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出现了从纯语言研究到语料库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研究的新趋势。在分析DDL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上,以小说《老人与海》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特征、故事主题与情节以及写作特色等角度探讨了DDL模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式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能够达到提高学习者文学及语言修养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意象图式理论与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语言学以人类语言学、人类言语文化学、人类语义学三门学科为理论基础,大量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综合形成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理论框架.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从根本上讲都是关于意象图式的理论.以意象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论证语言之间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语义系统是认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就目前开展的多项研究而言,汉语语义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扩展及延伸其内部词汇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该项领域各界人士的共识。一词多义的开创者布雷阿尔主张从历时角度解释多义词的形成及现象,随着新兴学科认知语言学的产生,相继出现了通过语义学的语义理论及圆形范畴等理论对这一研究现象的解释。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具体汉语多义词为例,总结汉语一词多义以往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汉语多义词框架语义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框架语义视角下对汉语多义词成因及现象的解释,希望以此为汉语多义词深层语义分析研究提供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4.
许渊冲小说翻译鲜为人研究,而实际上他的小说汉译也颇具特色。本文试图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生态翻译的原则、多维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生态翻译的方法及"三维"的转化(又称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入手,探讨许渊冲的小说汉译,以期为许渊冲翻译思想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人类通过视觉观察世界并用语言来表达而产生的词汇系统。本文用隐喻理论、语义学理论、词汇学理论、文化语言学理论、对比语言学理论,以文献搜集法、归纳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汉俄颜色的概念和范围,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基本颜色词、物质颜色词、程度颜色词、情感颜色词,讨论了汉俄颜色词的构成,并从两者的语系分布、来源,找出汉俄颜色词异同的原因,从而对汉俄颜色词有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学是语言学中一个崭新的领域,是一门运用模糊集理论并以语言各要素的模糊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作为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模糊语言学系统专著,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学》一书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一种基于语义相似性的概念构建模式,被不断地应用于各种语言研究和实践教学。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运用其理论建立高职英语词汇之间的认知范畴关联,从而构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思路,提高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流派,而原型范畴理论是其重要理论之一。原型范畴理论是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它对语言研究及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例,探索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般现在时态各种用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推动该理论在英语时态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现实性学科,对这一学科的研究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并以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针对其中的语义和语法展开深入分析。语言学本身需要以信息加工为基础,无论是认知语言学还是理论语言学,都需要深层次地了解其中的具体内涵,真正推动语义与理论相融合,合理解释两者之间的矛盾,展开系统性的语言自主性说明。本文主要对认知语言学的切入点及理论语言学的学习价值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需求,索绪尔的语言哲学思想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吸纳了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领域的思想,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哲学内涵。索绪尔在吸纳多学科思想的基础上,塑造了独特的语言哲学思想,以任意性为基础,通过统一与升华“具象论”与“整体论”,展现了强烈的宏观视野和实践的延伸性,构建了以社会范畴为基础的语言本体论。他将语言学研究提升至研究人类所有事物一般现象的高度,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结合宏观历史背景和微观实践认知,深入探讨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形成条件、哲学理论特点,重点研究其独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时阐述了其对当代语言哲学发展的指导性意义,为我国特色语言哲学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