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9,(11):20-20
最近,美国科学家称,我们最遥远的祖先可能来自于湖泊而不是海洋,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的进化理论。 大多数专家一直认为,生命最初从海洋中开始进化,但美国加州大学的肯尼迪团队在中国南方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化石。科学家在远古湖泊中发现了一些岩石沉积物,其中有一些是多细胞动物胚胎的化石,其可能出现在大约6亿年前。  相似文献   

2.
新闻     
大熊猫有个小祖先6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了中美考古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广西乐业地区发掘出土的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头骨化石;这种名为大熊猫小种的原始的大熊猫已喜食素食,体型较小,脸部较长,模样更接近于熊。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之中形态特征很原始、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4,(9):41-41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海洋“代表动物”的始祖化石科学家对早期动物演化的研究又取得重要突破,一种名为古囊的珍稀化石被证实是现代海洋中的“代表动物”——棘皮动物的始祖化石。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完成的这一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篇论文题为《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的研究成果,不仅发现了后口动物谱系中一类最为奇特的重要类群——棘皮动物门的始祖类型古囊动物,在棘皮动物起源探索这一长期困惑学术…  相似文献   

4.
古老的鱼化石最近,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马丁·布拉佐和佩尔·阿尔贝里通过对一块鱼的头骨化石反复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海洋动物在进化成为陆地动物之前,其用来接收声音的耳朵中的中耳,最开始是古代浅水鱼类呼出空气的一个通道。这两位科学家研究的标本是上世纪70年代在拉  相似文献   

5.
美国怀俄明州西南部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化石湖”,这片形成于500万年前的古湖泊早已干涸,但在曾经的湖床石灰岩层中,保存了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昆虫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动物的死亡并不是某次灾难的结果——它们的死亡呈现极强的规律性,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死一批。是什么原因导致古生物在这片方圆2651万平方米的古湖泊中离奇死亡?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6,(9):7
一个美国科学考察小组宣布。他们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种距今3.75亿年的远古鱼类化石。它填补了学界追寻多时的达尔文进化论缺口:一些鱼类离开海洋.靠着四肢步上陆地。科考人员把这一在冰冻岩石中发现的新物种定名为“提克塔利克”。在发现地加拿大努福特地区的古老方言中。“提克塔利克”的意思就是“在浅水中看到一条巨大的鱼”。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6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了中美考古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广西乐业地区发掘出土的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头骨化石:这种名为大熊猫小种的原始的大熊猫已喜食素食,体型较小,脸部较长,模样更接近于熊。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之中形态特征很原始、地质时代较早的早期大熊猫,这也是迄今更新世早期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它的发现对研究大熊猫的今昔变化、系统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熊猫小种化石的发现,提示我们经过数百万年,大熊猫体型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的进化高峰已经过去了,正在逐渐走向衰退,也提示我们应更加珍惜和保护大熊猫这一古老的生物物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5):320-320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2007年6月18日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南方发掘出的距今大约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祖先。报告说,根据化石推断,这种大熊猫"个子"可能只有现代大熊猫一半大小,堪称"侏儒"大熊猫。有趣的是,"侏儒"大熊猫  相似文献   

9.
2001年11月5日至6日,台湾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员何传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祁国琴和她的丈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康信3位长期从事闽台考古和台湾海峡古人类古动物研究的专家,到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闽台史前文化关系展室",联手进行"闽台化石考古研究",经过认真鉴定研究,惊喜地发现在9支鹿角化石上有人类刻砍痕迹,证明了4万年前台湾海峡就有古人类进行活动,并与这些动物共生存.  相似文献   

10.
虽然现代猎豹仅仅存在于非洲和伊朗,但是它们的祖先其实是从中国兴起的。 最近中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了一种史前猎豹新物种化石,年代上属于255万年前到215万年前的上新世晚期,其头骨大小和形状类似于现代猎豹的头骨。该化石的一些牙齿特别原始,表明它处于猎豹进化史的早期阶段。这个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猎豹起源于北美的观点,还推翻了另一个假说,即猎豹和美洲狮有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I0013-I0014
科技日报昆明9月5日电(记者马波通讯员吕金平)记者从今天上午云南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昭通市水塘坝发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经研究表明,昭通古猿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类型的候选代表之一。这一发现弥补了亚洲古猿发现的时空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29-29
英美科学家不久前发现了一种甲壳动物的化石,它生活在距今4.25亿年前,具有明显的雄性性器官,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雄性动物。  相似文献   

13.
远古的硕鼠     
科学家在乌拉圭境内的破裂巨石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头骨化石,头骨长0.5米,门牙长30厘米。对这具头骨化石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它来自于几百万年前的啮齿类动物,和老鼠是同一类。于是科学家推测,远古时期,南美洲森林里曾生活着一种硕大无比的老鼠,身长约3米,重约1吨,个别的超过2.5吨,体重是普通老鼠的几千倍,巨大的门牙伸出口外10厘米,足以吃掉小动物,但它主要以植物为食,善于啃咬树皮,科学家分析它有可能是天竺鼠和海狸杂交后的产物。科学家对于那时的老鼠为什么身体巨大还没有很确切的解释,远古时期,许多动物都很巨大,这些老鼠只是这些巨型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     
10岁小学生发现3亿年前古化石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每日科学网4月8日报道,一位10岁的英国小男孩在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上向人们展示了一块罕见的古生物足迹化石,该化石标本已被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专家确认来自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这位小学生名叫布鲁诺.德巴蒂斯塔,去年夏天,他  相似文献   

15.
可怕的肺鱼     
在非洲、美洲和澳洲的江河里,生长着一种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珍奇动物,它叫肺鱼。肺鱼是与恐龙同时代的一种动物,在3亿年前就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人们曾一度以为它绝灭了。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0,(3):43-43
中匡l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科拉克教授领导国际研究小组,在准噶尔盆地上侏罗统石树沟组发现了大约1.6亿年前形成的沉积物中一只阿瓦拉兹类龙化石标本,这使得阿尔瓦兹龙的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6000万年,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灵巧简手龙。阿尔瓦兹龙本身又分为两种,其中发现于白垩纪晚期的阿尔瓦兹龙的晚期属种,  相似文献   

17.
"郧县人"即郧县人头骨的化石.1989年5月由郧县博物馆王正华和郧西县文化馆屈胜民二人负责组成的普查组,于湖北省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发现第一件基本完整的远古人类颅骨化石;1990年5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阳地区博物馆和郧县博物馆等单位对郧县曲远河口化石地点——学堂梁子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第二件人类头骨化石.1992年2月4日,这两件头骨化石被评为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18.
瑞典科学家日前称,通过分析一块5.85亿年前的古代鱼类化石,科学家们发现鱼类曾和人一样长有手指和脚趾。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人们填补关于手指和脚趾进化史的知识空白。  相似文献   

19.
刘妍 《金秋科苑》2008,(23):46-46
瑞典科学家日前称,通过分析一块5.85亿年前的古代鱼类化石,科学家们发现鱼类曾和人一样长有手指和脚趾。这一新发现将有助于人们填补关于手指和脚趾进化史的知识空白。  相似文献   

20.
动吻动物是一类较小型底栖生物,终生在海洋中生活,迄今为止没有化石记录,它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个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华侨博士在川北早寒武世(5.35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三维磷酸盐化保存的新的动物化石,并将之命名为珍稀始祖动吻虫(Eokinorhynchus rarus),国外一些媒体将之形容为5亿年前的“钢铁侠”、具刺的“装甲蠕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