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程丹 《新闻窗》2010,(5):25-26
有人将媒体所代表的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并称为人类文明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权利,媒体和司法将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来——媒体通过舆论来评判是非,扬善贬恶,追求社会道德上的公正与正义:司法通过法律来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追求法律上的公平与正义。二者在“公平与正义”的根本目标上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2.
爱心报道,或称爱心新闻,在本中并非仅指有关慈善事业的报道,而是指一切能够体现媒体关爱社会之情,激发受众爱心,弘扬仁爱精神的新闻报道。媒体上有关公益性事件、慈善活动以及各类爱心行动的新闻报道,均可称为爱心报道。媒体将人本主义精神灌注在新闻报道之中无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对爱心题材的广泛关注,使得贫弱孤寡在媒体的呼吁下得到救助,令许多善行义举通过媒体传播得到弘扬,凡此种种,既达到了通过新闻报道救弱扶贫,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和仁爱的目的,也生动体现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为媒体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爱心报道,或称爱心新闻,在本文中并非仅指有关慈善事业的报道,而是指一切能够体现媒体关爱社会之情,激发受众爱心,弘扬仁爱精神的新闻报道。媒体上有关公益性事件、慈善活动以及各类爱心行动的新闻报道,均可称为爱心报道。媒体将人本主义精神灌注在新闻报道之中无疑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对爱心题材的广泛关注,使得贫弱孤寡在媒体的呼吁下得到救助,令许多善行义举通过媒体传播得到弘扬,凡此种种,既达到了通过新闻报道救弱扶贫,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和仁爱的目的,也生动体现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为媒体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但令人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4.
刘文兴 《大观周刊》2011,(40):27-27,29
对个人和社会而言,核心道德价值取向有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正义与仁爱都应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道德。从正义与仁爱的起源、发展及功能来看,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且有相互补充的必要。通过对诚信的多维度性探析,本文试图找到正义与仁爱的共同进路,以期在探索共同推进正义与仁爱的道路上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公益总是以善为源,怀善心、行善举,行小善为大德,从而积善成德.《京江晚报》是镇江市唯一的都市报,创刊17载,善行不断.《京江晚报》始终秉承公益之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并在近两年整合推出“京晚公益”品牌. 播撒爱、传递爱,这是有良知的媒体应有的担当.当媒体介入公益,从业者的爱心和正义被激发,媒体的社会责任被强化,受众所在群体的公益氛围得以营造.《京江晚报》通过做公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群众口碑,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在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09年番禺垃圾焚烧事件为例,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相关评论的分析,解析新闻评论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引导公众、促进社会民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7.
在风险社会中,许多领域的风险分配并不公平,为此,需要实现包括环境正义、气候正义、生态正义等在内的风险正义。具体到新闻媒体的风险传播环节,同样存在正义问题,也即媒介正义。风险传播中媒介正义的缺失有多种表现,原因比较复杂,可以从强化媒体监督的职能、促进公共媒体的建设、壮大公众参与的力量、树立风险正义的意识等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视媒体快速发展,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引领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同时电视媒体的价值取向广泛传播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步伐和方向。公益宣传片是电视媒体的一种宣传方式,更体现出了电视媒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本文将通过总结公益宣传片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公益宣传片的选题和创新表现手法,从而促进公益宣传片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实现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媒体是社会正义之心理氛围和文化环境的建构者,它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于国家行为正义与否的判断。本文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为立论依据,认为在"棱镜门"事件中,媒体应明晰国家利益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借口掩人耳目、隐瞒权力滥用、置公民隐私权于不顾的做法有悖于媒体看护公众利益的天职,无助于社会正义之现实环境的建构。媒体可通过自我监管、强化正义观念、规范编辑加工手法、深化专业主义来建构社会正义的媒介环境,实现社会进步的边缘突破效能,进而维护社会正义的现实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中,媒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民主开放社会,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是舆论监督的利器和社会的脊梁,代表着民主与正义。同时媒体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有责任通过新闻报道向公众呈现真实健康的社会生活图景,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品格,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中,媒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民主开放社会,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是舆论监督的利器和社会的脊梁,代表着民主与正义。同时媒体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有责任通过新闻报道向公众呈现真实健康的社会生活图景,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品格,构建和谐社会氛围。但是在当  相似文献   

12.
《记者摇篮》2006,(9):10-10
新闻言论道德美有三大体现1、对社会公德的褒扬和呼唤社会公德与公平,体现着社会的正义、正气,体现着一个社会的希望与生机,是永不过时的道德范畴。对社会公德、正义的褒扬与呼唤,最能体现报纸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贺琛 《东南传播》2010,(10):48-51
文章审视了大众传媒违背道德规范的种种乱象:虚假新闻、低俗化、娱乐化、新闻寻租和媒体越权,提出了传媒应当遵循之"道":真实、仁爱、正义、适度、自由。  相似文献   

14.
韩锦 《新闻世界》2011,(4):46-47
在广播诞生之后,评论,这一纸质媒体表达观点与个性的新闻报道体裁经过移植改造,成为广播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评论,在及时针贬时弊,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吁求社会公正、公平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贺静宜 《新闻窗》2005,(5):48-48
传媒公信力,即媒体使社会公众对自己信任的能力,是社会公众对媒体报道真实性、公正性、中立性的信任程度,对媒体记者编辑责任感、正义感、是非观的认可程度。其“公”就是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造福社会、服务公众,就是通过追求社会正义、彰显社会公平、弘扬人文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取得公众认可和市场接纳;其“信”,就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恪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追求新闻价值,理性、客观地判断和报道新闻事件,有信誉、讲信用,让受众信任、信服。有“公”并有“信”,媒体才能显示出应有的力量,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媒体与公益天然相连,密不可分。媒体在传播现代公益理念和资讯、报道公益慈善事业进展的同时,亦是借助媒体的特殊职能,关注和守护社会大众的利益。在当下的中国时代发展背景,媒体要成为社会开放、平等、理性表达的平台,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守护和体现,此乃媒体的大公益。媒体作为社会文化事业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7.
媒体公平原则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新闻记者》2006,(9):14-15
随着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公民人权意识的觉醒,媒体公平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新闻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媒体的公平是建立在反映客观社会真实的基础上的。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并且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实行完全平等的分配是最基本的公平。因此,不管性别、种族、出身、职业、宗教信仰的差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媒体待遇。也就是说,媒体公平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社会,媒体公平的本质特征就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日益发达,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政治、社会生活的当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地区、行业、团队和个人都必须关注自身在传媒镜像中的形象。这一形象是否切合实际,是否遭到扭曲,直接关涉着其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关涉着大众的评价。法制工作者当然不能例外。因而,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兴媒体。展现法制工作者正义、公平与温情的形象,就成为现代法制工作者一种应当具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19.
一、公信力缺失的恶性竞争危害媒体环境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公信力是媒体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没有了公信力,媒体的权威性、信誉度  相似文献   

20.
公益是文明的象征,社会进步的标尺,它体现着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真情帮助和人道关怀.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传播资讯的同时,更应承担起社会服务的义务,为公益精神的传播、为公益活动的践行责无旁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漳州电视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品牌栏目广泛传播社会公益,传递社会的温暖,促进社会和谐.本文试对漳州电视台品牌栏目《记者在线》践行公益的现状、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地方电视台办公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