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获取新闻线索,记者发现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一位外国新闻学者说过:"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新闻记者。"新闻的生命力贵在发现。而记者发现新闻的能力,无疑是保证新闻传播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新闻记者,毫无疑问必须是一个有着超强新闻敏感意识的新闻发现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发现的艺术。”谁最先发现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就掌握在谁的手中。即使是显性新闻,如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新闻、大庭广众面前发生的事件,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及随之带来的变化等等,除媒体不同而采用的新闻语言、表现方式等不同外,不同的记者对同一事件的观察、认识和报道的角度不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新闻报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而那些隐性新闻,即被显性新闻掩盖着、在  相似文献   

3.
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发现、表现和挖掘新闻事实时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和各个因素,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新闻的角度包括选题角度、取材角度以及写作角度。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由于选题角度的不同,可以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而取材角度的不同是指同一新闻主题,能够选取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组合予以报道。写作角度也是新闻角度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样的主  相似文献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样的事件,不同的媒体发出不一样的新闻,新闻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发现.如何提高新闻的发现能力?可以从新闻的五个要素着手突破.这五个要素分别是重要性、扩展性、连续性、贴近性和趣味性.-起新闻事件通过在这五个方面的深入考量挖掘,定能产生许多新的"不同"发现.  相似文献   

5.
学习长江日报社副总编辑潘堂林所著《怎样发现新闻》一书,试谈个人对新闻发现的一点认识,以此就教于新闻界同仁。 新闻发现是新闻主体与新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新闻发现,《怎样发现新闻》给其内涵所作的界定是:“识别客观事实的传播价值,看出或者找到客观事实本身固有的值得传播的要素。”谁“识别”谁“看出”,毫无疑问,是新闻主体即新闻工作者。因此,这个界定是从主体出发所作的界定。但是,由于新闻主体的素质不同,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个客观事实,有的认为其具有“值得传播的要素”,有的认为其不具有“值得传播的要素”。又由于新闻主体所对应的新闻客体即客观事实构成的要素不同,其本身有的具备“值得传播的要素”.有的不具备“值得传播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发现和选择新闻角度,是编辑记者的基本功。这不仅受时代、形势和新闻素材、体裁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编辑记者的认知水平、新闻价值观和采写能力的影响。我们要学会站在不同方位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挖掘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7.
朱封金 《新闻前哨》2002,(12):41-41
时事编辑的新闻眼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时事版的风格、读者群的定位。不同的新闻眼光,就会选择不同的新闻稿件,产生不同的效果。一位优秀的时事编辑在发现新闻上,总有其独到的眼光,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普通事实”中,去发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实。新华社每天的电讯稿有一百多条,如何在这一百多条中选择稿件,是对我们时事编辑新闻眼光的一种考验。时事编辑如何才能“慧眼识珠”?一、要在常见的新闻中捕捉鲜活新闻。2002年4月29日电讯稿中,有一条稿件,引题是《国务院总理朱基签署第303号国务院令》,主题是《公布了〈国…  相似文献   

8.
齐铁偕 《新闻记者》2008,(10):14-17
罗丹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世界上不会缺少新闻,只是缺少发现新闻的眼睛;而对于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文化记者来说,体育新闻的激增并不意味着文化新闻的缺失,只要有一双善于再发现与再挖掘的新闻慧眼,一样能写出不同一般的佳篇.  相似文献   

9.
论新闻发现     
彭菊华 《新闻大学》2000,1(3):37-40
新闻属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命题。“发现”有两种含义。一是它的动词意义,指一种创造性劳动,具有强烈的进取性、开拓性、探索性和创新性;一是它的名词意义,指创造性劳动的一种专利性成果,与“发明”同其类属,具备独创性、超越性和不可重复性。其在新闻传播中也是这样,涉及两者:发现新闻和新闻发现。两者关系密切:发现新闻的目标指向,在于获取新闻发现;新闻发现的如期获得,是对发现新闻的直接回报。其区别也明显。前者指采写新闻活动及过程,是一种行为,与新闻传播者职业劳动诸环节相联系,如捕捉新闻线索,搜集新闻素材,提炼新闻主题,找寻新闻角度,把握新闻时机,选择新闻文体,等等。后者指新闻  相似文献   

10.
反映社会普遍关注 的主题,并引起一定的社 会反响是许多新闻工作 者孜孜以求的。观察近几 年我国和省内一些新闻 精品发现,一个“借”字经 常能出奇制胜。 一、重大主题“借”事 件 新闻是“事”学,善于 把反映重大主题的非事 件性新闻“化”成事件性 新闻往往能产生新闻精 品。依艾丰的话,“吃老百 姓的饭,想总理的事”、 “生活中找点子,理论上 找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 新闻重在发现,但是 必须看到:新闻发现不同 于科学发现,它对客观事 物的规律性的揭示应当而且必须是通过对新鲜事物的客观报道来体现的。新闻界最忌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当今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新闻来源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偶遇的新闻事件,指记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和发现的新闻;第二种是可预知的新闻活动,这类新闻与偶遇的新闻不同,是事先预知时间和地点的,如会议、会见、典礼、展览、演出、新闻发布会和各种比赛等,这类新闻活动多数由主办者,主持者确定了性质、宗旨和主要内容;第三种是事后采访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传播新闻就是在发现中采访,在采访中发现,如此循环往复。记者的发现能力与新闻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时效性四个要素紧密相连,记者对这四个要素的认识程度不同将决定记者能否发现新闻和发现什么样的新闻,决定记者对原有新闻的再度开掘。这四个要素当前随着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内涵在不断更新,记者要提高自身的发现能力和采访水平就有必要根据当下新闻发展的现状再度认识并准确理解、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3.
几个世纪前,麦哲伦率九死一生的船队作环球冒险航行。当驶入一片浩瀚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时,他为自己的发现狂喜不已,喜极而泣起来:因为蓦然在目的便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由此,笔者便想到生活中的新闻处处有,但记者却常常发出没有新闻的种种喟叹。正如法国一位雕塑大师所言,美到处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巨大作用的“发现”,仅就肉眼而言决非麦哲伦第一。在偌大一片汪洋四周的陆地和星星点点的岛屿上,有一代代土著居民在生活着。但在他们眼中,太平洋只是自家门口构成生存环境的一片水域,而作为探险家的麦哲伦从单筒望远镜看到的,却是未被文明社会所认识和记载的疆域。不同的认识能力,产生了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视角,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发现。 社会在“发现”中进步了,经济在“发现”中发展了,那么,新闻在“发现”中也必将有写不完的新闻。因此,有人说,天底下的新闻有的是,就是看记者发现没发现。发现是记者的代名词,发现不了新闻就当不了记者;新闻的竞争就是发现的竞争。作为一个以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为己任的记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不应是一个抽象陌生的概念,而应当从每一次采写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样,才能避免土著居  相似文献   

14.
李贞 《今传媒》2013,(9):18-20
与对内新闻报道不同,新闻异地传播有着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信息诉求以及不同的传播接受文化。这就决定了新闻异地传播蕴含着独特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范式。本文分析了异地传播的新闻价值构成以及新闻发现力培养和新闻表达力提升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贞 《报刊之友》2013,(9):18-20
与对内新闻报道不同,新闻异地传播有着不同的传播对象、传播信息诉求以及不同的传播接受文化。这就决定了新闻异地传播蕴含着独特的传播规律和传播范式。本文分析了异地传播的新闻价值构成以及新闻发现力培养和新闻表达力提升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有一句流传的口头禅: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因为发现是客观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关键点,其实更可以说,没有发现便没有新闻,更不会有精品新闻。一、什么是新闻发现新闻发现是建立在新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复杂的认识和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发现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凤坡 《军事记者》2004,(10):60-60
作为部队报道员.要有一双多棱镜般的眼睛.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新闻事件,从中发现不同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们认识一件事物,常有深浅、高低之分。记者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因着眼点不同,选择的主题思想不同,也常侧重了一个方面的新闻价值,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新闻价值,有时这被忽视的部分恰恰具有更为重要的新闻意义。“新闻之中另有新闻”,而且是更重要的新闻。这是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因此,编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善于发掘原稿中尚未被记者认识、发现,却是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并选择适当时机和适当方式介绍给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采访工作是记者必须要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的工作,是在获得新闻线索的基础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然后把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受众。然而,同样的一个线索,不同的记者,因为新闻敏感不同将会采写出不一样的新闻,新闻敏感更是记者判断和发现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一种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闻改革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很多。 这里仅从新闻核心价值的角度谈谈对党报新闻改革的几点看 法。 一、新闻核心价值的回归:中国的新闻变革与趋势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首先回答什么是新闻的核心价值这 一基本问题,并立足这个视角,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的 新闻改革与趋势,并得出结论。 第一,什么是新闻的核心价值。 什么叫新闻?新闻从业人员人人都能够回答:新闻是新近 发生、或者新近发现的事实的客观报道。 可是,不同媒体、不同记者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有很大差 别,即使报道同一事实给人的阅读体验也不一样。有的报道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