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本解读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师生对文本言语和意蕴能否作出深度的体验及挖掘,可以说是文学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中学语文课上的文学阅读相对于一般人的文学欣赏而言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规定。该文针对当前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文本解读方面的问题,指出教师只有在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的规定下,立足人文立场,用全新的解读理念,多维的解读视角,开拓的解读视野,灵活的解读方法重新审视体味我们的语文教材,才能让我们的文学课堂同时体现出“文学”和“语文”的本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朦胧诗人王小妮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王小妮的散文主要有以下内容: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文价值立场的坚守;对都市文明的思考与批判;对"个体"女性意识的阐扬。这些内容充分表现出王小妮对现代性的执著追求,其散文是当代民族文学中具有较高审美与思想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朦胧诗人王小妮在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王小妮的散文主要有以下内容: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文价值立场的坚守;对都市文明的思考与批判;对"个体"女性意识的阐扬。这些内容充分表现出王小妮对现代性的执著追求,其散文是当代民族文学中具有较高审美与思想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卢那察尔斯基不仅是一个革命批评家,还是一个"俄罗斯的"批评家,即俄罗斯民族文化制约着其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以一种道德立场为根基,体现为对人的精神本质的肯定,对暴力与理性的否定,对爱与自由的推崇等.而这一隐含的道德立场在某种意义上又形成了对其官方意识形态立场的颠覆.  相似文献   

5.
莱昂内尔·特里林(1905-1975)是二战后美国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文化批评家之一。他始终把文学看成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认为文学谈论的是个人与文化之间处于危机的道德问题。他的批判性自由人文主义思想与个人、社团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他对狭隘的犹太人意识的超越,对自由主义、现代主义不遗余力的批判,都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他独特的批评立场和人文视域。  相似文献   

6.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目前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可能造成潜在的严重社会危害。高等院校应通过文学、历史、哲学和法学等课程的教学,教育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视角下的人文素质指的是人们应具有的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地理、道德等学科的知识修养。社会学视角下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张大文 《考试周刊》2015,(46):148-149
人文关怀是一个与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理想、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意义等密切相关、内涵丰富的概念。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是建构在大学生人格基础上,解决大学生的立场、思想、观念等问题,塑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培养飞行学员的人文素质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该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在将飞行学员应具备的人文素质界定为人文情怀、人文兴趣、人文知识和人文格调四个方面的基础上,站在军校教员的立场,对飞行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为军校教员如何培养高素质新型飞行人才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英语文学是英语专业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作品和文学批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英美文化和历史的整体认知,更会加深其对西方时代价值和主流话语的思考,培养其分析和批判能力。英语文学课程思政中,教师应当传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之兼容的文学批评理念,加强文化交融,兼顾内容方法,注重协同育人。在坚持中国立场和融入时代的基础上,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客观判断和理解文学话语,塑造系统性、复杂性的认知思维,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成为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和世界胸怀的英语专业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罗洛·梅是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积极倡导者.他从临床视野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整合克尔凯戈尔和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以独到的见解阐述了焦虑产生的根源、本质及特点,并把焦虑视为人存在的一种本体的、不可分离、不可避免的结构,逐步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存在本体论的焦虑观,创立了符合现代美国人心理特征的焦虑理论.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安邦治国的重要政治思想。民本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应该批判,但从文明的传承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借鉴民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要在政治文明的继承性、民族性、结构性三个方面有着契合。通过对这三个方面契合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政治文明的价值本旨上,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建立以民为本的政治制度、维持以民为本的政治秩序、实现以民为本的政治目的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前后,儒学、汉字、中医,先后不同程度地受到非议与打击。废弃孔家店,是清朝在没有看清世界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匆忙作出的偏颇决定。这一偏颇、激进、狭隘的重物学、鄙人学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重要一支一直发展下去,甚至达到了意识形态化的极端地步,导致人文学领域遭受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空前绝后的重大灾难。学分自然学和人文学,在自然学领域改革传统教育,全面向西方学习是应该的;但在人文学领域,既要向西方学习,也要继承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学问。盲目否定自身的人文学传统,是自断臂膀、自残大脑的低级愚蠢行为,不符合对人文学的确当认识。"科教兴国",只能是狭义上的兴国,不能代替文化上的传承和创新。只有在文化上既传承且创新,才能真正既走得稳又走得远。人是人,人不是物,人文学是人的思维,在人文学领域失去"人的思维"这一根本,只能成为无头无脑的"莽汉",洋务运动的失败即为前例。只有人文学这一根本重新确立起来,中华民族"拨乱反正,步入正轨"这一时代性的任务,方能算实现和完成。  相似文献   

14.
建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进而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养。运用学科教育内在的人文意蕴,在具体的学科教育中落实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内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提出了利用物理教育丰富的人文因素进行人文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人类教育事业的重大变革,同时也带来很多困惑,集中表现为纯技术应用的网络教育人文价值缺乏,形成一些新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人文教育的角度阐述网络教育的另一面,以树立正确的网络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osthumanism and narrative form in Philip Pullman’s Clockwork. Beginning with an account of Pullman’s materialism, it argues that the novel represents consciousness and agency as emergent properties of matter, a position that manifests itself first in the tale’s figurative language and later in the cybernetic inventions of Dr. Kalmenius. As Pullman efface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animate and inanimate, human and non-human, he generates uncanny effects that are best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and narrative modes that reject liberal humanist models of subjectivity. Clockwork’s uncanny elements, metafictive qualities, and distribution of narrative voice across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us represent narrative accommodations demanded by the tale’s rejection of the Cartesian mind/body dualism that grounds the liberal humanist subject. Clockwork’s acceptance of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is, however, incomplete and anxiety-laden, and the fairy-tale transformation of Prince Florian at the end of the novel represents a partial recuperation of liberal humanist morality.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之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螺旋式复归,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前者的扬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将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到人道主义思想之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导向偏离的矫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未来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写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行为的主体性。因此,写作教学必须重视人文关怀:重视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鼓励写作实践,培养学生主体性精神;改革考试方式,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9.
从通识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含义入手,阐述台湾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同时还讨论大陆高校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并结合通识教育给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人本原理在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由强制到约束的历程,制度的核心也由对人的管理逐步转化成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本文首先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含义进而指出实施以人为本的目的和意义,最后重点指出了管理现代化中以人本的有效实施途径,以期能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