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钢琴作品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是我国的作曲家、钢琴表演艺术家们将西洋作曲理论技术和钢琴演奏技术,融入于我国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元素的体现。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系统地引入到钢琴音乐的教学之中,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是培养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对本民族文化学习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越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才越能被世界所认可。作为钢琴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钢琴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弘扬和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在教学中我们有责任使学生热爱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熟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尽量多地接触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然而在日常的钢琴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轻视民族钢琴音乐"的奇怪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音乐教育者的重视和思索,在钢琴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民族钢琴音乐?如何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音乐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发展起来,钢琴作为欧洲的代表性音乐,其发展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如今其普及率日渐提高,成为了我国时尚组成部分之一。为推动中国钢琴音乐更好的发展,探究如何鉴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怎样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与中国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区别中西方钢琴音乐差异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重要性基础上,探究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中,曾经一度出现西方钢琴音乐作品垄断教学的局面。虽然钢琴是一件外来的西洋乐器,但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生活地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承认,钢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音乐教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乐器。同样,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全面提高道德修养的需要。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钢琴教学中加强和重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和熟悉中国本民族的音乐,为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琴音乐以中国民族文化的音乐语言作为创作母语,进行了中国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音乐作品诸多采用民族调式进行创作,旋律极具音乐表现力与时代特征,调式旋律线条十分明确,性格鲜明、情感真挚,很好的将中西音乐文化气质融合在内。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也被赋予重要意义,它是民族审美意识的需求,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提升全面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西方优秀音乐文化艺术的同时,不能忘记牢牢扎根于中国的音乐文化艺术的土壤中,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在钢琴学习中,我们既应学习、继承国外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精髓,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接触、学习中国优秀的铜琴音乐作品,使他们贯通中外、融汇东西,更好地了解中、西方两种音乐文化,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音乐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表达着独特的民族音乐意蕴.在钢琴教学中许多高师学生由于对中国民族风格钢琴作品的独特演奏技术及音乐内涵感到茫然与畏惧,往往热衷于弹奏外国钢琴作品而排斥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演绎民族钢琴音乐作品,应洞悉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体会民族音乐作品创新,彰显民族音乐演绎魅力,<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的演奏即典型地体现这一切.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本文认为钢琴课程的"综合性"理念文化内涵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具体的音乐作品将音乐的感受与欣赏、钢琴演奏的知识与技能、钢琴即兴创编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的内容综合起来。第二层面是将钢琴课程的学习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第三层面是将钢琴课程的学习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8,(6):130-132
当前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大多沿用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了加强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民族化内容、完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理应担负起教学民族化的重任。在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宣传、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传播环境,借用民族符号、传播主体等选择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开办"民族钢琴音乐会"等形式,宣传推动中国民族钢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记忆潜藏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并通过地域文化来进行展示。其中,钢琴音乐作品作为主要的表达模式之一,经过有效地结合地域文化来升华情感、提升意境。与此同时,作为西洋音乐主要组成内容之一,钢琴音乐作品发展历程久远,自身的价值较高,并且极富有研究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琴音乐作品中的地域文化,通过提升二者的结合程度来更好地去探索其中的意境美与文化美,优化和升华高尚的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11.
储望华作为我国具有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创作了大量艺术价值较高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储望华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和改编中,秉承了民族化创作理念、富含民族化特征的优美旋律、充满民族化特征的深厚情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化钢琴音乐特征.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结合储望华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了其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历程和创作特征的深度分析,以期在储望华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实践中能够把握民族化风格特征,完美的诠释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乐曲钢琴改编作品的演奏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进程中产生了的一种新的重要形式,就是将传统乐曲进行钢琴化改编。这些乐曲以其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音乐与西欧代表乐器钢琴相融合的特殊艺术性,在演奏中从技术基础、音乐学分析、艺术处理、细节要求等方面具有与普通的外国钢琴音乐作品不同的艺术特色与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钢琴二重奏是室内乐的一种形式,是指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自20世纪60年代钢琴二重奏音乐开始出现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进入21世纪,中国钢琴二重奏音乐在作曲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中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出崭新的多元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深刻蕴含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本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国内近50年来的作品进行梳理归类,并针对个案作品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予以具体呈示。着眼于未来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将学习西方技法与汲取民族文化精髓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方可写出既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又能立足于国际音乐舞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勃拉姆斯钢琴音乐创作概述入手,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时期钢琴作品,领会勃拉姆斯钢琴音乐作品在音乐文化发展中独特的风格特征及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15.
陆琴霞 《考试周刊》2011,(28):227-227
教师要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亲自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作品的个性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是个性发展的源泉,是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钢琴音乐最早在西方出现,随后又传入我国。经我国钢琴作曲家不断努力之,创作出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中国钢琴作品是建立在本民族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同时中国钢琴作品又融合了西方钢琴音乐文化的内容,又带有一定的时代风貌。中西方演奏钢琴的方法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因此有必要重点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侧重于钢琴作品演奏中的和声色彩,在对中国钢琴作品音阶、调式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掌握中国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民族音乐及钢琴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因此民族钢琴文化的教学处在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而青年学生是音乐发展的主要有生力量,因此要促进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在高校着力于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教学。本文对如何在地方高校推行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构了一套合理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音乐文化,中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语言传统,势必与西方音乐之间存在着差异,然而音乐是交流的艺术,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中国学生有着自己的民族习惯和特征,因此在学习和演奏西方音乐时,应把握好与自己民族习惯的不同之处,吸取西方音乐特有的风格和韵味,以便更好的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本文从中西音乐作品对比入手,介绍在演奏时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19.
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重任,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溶入我国传统音乐,对于弘扬本民族音乐有着深远意义.我们应提升对本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从不同方面为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创造优良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李叔同音乐作品充满浓郁民族特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情感,这与他从小接受良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及生活的特定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在其音乐作品中,无论是引用中华传统的音乐元素,还是将西洋作曲技法和传统音乐进行有机整合.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民族情感。该文对李叔同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情感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音乐作品中民族情感对近现代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与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