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再现毛泽东清廉风范电视剧《亲情》获专家学者好评8月6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与湘潭市广播电视局、湖南电视台在北京联合召开电视剧《亲情》座谈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大型文学期刊《当代》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白以及《中国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2.
特色———文学期刊的生命———谈大型文学期刊《当代》的风格□常振家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近年来严肃文学期刊始终难以摆脱不景气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每期以40万字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的大型文学期刊《当代》杂志,发行量连续多年居于国内同类期刊的前...  相似文献   

3.
1998年辞旧迎新之际,文学期刊界的一个现象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大型文学期刊《昆仑》、《漓江》相继停刊之后,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小说》也推出了“终刊号”。一时各种议论纷纷扬扬,“这是文学的悲哀”,“是《小说》难以为继之故”,“是出版社受...  相似文献   

4.
正当严肃文学创作不景气、许多文学期刊难乎为继的时候,一份高档次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在云南诞生。当时不少人为她的生不逢时捏着一把汗,但一年下来,《大家》不仅以她卓尔不凡的响亮刊名,而且以她丰厚的内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8月 12日 报道,由大型文学期刊《中篇小说选刊》组织,经全国读者推荐和有关专家评选的2000-2001年度《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获奖篇目已经在今年7月揭晓,共有10位作家和10部作品获奖。我省作家贾平凹的《阿吉》、杜光辉的《哦,我的可可西里》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6.
2007年初,《西部》杂志又一次全面改版,与上海合作方携手并进,力图把杂志打造成华语世界里极具影响力的大型文学品牌期刊。如同上一次改版,《西部》此举再次引起疆内文学界人士和期刊界的关注。在国内文学期刊大都步履维艰、勉强维持生计的状况下,《西部》却重举文学的大旗,猛然间令人有突兀之感,细细想来它的文学回归之路正是对文学期刊定位的明确:文学期刊的定位离不开文学,文学期刊的发展只能依托文学。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打倒以后,随着1979年全国第四届文代会的召开,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摧残的我国文学园地,得以复苏,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当代》、《十月》、《花城》、《钟山》以及江西的《百花洲》等大型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加上老牌的《收获》,不下十个。各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文学期刊市场出现了80后作家办刊热现象,《最小说》、《鲤》、《文艺风》等由当红80后作家主编的青春文学刊物密集创刊,并屡屡创造文学期刊发行量的新纪录。这些刊物的热销与其主编在粉丝中的强大魅力有直接关系,同时,公司的全方位宣传,尤其借助网络论坛的造势,以及刊物在纸张、设计等方面对目标读者的充分满足等因素,使刊物在内容相对单薄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不可忽视的是,80后作家的整体创作依然青涩,而主流评论界也缺乏对此现象的考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学期刊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是何等的辉煌,作家如雨后春笋,刊物漫山遍野。处于文化消费主角地位的文学备受读者的青睐,《人民文学》曾创下了发行量146万的显赫记录。进入90年代,文学期刊戏剧性地衰败,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江河日下,发行量的锐减使文学期刊的成本大幅上升。期刊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读者日趋减少,使得办刊经费捉襟见肘,编辑人员生存困窘。一些著名的文学期刊停办。《昆仑》、《峨嵋》不见雄姿,《漓江》“宣告断流”,文学界的优秀期刊《小说》也与读者依依惜别。大型的文学期刊相继停办,众多的中小型文学期刊也感到举步维艰,在四面楚歌声中茫然回顾。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回顾文学期刊动荡的历史,探寻文学期刊发展的道路,也是在山穷水尽的处境中寻求一条柳暗花明的蹊径的一个尝试。一、文学期刊衰落的原因1.文化消费的多元争雄文学作为文化消费的主流受到读者的钟爱,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多元和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共存使文学受到读者的冷落。文字、音像、多媒体传播方式虽各有千秋,彼此不能相互取代,但文化市场必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娱乐生活类报刊的活跃、影视传媒的发展、电脑的网络化已夺走了文学期刊的部分读...  相似文献   

10.
林范武 《传媒》2015,(4):48-49
目前,《新潮》《文艺》《文学界》《群像》和《昴》为日本的五大文学期刊,它们所出版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日本文坛.自21世纪以来,日本文学期刊始终没有走出低迷期,再加上娱乐文学期刊发行量大跌,以及电子期刊市场的冲击,文学期刊更是经营惨淡.以《ALL读物》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其发行量大约在40万份,但如今却已经不足5万份,许多同类期刊甚至沦为出版社的征稿“工具”.  相似文献   

11.
如同鲜花迎着春风绽放,在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人民文学出版社筹办的《当代》、《新文学史料》等文学期刊纷纷亮相。1979年7月,《当代》杂志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在"文革"之后最早涌现的大型文学刊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藏文大型文学期刊《章恰尔》创办于1981年,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是当代藏族文学创作的主要窗口和园地,被人们誉为"藏文的《人民文学》",成为藏族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文学期刊出版、发行困境已是出版界议论多年的话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期刊是继续坚守"纯文学"的办刊理念,还是走向市场,这已是各类文学期刊研讨会上多年来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文学期刊《伊犁河》的一名编辑,20多年来,笔者与同事们为了寻找文学期刊的生存发展之路,《伊犁河》两次走市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开始,文学期刊的生存问题变得愈来愈严峻,尤其自《昆仑》、《漓江》等几种有全国影响的刊物先后宣布停刊以后,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大型文学刊物———《芙蓉》。《芙蓉》创刊于1980年,那是刚刚解除长期文化禁锢,...  相似文献   

15.
发展才是硬道理——《芙蓉》改版一周年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市场的萎缩和文学期刊生存的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998年开始,文学期刊的生存问题变得愈来愈严峻,尤其当《昆仑》、《漓江》、《小说》等几种有全国影响的刊物因为发行量上不去、经济上不堪重负而先后宣布停刊以后,文学期刊的生存问题更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在我为陕西电视台大、中型文艺晚会创作音乐节目并担任多台大型电视晚会的音乐总监,以及与中央台导演合作的一系列创作活动中,通过同主创人员长期的、呕心沥血的默契合作,完成了诸如《情系濠江》、《世纪朝阳》、《大西北放歌》、《相聚太白山》及陕台2002年春节文艺晚会《西部正年轻》等大型电视文艺  相似文献   

17.
那仁居格 《传媒》2019,(17):29-31
在文学期刊步履维艰、难以为继的严峻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也未能幸免地受到冲击。如何能在困难之中突出重围,藏文期刊《岗尖梅朵》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成为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之林的领军者。《岗尖梅朵》创刊于1989年,由海西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海西州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办。办刊宗旨为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致力于培养藏族文艺新人,拓展藏族文艺阵地,促进藏族文学事业繁荣,真诚地为热衷于藏族文学事业的有志人士开辟园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岗尖梅朵》编辑部认真分析当时的藏文期刊特点和市场形势,并组织召开研讨会,最终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刊之路,于2000年第三期起打破藏族文学期刊一贯的“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模式,将《岗尖梅朵》改版成藏文诗刊,刊载内容纯为诗歌和散文诗,以及相关诗歌的点评和评论文章,是当前全国唯一一家藏文诗刊。目前《岗尖梅朵》硕果累累、闻名遐迩,无论是发行量还是知名度,都位居藏族文学期刊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藏文文学期刊的现状与发展□索洛一、藏文文学期刊的创办我国的藏文文学期刊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文艺形势健康发展陆续创办的。目前纯文学的期刊有西藏的《西藏文艺》、青海的《章恰尔》、甘肃的《达赛尔》...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     
当前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我国期刊今天已达8000多种。1997年,文学期刊达548种。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娱乐增多,纯文学期刊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办刊艰难,部分经济亏损。有些文学期刊开始面向市场走上改革之路。回.一部分文学期刊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既定的办刊宗旨不变。它们一直以不变的内涵面对骚动的世界,并赢得广大读者,如《十月》、《收获》等。2.部分文学期刊走向通俗化。如《佛山文学》转变办刊宗旨力求接近大众,将刊物定位在为广东的打工者服务上。也有的开始走向通俗和传奇,变为故事性的文学期刊。不…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10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作家出版集团调研文学期刊发展情况,刘奇葆强调:文学期刊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激发活力和创造力,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关注网络文学创作群体,主动发现、团结他们,帮助他们成长。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加强与读者、作者的交流互动,打造属于文学期刊自己的网络社群,增强年轻读者对期刊品牌的认知度、黏合度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