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监测调查是一种手段,服务于不同目的,就会有不同内涵和外延,主要有三个不同角度:第一,以服务报刊广告市场和报刊经营管理为目的的监测调查;第二,以监控舆论导向和意识形态为目的的新闻审查;第三,以探索报刊社会效果为目的的传播学研究.本文只探讨第一个角度意义上的报刊监测调查.  相似文献   

2.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报刊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新闻追求,同人报刊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种重要的报刊存在形式,它在我国报刊事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而报刊的发刊词往往最能体现一份刊物的办刊宗旨、方针等内容.对于同人报刊发刊词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新闻价值,进而从中汲取一些对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能起到借鉴作用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教育报刊的市场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报刊是琳琅满目的报刊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其他报刊相比,它不仅有独特的内容和读者定位,而且具有不同一般的市场特征.分析和把握教育报刊独特的市场特征,不仅对于丰富报刊市场理论,而且对于指导教育报刊市场开拓的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硝烟滚滚的中国大地上有四类报刊:一是国民党办的各种报刊;二是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一批民营报刊;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在前线和后方的大量报刊;四是日本侵略者和它豢养的一些汉奸文人办的大批敌伪报刊.后者已成为历史垃圾,为世人所不齿.前三类都为挽救民族危亡,在唤起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体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广播电视新闻和报刊新闻虽同属于新闻文体,但由于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它们在语体上既存在共同特点也表现出不同差异.本文基于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的真实语料,从受众群和传播学视角,考察英语广播电视和报刊新闻语言在语体特征上的异同,并着重分析其在词汇、句式语法和语篇结构层面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报纸如何办出特色和自己的风格?这里,仅从报刊的受传者——读者角度谈谈发展报刊特色时的几个问题。报刊要区别不同的读者群,在对不同的读者群的指导、服务过程中形成报刊的特色和风格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笼统称为报刊读者中,不同的读者经常读、主要读的报刊是有区别的。党政干部读各级党报,青年人喜欢青年类报刊,知识分子喜欢知识层次比较高的科技文化报刊。因为,这些报刊根据其办  相似文献   

7.
郭丽华 《今传媒》2012,(9):128-130
梁启超和张季鸾在中国报刊史上都以报刊政论著称,他们的新闻思想有如异同?差异从何而来?意义何在?本文试从两者的报刊实践及办刊言论中分析他们办报理念,认为两人在关于报刊的目的和功能、报人的资质与作为以及报刊的言论自由等方面的认识,都有着明显不同,甚至各自的言论风格也各树一帜。而梁启超、张季鸾两人不同的新闻思想,正代表着中国现代报刊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政党报刊和民营报刊。两人差别迥异的新闻思想,又是由两人不同的人生理想与报刊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证券类报刊一经面世,便以其不同以往的市场化运作区别于传统的经济类媒体.作为从生产到销售这一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证券类报刊发行模式的确定,同样依从于服务报刊定位与现实需求的市场营销法则.  相似文献   

9.
官方微信是报刊全媒体实践的又一重要平台.这一平台进入门槛低,目前很多报刊在布局实践.报与刊的官方微信呈现出不同特点和差异,而把握合适的发展原则,将有利于更好地采用这一渠道.  相似文献   

10.
视野     
《新闻实践》2012,(10):78-78
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 据8月2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办法》强调,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12,(9):6-6
新闻出版总署: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办法》强调,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题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这种社会存在,就规定了报刊的作用.报刊既要发挥阶级斗争的武器的作用,以解决敌我矛盾,又要发挥思想斗争的武器的作用,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在整风运动中,建立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础上的报刊,充分地发挥了两种不同的作用.现在,国内形势有了新的变化,经过整风运动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一方面,敌人被迫退却,斗争形势可能在一定时期缓和下来,解  相似文献   

13.
徐登明 《新闻界》2005,(5):24-25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期刊界,站在民族文化的前列,引领全民抗战,当年的光辉历史,永远值得我们怀念.这一时期,四川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成为了全国的出版中心.当时,全国各地很多报刊陆续迁入四川,不少文化人人川后又新办了一批报刊,使得在四川出版的各类报纸达到近200种,刊物约1600种.具有全国影响的报刊,集中在成都、重庆两市,中小型报刊分布四川各地.其中,重庆的刊物达到900种以上,成都的刊物也在400种以上.神圣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使得不同党派,不同阶级的新闻工作者走到一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管理     
《传媒》2012,(9):6
正新闻出版总署: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办法》强调,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分期,历来有多种说法. 国内首先对海外华文报刊进行分期的是方积根、胡文英,他们在1989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中,根据主办者的身份,将海外华文报刊"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从洋人办报发展到华侨办报,又从华侨办报发展到华人(或华裔、华族)办报……"  相似文献   

16.
潘正文 《传媒》2006,(9):61-63
以内容和发行质量提升竞争力 前几年,海南报刊发行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些小报小刊利用行业和系统的优势,下文件、搞摊派,靠不正当征订抢占市场份额,严重扰乱了报业市场秩序.经过治理整顿后,报刊数量虽明显减少,但是一些报刊采取降价或变相降价、赠送礼品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发行报刊,扰乱了报刊发行秩序.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不同时期的新闻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关注的对象是以白话报刊为载体的晚清新闻语言.截至目前,学界对晚清白话报刊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学、史学、新闻学、语言学等角度.笔者选择五种报刊进行深入考察,分别为《杭州白话报》(1901-1903)、《中国白话报》(1903-1904)、《安徽俗话报》(1904-1905)、《京话日报》(1904-1905)、《第一晋话报》(1905-1906),总字数为300万字.笔者希望通过对其新闻语言特点的分析,促进晚清白话报刊的研究,力图对这一过渡时期的新闻语言面貌有更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韩峭森 《传媒》2000,(11):10-10
报刊审读是报刊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同于一般报刊编辑人员对报刊编辑加工性的审读,它具有管理特性与功能.正确认识报刊审读的管理作用,掌握报刊审读的自身规律,是有效地组织审读活动,提高审读工作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电子报刊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它是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并可通过计算机设备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的连续出版物.按出版发行的方式,电子报刊可分为印刷型报刊的电子版和纯电子报刊;若按载体形态,电子报刊则可分为封装型电子报刊与网络型电子报刊.封装型电子报刊又可分为软盘型和光盘型(CD-ROM)两种.电子报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软盘型电子报刊,第二代的光盘型(CD-ROM)电子报刊,发展到了第三代的网络型电子报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200多家报刊撰稿,他们对报刊的运作十分熟悉,既从新闻职业角度,也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角度考察报刊现象.他们关于有机的报刊运动、报刊的公正惯例、报刊与人民的关系、报刊的首要职责、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等观点,丰富了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他们对报刊与政治的论述,开阔了我们全面观察报刊的眼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