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一些学生当中,感觉作文是一种负担,那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怎样能把这种"负担"变为"快乐"呢?我反复思索,决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原教学大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种教学现象:一二年级着重进行字词句教学、说话训练、造句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段落篇章教学、作文训练。于是,似乎就有这样一个界限:一二年级不进行写作,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说法由此形成,并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困扰。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原教学大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种教学现象:一二年级着重进行字词句教学、说话训练、造句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段落篇章教学、作文训练。于是,似乎就有这样一个界限:一二年级不进行写作,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说法由此形成,并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儿童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作文挨不着一年级儿童的边,因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单纯的识字教学上,与作文脱节。有的虽让一年级儿童进行作文训练,但又出现刚开始兴致高涨,一段时间后兴趣全无的现象。我们发现,一年级儿童对直观形象的图画特别感兴趣,一幅画似乎就是一个故事,就是表达他们内部情感的文字。能否将“图画——说话——写话”三者结合起来,加强低年级儿童作文起步训练呢?为此,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儿童写“图画日记”的尝试,仅半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试验大致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与说话结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画,有意识地“写”。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直  相似文献   

5.
看图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虽然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但许多小学生到了高年级看着图仍然写不出什么像样的文章,作文能力很差。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看图作文的水平呢?我认为帮助学生过好习作的审题、看图、想像、布局“四道关”,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看图作文《郊游》的指导课为例,谈谈我是怎样帮助学生过关的。  相似文献   

6.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材中的每组课文都安排了一个读写例话。它既提示了每组的读写训练重点,又总结了学习每组重点课文的步骤和方法,对教与学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以前,我按照教材的编排次序,在讲完每组所有的课文后,花一节课专门教“读写例话”。由于,在前面教学中,教师已经联系“读写例话”提出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把“读写例话”的大部分内容都教给了学生。所以,教学“读写例话”时,教师就觉得无话可说,学生也感到厌烦、乏味了。  相似文献   

7.
《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一年级就要注要培养。”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提出了作文教学的要求,即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二是强调了这种能力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我认为,这后一层意思很重要,说明作文教学要早起步。目前,广大语文教师已经领会了这个意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已经有所“表示”。但是,总的情况看来,对“起步作文”训练还没有真正把握,或要求过高,或训练盲目,效益不高。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期望引起深层的研究。“起步作文”训练究竟应该怎样搞,“教亦多术”,难说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是不是应该注意“五个一点”,坚持“三个同步”,遵循“一条  相似文献   

8.
作文训练是一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其中观察能力是完成作文训练的基础,是学生习作“言之有物”的根本。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觉得应该从“会看”开始。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小学生克服怕写作文的心理,从而真正地做到“我手写我心”呢?我觉得这项工程决不能等到三年级作文起步时才开始,必须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积极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成功地引导学生跨越从说到写的沟壑,给孩子的作文之路架起一座“彩虹桥”。  相似文献   

10.
“读写例话”从小学语文第七册开始。它是在三年级对学生进行“观察事物、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抓事物的重点、抓事物的特点”这五个读写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侧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训练教材。第七册四个侧重“写”的重点训练以《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为中心,解决文章的内容问题。文章内容从哪里来?《怎样才会喜欢作文》已经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11.
作文提早起步的尝试皋兰县石洞小学魏含芳一年级学生从拿起语文课本,便开始了语言和字的训练。作文训练也就在自然和不自然地进行着。所以,我从一年级就开始抓学生的作文训练。一年级学生提早作文,应按照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知识特点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重视说的...  相似文献   

12.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原教学大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种教学现象:一二年级着重进行字词句教学、说话训练、造句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段落篇章教学、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不少地方参照苏联作文教学程序,进行探讨研究的“课内素描”,确是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使“课内素描”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紧扣重点训练项目。因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在三年级就安排了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特别是四、五年级,编者按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安排了读写两根链条,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地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作文训练四步法一般认为,小学要到三年级才能作开篇,因为识字量不足。因而一二年级以识字为主。我认为,作文训练并不一定非得到识字量足了才能开始,因为学生是靠语言来思维的,并不是靠汉字来思维的。读写结合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原则,听说则是读写的另一种表...  相似文献   

15.
素描,是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的基础,是作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训练。素描训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演示默写”(苏联称“无声默写”),物体临摹,情境描绘,肖象素描等,这种训练一般从三年级开始。素描训练必须循序渐进,从三年级至五年级应该有一个科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联想到报刊杂志上篇幅长长的词藻华丽的文章,由此产生一种敬畏感、神秘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在教学中不妨“淡”化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在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一、“淡”化作文概念,消除畏惧感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如果一开始就把作文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紧张感。所以作文课要尽量让学生感觉不…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语文工作者棘手的课题。笔者多年来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作文指导 ,效果较好。一、小学作文教学要有系统性 ,计划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有系统性和计划性 ,要立足于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系统作文训练。二年级进行连词、连句的训练 ,从三年级起 ,先连句后连段 ,先单句后复句。例如“伟大”一词 ,先是单独地写一句话 ,接着让学生自编一个故事 ,通过一个故事表现人物的伟大性格。从内容上讲 ,先是单一的一个物体 ,或是一件事 ,先事后人 ,作文时 ,始终抓住一件事、一个人的训练。不要贪…  相似文献   

18.
提倡先说后写──谈“注·提”实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注·提”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作文。这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呢?这就要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入手,先说后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学生进入高年级,对写好作文仍有畏难情绪。究其根源,一是没有很好地借鉴范文进行写作。二是没有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加之词汇贫乏,内容也就空洞。因此我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围绕“大纲”规定的写作训练重点,结合“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语文教改实验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片断练习,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技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达标式评价”及其缺陷作文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进行评价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是在一定的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建立的。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序列化的写作训练,这样的作文教学观可以称之为“科学训练观”。以“科学训练观”为指导,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作为评判的标准,主要从学生是否达到训练要求的角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达标式评价”。评价往往是一根“指挥棒”,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引领作用。作文的“达标式评价”引领着学生的作文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