为诗人当面演奏过。还在30年代,普希金的研究者们就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们收集了上个世纪前半叶印数极少的文集、歌曲集和零星散见的曲谱,把分散在其中的与普希金有关的罗曼司乐曲和歌曲汇编成册,书名为《同代人罗曼司乐曲和歌曲中的普希金》——书中包括59首罗曼司乐曲和歌曲。  相似文献   

2.
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的地位恐怕并不为过。他在不长也不算短的57年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不朽作品,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0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和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和他众多的乐曲  相似文献   

3.
他生来就是弹钢琴的。他有一双巨大的手,手掌宽阔,伸开后呈弧形的手指尖能触及钢琴键盘上十二个音符的跨度。他有非凡的记忆力,他的脑子里装着几百首乐曲,只要稍微复习一下,就可登台演出。他的头脑敏捷,只要在去参加下一场音乐会的途上,在飞机或火车上,把乐谱背诵一下就能学会一首新的乐曲,然后就能够出色地演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一个艺术家的灵魂。不久前,九十六岁高龄的阿瑟·鲁宾斯坦结束了他那丰硕多产,他经沧桑的一生;全世界从此失去了一位本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有一次在谈到年轻的演奏家时,鲁宾斯坦说:“你知道,这些人真了不起。他们弹奏得比我  相似文献   

4.
《玩具交响曲》是海顿的名作之一。此曲活泼有趣,不仅孩子们喜欢它,即便是大人听了也销魂醉魄。据传说,海顿从市场的露天货摊买来便宜的笛子和喇叭等,把它们摆在眼前的桌子上谱写出这支乐曲。因为此曲太逗了,在排练时,乐队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以致排练不下去了。可是到了近年,人们才知道此曲是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德·莫扎特所作。1943年,在巴伐利亚的图书馆发现了有列奥波德·莫扎特署名的一个组曲中的一些乐曲正是此曲。这是他1760年所作的包括  相似文献   

5.
迷人的钟乐     
佛兰德地区的乐钟已经安装了好几个世纪了,如今,乐钟仍敲打着乐曲。那乐曲回荡在那里的各个角落,供数百万人欣赏。一个晴朗的星期六上午,传统的集市音乐会正在比利时的梅赫伦城举行,19岁的钟乐手格尔德·霍兰德尔登上了拥有475级合阶的圣·罗伯特教堂的钟楼,坐在一条窄板凳上,面对着举世罕见的键盘。这个键盘有两排酷似条帚把形的木制弦轴。他的脚下有  相似文献   

6.
今天,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已无可争执了。他是行家们公认的20世纪为数不多、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之一。当今,有几千个音乐厅在演奏着普罗科菲耶夫的乐曲。他的乐曲越来越使演奏者和听众倾心。可是多少年来,可以说是几十年来,不论是听众、乐队队员或是音乐评论家,很少例外,都是不仅以怀疑态度对待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干脆不承认他的作品是音乐。评论家甚至不惜用最肮脏的字眼写道:“音乐的污秽”,“浑浊的脏水”;当时的演员,根据普罗科菲耶夫本人后来的回忆,一个个都骚动起来,宣称不愿演“这破烂”。他还说,虽然在音乐厅受到相当的欢迎,但批评仍然是颇失体统的。例如,在纽约演出时,曾有过这样的恶言秽语:“可以  相似文献   

7.
姆斯基斯拉夫-罗斯特洛波维奇,俄罗斯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指挥家,于2007年4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0岁。罗斯特洛波维奇是当今最著名的大提琴家,他演奏过几乎所有著名的大提琴乐曲,许多著名作曲家都曾为他作曲。近年来,他作为指挥家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先后为美国和欧洲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受到世界各国听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8.
弹琴解纠纷     
有一天,德国音乐家梅耶贝尔夫妇发生了争吵。丈夫不肯谅解妻子,妻子也不容忍丈夫,他们各不相让,吵得难解难分。梅耶贝尔为了使自己镇静下来,便打开钢琴,信手弹起了肖邦的一首夜曲。指尖一触到琴键,他就立刻振奋起来。优美的旋律在他那轻盈跳动的手指间流泻,时而如溪水般秀丽,时而如海啸般激越。更有趣的是,他的愤怒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美妙动人的旋律同样驱散了妻子心中的恼怒,她忘情地沉醉在乐曲之中。她先是随着乐曲的节拍频频点头,继而离开座位翩翩起舞。当乐曲戛然而止时,妻子如梦方醒般地奔向丈夫,发狂似地拥抱亲吻着…  相似文献   

9.
这位无所畏惧、蔑视传统的柏辽兹,其个性和一生经历犹如他喜爱创作的乐曲那样狂烈和跌宕多变。  相似文献   

10.
一生创作了将近500首乐曲,其体裁之广泛令人惊叹,有抒情的浪漫曲、奔放的吉卜赛歌曲、爱国的战歌、重唱曲、合唱曲、芭蕾舞剧、歌剧和戏剧音乐等等。他的浪漫曲《夜友莺》以其迷人的旋律倾倒了世界各国无数听众。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自己的歌剧《镶维利亚的理发师》第三幕中的配乐就是采用《夜莺》的乐曲。这位作曲家就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洛维奇·阿里亚比耶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风琴家巴赫     
在巴赫死后将近一个世纪,他作为一位作曲家的惊人才华虽然几乎无人知晓,但是他生前作为一个风琴家的独特才能却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有一则讣告上这样写道:“我们的巴赫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风琴家和健乐器家。”不难想象,他的声誉使许多人邀请他测试新风琴并听取他对新风琴提出的建议。如果某一架琴中了他的意,他至少要即兴演奏一首以精心设计的赋格曲作为结束的乐曲,以此来显示这一乐器的全部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雪冬 《世界文化》2005,(10):16-17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以创作出悠扬的芭蕾舞曲和歌剧,悦耳的交响乐和钢琴协奏曲以及活泼的合唱和室内乐而闻名于世。一个敏感的孩子柴可夫斯基于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俄国的康姆斯科夫金斯克。他的父亲——伊尔亚·彼特罗维奇是沙皇政府的一名官吏。他的母亲——亚历克斯安德拉·阿西尔具有一半的法国血统,她长期患有仰郁症,与7个子女的关系十分冷漠。幼年的柴可夫斯基就对复杂的乐曲旋律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可是鉴于他遗传有母亲脆弱的精神状态,对他颇为关爱的家庭教师法妮·德巴赫并不鼓励他学习钢琴。女教师的看法或许是对的。一次在…  相似文献   

13.
谈到罗伯特·舒曼(1810—1856)的音乐,就必定要谈到他的妻子、著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可见对舒曼来说,他妻子的存在该有多么大的意义。这里要谈的《克莱斯勒偶记》,就是舒曼出于对克拉拉的思念而创作的乐曲。虽然当时他俩尚未结婚,但是1838年在舒曼写给克拉拉的信中说:“在此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你以及我对你的思念。”这表露了《克莱斯勒偶记》创作的源泉是他  相似文献   

14.
全苏广播与电视台大交响乐队的艺术指导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Vladimir Fedosevev)的名字举世闻名。千千万万的听众对费多谢耶夫根据自己的理解演奏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是深有体会的。他象从井中汲水一样,从乐曲中汲取新的印象、想象和激情,一次又一次地丰富我们的心灵并帮助我们富于哲理地理解生活。  相似文献   

15.
海顿与交响乐海顿很富幽默感,他总是想方设法使他的保护人尼吉拉王子高兴。他在刻苦地写作许多表示深切感情的严肃作品的同时,也写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有一天他去排练时,带了许多小盒子。使乐师们惊讶的是,他把这些小盒子分发给乐师们,每人一件玩具乐器。然后他指挥...  相似文献   

16.
大提琴是西洋乐器,然而从中国名演奏家董金池手下流淌出的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中国民族乐曲,竟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他那“中西合璧”式的独特演奏,令所有听众无不称道和赞吧。  相似文献   

17.
赫尔岑(1812—1870)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批评家。他生于大贵族家庭,自幼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学生时代即倾向革命,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因此被捕流放过。他的作品有《谁之罪》,《往事与随想》等。赫尔岑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双手捂住耳朵。主人解释说,正在演奏的是流行乐曲。赫尔岑听后反问道: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不仅是一位钢琴演奏大师,他还创作了许多令人百听不厌的乐曲,并且从不放过任何机会培育和扶持音乐界的后起之秀。李斯特在其最负盛名时曾为友人瓦格纳演奏了他的几首圣乐,后者当时只是说道,“您的上帝何其喧闹!”如果能正确领会这句评语的话,可使我们对李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爱因斯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爱因斯坦科学创造的作用比一般所认为的要大得多。在爱因斯坦最珍爱的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乐曲中,他感到了自然界规律性的反映。音乐对他来说如同毕达哥拉斯所称数的和谐、开普勒所称天籁、莱布尼兹所称神袄赋予世界的全面和谐的模拟。  相似文献   

20.
才华出众的女音乐家范妮·门德尔松陆家齐凡是爱好外国音乐的人,恐怕都熟悉“费利克斯·门德尔松”这个名字。门德尔松创作的乐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无言歌》几乎经常可以在广播节目里听到。这位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很早就显示出音乐方面的才能。20岁那年,他在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