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问题聚焦]北宋文豪苏轼赞美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是否富有诗情画意是判断文章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尤其是对于写景类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盛政 《语文新圃》2009,(7):43-46
自古以来。诗情画意的融合是写作者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苏东坡云“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好的文章其表现手法往往与中国画的技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一门艺术,文学与国画有着许多触类旁通之处,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常常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早在唐代天宝年问,殷璠《河岳英灵集》即有“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赞誉;到了宋代,大豪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099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一种含蕴深远耐人寻味的特殊美质。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王维的诗,有诗情,有画意,令人玩味无穷。其实,不止是王维的诗,很多古人的写景诗词,都特别讲究诗情画意,他们深谙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常常在诗里融入绘画技法,如果我们把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一一还原,画成一帧帧图画,你会发现,这些诗画真是美不胜收。那么我们在欣赏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在唐代山水诗中自成流派,不但摹物绘景传神备至,而且气韵生动,充分体现了大自然本色之美。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不但对王维的诗画倍加赞赏,而且高度概括了他的诗作富有诗情画意的特色。现在我们从王维不同时期作品来分析其诗歌的风格。一、王维青年时期的诗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和边塞诗的风格。如《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相似文献   

6.
王红灿 《教师》2011,(10):127-127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论及王维山水田园诗,最著名的就是苏东坡的说法:"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王渔洋在《唐贤三昧集》里称王维为"诗佛",欣赏王维的诗,不单停留在诗中的诗情画意,从诗中的禅趣角度我们也许可以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7.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评论;苏轼本人的诗画作品,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其实,不只是王维和苏轼的作品如此,诗情画意的统一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和线条美。  相似文献   

8.
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读者常常希望见到栩栩如生的山水和农村的风光。这就要求诗人们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要富有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指出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诗画自古相提并论,但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画本质的是苏轼。而东坡论诗画莫若于"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与"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二句。文章从此两首诗入手,论述苏轼在艺术创作本质和美学精神高度上将诗画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北宋大文豪苏轼称赞王维的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诗与画密不可分,相得益彰。而好的文章亦是如此。苏教版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一幅幅画面,生动的画面、唯美的意境让语言文字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胡小静 《语文天地》2011,(15):33-34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看来,诗歌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绘画的艺术,更是"立体"的艺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由于诗歌语言的简  相似文献   

12.
“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称赞王维的话,反映了一种美学趣味。王维的山水诗能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称赞,不仅与诗和画两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特质有关,同时与中国山水诗画的发展有关。王维的诗歌创作,融入了绘画方面的观念,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致力与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功地做到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评论。苏轼本人的诗画作品,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其实,不只是王维和苏轼的作品如此,诗情画意的统一是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和线条美。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作家必须看见所要描写的对象。”同样,语文老师必须让学生看见文中所描写的对象。老师要使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使语言文…  相似文献   

14.
《维摩诘经》所涵摄之伦理意蕴体现在行善止恶之善恶观、自度度人之修行观、方便设教之施教论、不思议解脱之解脱论四个方面。善恶观强调"止三恶"、"离五浊"、"除八难"、"行十善"及"业报观";修行观注重上求佛道与下化众生;施教论主张方便设教、摄化众生;解脱论表现为"不思议解脱",关涉"入不二法门"、"心净则土净"。凸显出佛教作为伦理性宗教之道德特质,对《维摩诘经》之伦理解读亦为《维摩诘经》之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教学<山居秋暝>时,我首先投影展示了两位大诗人的诗句: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  相似文献   

16.
王维这位亦官亦隐的诗人,擅长于山水田园诗,诗画成就俱高。后人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无我之境”表现得很充分,其诗意境深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论摩诘诗画之语,常被解作:摩诘诗入画三味,而其画则入诗三味。  相似文献   

17.
李华珍 《学子》2014,(7):41
正"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这一对句流行于唐代,反映了王维诗独步当时、风行海内的盛况,恐怕不是溢美之词。王维,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擅长绘画,精通音乐,又精研佛理,他的诗歌以清丽、旷淡、含蓄、浑成见长,奠定王维在诗歌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也可以说是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王维众多的山水诗中,我觉得《山居秋暝》最能体现他山水诗"诗中有画""画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看来,诗歌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绘画的艺术,更是“立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一、运用图画进行诗歌教学的原因1.自古诗画不分家,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就有画中题诗或依据前人之诗来作画的风气。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含蓄,因为它"一字千金","简约而不简单",也因此诗歌鉴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图画的特  相似文献   

20.
[定位 ]1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 ,他精通音乐、绘画 ,从而使他的诗富有诗情画意。苏东坡说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学习本诗 ,着重探索、体味诗歌的极高的艺术境界。2 .此诗是第三册第三单元近体诗八首中的第一首 ,因此 ,应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背诵、鉴赏近体诗的基本要领 ,为以后鉴赏近体诗提供帮助。[切入 ]1 .诗“言志” ,而要真正理解作品 ,必须首先了解作家 :王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他的诗作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2 .《山居秋暝》一诗美在哪里 ?竟境高在哪里 ?[探究 ]1 .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王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