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权利,受教育权能否实现和实现状况关系到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甘肃省为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权利,受教育权能否实现和实现状况关系到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甘肃省为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国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少数人权利保护、文化认同和文化多样性构成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的基本理念,法律不完善和立法空白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内蒙古应通过立法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纳入宪法和有关法律框架,司法上设定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同时加强和重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有序行政参与,对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提高公民的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能力、保障和谐行政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行政参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落后、特殊的行政文化、人口文化素质低和对公民行政参与的不正确认识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行政制度参与途径不够健全和完善,非制度化参与缺乏规范引导、创新行政文化、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力度不够等,需要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5.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传统的权利相比,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由国家保障其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现实的意义,因而,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特殊要求是确保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平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中民族文化产业化与文化权利保护的呼声并重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W村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挪威民族事务的法律与实践"会议为契机,结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中的"文化"和文化权利等相关术语的内涵,论证了文化权利在实际操作中与经济活动、族群生计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重中之重应该是对其自身特定经济生产方式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形式,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在理论上是科学有效的,不过在实行过程中却存在着制度、组织与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城市社区的发展水平与公民的参与度严重失调。通过保障法律权利、提高公民参与度和参与热情三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期待能够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历史中存在过三种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指统治者用法律来统治,法律是统治者手中的统治工具,统治权力的根据是统治者.二是依法治国,指法律统治着国家,统治者根据法律获得其统治权力,并且依照法律进行统治,统治权力来源于法律.但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也有两种,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权力意味的是支配和强制;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权利意味的是自主和自由.于是就有了第三种法治,即以权利为本位而赋予、尊重和维护着权利的法律来统治,由这样的法律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0.
文化权利在国际人权体系中构成特定的类别,其重要内涵就是少数民族保持其文化特性的权利。不同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认为指中国内部的各个少数民族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发展自己的文化的权利。该权利应主要被界定为一种私权;它是一种个人权利,更是一种集体权利;它是一种静态权利,更是一种动态权利。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持或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权利。目前,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方面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立法不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的冲突加剧等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法治精神是公民公共参与的强大武器。面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缺失的现状,高校应以权利本位理论为依据拓展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教育,以公众参与为切入点培育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形成大学生的尚法观念,从而塑造大学生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法律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法律权利刘兴树维护公民法律权利,是法律工作目标,对义务的约束则是实现法律权利的辅助手段。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们对公民的权利价值在立法和司法中往往会有意或无意的忽略。市场经济和法制原则要求我们尊重主体权利,树立权利本位的法律意识,从实现权利出...  相似文献   

14.
一、主体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前提公民主体意识的内涵就是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正确的认识,即公民作为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无论是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上,都应该具有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本形态,它是在法治的社会状态中公民对该社会的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和地位的一种自觉的观念和认知水平,它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和法治水平的表现和标志。公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农民公民主体意识包括自由意识、道德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农民公民具备主体意识,表现为农民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主动参政议政.敢于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各个权利:能独立自主的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竞争。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相应的合理的报酬,依法享受各种经济权利;敢于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生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捍卫法律赋予公民进行文化活动和言论。二、权利和责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彻底废除一切民族压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少数民族成功地完成社会制度改革,消灭了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各少数民族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各少数民族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之走向繁荣昌盛。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少数民族进行社会制度改革,消灭压迫和剥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少数…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社会就是"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将成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以满足每个公民的基本学习需求,有必要将学习权保障确立为学习型社会教育法律与政策的价值基础。相对于教育中的公平、效率等价值取向,学习权保障是更为根本、更具有统摄力、更符合学习型社会本质的元价值,它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学习是人的生存方式这一本体意义。为此,应力求做到:(1)克服现行教育法律与政策中的工具主义倾向,重视学习权的自赋性格,使其成为由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2)明确学习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针对学习的不同方式及其权利特性,构建有利于学习权实现的教育法律与政策制度;(3)遵循权利本位、机会均等、可选择性和弱势补偿等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公民的学习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阐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入手,剖析了现行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城乡社会保障严重失衡、地方立法滞后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建立与完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母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教育是少数民族母语传承的核心.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目前国际法原则性地确认和保障了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利的地位、内容和国家义务.剖析国际立法成就与缺陷,有助于深化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教育差别权的理论认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有关整合和融通的争论是许多国家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这些争论也逐渐体现在国际层面上。国际组织可以强烈影响国家一少数群体问题的分析框架和解决方式,国际组织认可某些融通模式,而反对其他一些模式。本文试图审视国际组织认可哪种形式的国家一少数群体关系以及哪些形式的少数权利,同时这种认可是针对哪些群体、并在何种背景下认可的。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在过去15年间,很多国际组织为该问题争论不休,对该问题目前尚无清晰的解决方式,而且它们当前的政策和实践充满了模糊性与矛盾性。本文旨在指出这些问题的一些复杂性,特别集中于探讨联合国如何详细阐述土著民族的权利以及欧洲组织如何讨论少数民族的权利问题。在对待土著民族和少数民族权利的问题上,国际社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假设和原则,每一种假设和原则都呈现了它自身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应在进行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如下发展对策:确立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保障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强化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积极探索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措施;实现民族地区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