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明清时期,两浙盐场是仅次于两淮的全国重要产盐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该区域的盐业经营徽商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两浙商籍设立和发展过程看,业盐于两浙的徽商起到了开创和推动作用:一是积极倡言,力请盐运使与朝廷沟通,创设两浙商籍;二是慷慨捐资,兴修书院,培养商籍弟子。明清两浙商籍制度在徽商子弟教育、江浙文教科举兴盛、商人地位提高、商业文化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历代王明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宋代的盐税收入,特别是淮浙地区的盐税收入充当了解救穴代财政危机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本试图从两宋淮浙盐的产销情况来论述淮浙盐在两宋时期所起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并从中透视当时所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生产方面,本对淮浙盐(海盐)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以及淮浙盐的生产数量加以探究。在远销方面,对淮浙盐的不合理的销盐区域的划分,官般官卖制及商卖制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山陕商人是我国明清时期最大的商人势力,他们由粮商、布商发展到盐商、茶商、票商,进而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地理上的优势、艰苦奋斗精神外,就是把儒家忠义、诚信的理念和经营之道结合在一起。儒家文化的亲和力,使他们赢得了顾客,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但儒家文化的保守性,也使他们在与外国资本的竞争中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4.
东吴时期,会稽士人大量进入政坛,但是他们的政治地位并不显要。因为他们处于江东集团与淮泗集团竞争的夹缝里,成为他们斗争的受害者。同时,会稽士族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另一个原因。而这种政治地位的不显要状况既导致会稽士族出现了分化.也促使会稽士族谋求摆脱这种状况。在东吴末期发生的三次谣言是这一愿望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详细记录了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其中对于传统商业经营、食品特色等方面的发展都做了详细地记录,对于当下宋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根据相关的文献史料研究,北宋时期的商业经营情况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了深化和转变,首先是经营的时间不再受到影响与限制,经营的位置不再有明显的区域划分,这样一来商业经营的灵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次是经营主体呈现极为广泛的扩张,商人成为了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环节。然后,商业分工随着经济发展的扩张而不断细化。最后是商业经营的形式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饮食文化上北宋时期也得到了长效化的发展,色、香、味、形等判定标准自此出现,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6.
旧中国历代政府水务荒废,黄河南下长期侵蚀淮河水道,致使淮河流域灾害频仍。1950年淮河再次发生流域性水灾,淮河干支流堤坝溃漫无数,村没物毁,损失惨重。严重的灾情引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注,发出根治淮河的号召;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治淮工作会议,确定了治淮方针,并成立专门的治淮领导机构治淮委员会。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之下,初期治淮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新中国治淮的良好起步。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经济社会中,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闽商精神需要向现代转型,以原有的传统闽商精神为起点,不断发现和改进自身缺陷,不断注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鲜血液,充实和完善闽商精神的内核。作为闽商事业的接班人和闽商精神的继承者,这个任务贵无旁贷地落在青年闽商的身上。青年闽商精神的塑造,就是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闽商精神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代浔商长期受传统儒学思想文化的熏陶,在他们身上传统儒商的文化意蕴占了主导地位。文章从文化的层面探讨浔商在艰辛创业、不懈追求、锐意进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意蕴,探析浔商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失利衰落的悲蒯,从而引起我们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商人会馆的出现,是晴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大宗贩运贸易兴起的产物。本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会馆,实际上是贩运商帮建构的表象和媒介。会馆组织的建构和发展,是贩运商人通过“笃乡谊,祀神祗,联嘉会”的化纽带以及“利”、“义”的契合实现群体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商人在自我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把社群认同和国家象征结合起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徽商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注重总结经商经验,撰写商业专书,以求从商职业技能的专业化;贾儒结合,程朱理学与王学并尊,因而演化出"官商互济";创建以诚信为本、义利均衡的贾道和独特的营运型式;以及利用其区位优势,抢先占据长三角地利,致力于长途贸易等.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晋商现象以及徽商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改革开放至今,学术界更是涌现了一股研究商帮现象的热潮,可谓盛况空前,成绩斐然,但是相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的晋商徽商比较研究状况,从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运用比较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晋商徽商的研究进行了探讨,揭示二者不同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今天的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淮南子》中“蓁卫之箭”、“周于数而合于时”、“皆阅一孔”、“志存仁义”、“条风之时丽”、“博学以疑圣”等六处字义,作出解读,发表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3.
明朝,国家财赋一半取之于盐业,而盐税的一半又来自于两淮,但是两淮盐区的官盐销售一直受淮区私盐和其他盐区涌入的私盐冲击,并在与私盐的对抗中长期处于下风,私盐在官府严厉压制之下反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以《明实录》为主要资料,对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正统之后两淮盐区的私盐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叶永盛是明朝的一名普通官员,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较少,但他重视商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措施鼓励商业发展,尤其是对当时徽商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促使晋商、徽商从商的原因不同,徽商与晋商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宗族势力强弱不同以及与封建政治势力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在对待儒学科举的态度上,晋商和徽商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