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编者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简析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教育活动。我校在"课堂合作教育"课题研究中尝试并采用了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教材透视《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合作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  相似文献   

3.
活用教材     
案例一:小学语文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学习接近尾声)师:这节课上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西沙群岛的知识。现在我们要告别西沙群岛了,你们想对西沙群岛说些什么吗?(课堂顿时活跃,学生急不可待,跃跃欲试)生:再见,可爱的西沙群岛。师:干净利落。好。生:再见了,美丽的贝壳;再见了,五光十色的海水;再见了,庞大的海龟;再见了,我最喜欢的鸟蛋。生:我想变成岛上的一只鸟,飞来飞去把你看个够;我想变成海水里的一条鱼,在海底世界遨游。师:嗯,十分留恋,依依不舍。生:西沙群岛,我希望人们不要去破坏你,希望你永远那么美丽!师: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  相似文献   

5.
西沙考察记     
蹇丽华  王亚民 《大学生》2012,(12):20-22
2012年4月有媒体报道:国家旅游局透露,目前正在与海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西沙旅游,西沙群岛旅游年内即将对普通游客开放。但随后,国家旅游局否认发布开发西沙旅游信息。美丽的西沙群岛于我们而言,依然是小学课文里那个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地方。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但西沙群岛现在的情况如何呢?如果在网上搜索"西沙旅游",能够看到很多户外俱乐组织到西沙旅游,这种"偷渡"旅游会不会给西沙带来伤害呢?渔民的捕捞作业有没有影响西沙的生态呢?我们特约海洋保护专家山东大学王亚民老师来给大家讲讲他眼中的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6.
《少年科学》2012,(7):F0004-F0004
西沙群岛旅游即将对普通游客开放了!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西沙群岛“仙景”般的风光。西沙群岛究竟有多美?现在,就让我们一块去游览一番,先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7.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解释课题也是如此,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一、《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册) 1.引人入胜,唤起兴趣在学生打开课本之前,教师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顺手板书“岛”字。接着问:“你们知道什么叫岛屿?”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概括:“就是海洋里四面被水  相似文献   

8.
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各种不同属性和各部分的总和,通过感觉器官在头脑里所发生的反映,叫知觉。知觉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但又不能归结为是感觉的总和。小学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描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通过对海水的色彩和海底高低不同的地形的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9.
1.教学片段。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  相似文献   

10.
秋天的田野     
第五册积累·运用六习作要求: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会感到西沙群岛的景物是那么优美。其实,我们周围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景物,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美丽迷人的地方。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你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写的时候,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描写景物的方法,并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例文一秋天到了,最美丽的要数田野了。早晨,我背着书包走过田野,只见湛蓝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白云下面是一望无边的稻田。田野里的稻子已经成熟,黄澄澄的,远远望去,田野里像撒上了一层…  相似文献   

11.
带疑促读自学提高——《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北京市崇文区教研中心王敏《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抒情的课文,作者紧紧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特点,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赞美了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正确阅读百度上关于西沙群岛的介绍词,会认“饶、优”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参”;理解“威武、瑰丽”等词语。2.利用表格,梳理关键语句,用填写关键词的形式,总结西沙群岛最富盛名的三方面。3.选择西沙群岛的某一特色场景图片,用几句话拟写推荐词。4.前往西沙群岛,争做百万粉丝旅游博主,向粉丝朋友们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  相似文献   

13.
刘先平 《课外生活》2012,(10):40-43
引言西沙群岛是中国最美的海岛,是海上的丝绸之路,是祖国南疆的屏障。西沙群岛的岛屿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海疆却有30多万平方千米。西沙群岛是神话、童话、神仙的世界,是想象力无比丰富的人也难以想象的世界,是大自然最慷慨的赐予。  相似文献   

14.
武海燕 《中国教师》2010,(Z1):314-314
<正>一、说教材A、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B、教材解析及本课所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它是篇美丽的散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产物,最后写英雄儿女保卫祖国的南大门。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本课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朱杰  黄诗树 《山东教育》2000,(28):27-27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着力写出了西沙群岛景色之优美,物产之丰富,表现了西沙群岛之可爱。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是本文的训练重点,亦是难点。据文章特点,围绕重点,球形扩展,突破难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宗明义,感悟重点   1.审题入手,初探重点   出示课题后,可提问: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待学生分散讨论各抒己见后,可梳理归纳出:本文要写西沙群岛,那里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入课题[演示CAI课件:西沙群岛的动态画面,同时播放配乐全文朗读录音,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整体感知西沙群岛的迷人风光和丰富物产.]  相似文献   

17.
紧扣题眼剖析文思《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厦门市同安区实验小学周秀珊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组课文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  相似文献   

18.
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谁都会为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丰富物产所心动。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同学们只要掌握好以下几点要领,写出来的文章也未必比西沙群岛逊色多少。怎么样,有信心吗? 一、选择好写什么。闲暇之余到学校或郊外走一走,看一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景物。如  相似文献   

19.
[教学流程]一、地图导入,理解位置1.出示地图。师:请你在这张中国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2.看图思考。师:为什么说这里是“海防前哨”?(引导理解“海防前哨”、“群岛”“、岛屿”)3.读此句子。【点评:让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理解、体会“海防前哨”的重要意义,为激起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铺设了情感基础。】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1.初读文。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想象自己好像是去西沙群岛旅游一样,这样会有很多收获。(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谈感受。师:西沙群岛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3.画重点。师:…  相似文献   

20.
一、学法指导《美丽的小兴安岭》与《富饶的西沙群岛》均属常识性文章 ,介绍的都是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 ,文中又均有概括其特征的两个词语 ,通过学习也都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探索自然的情感。因此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之前 ,我先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海底海水       海滩海岛学生见到这一板书 ,当时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过程又重现于脑海。这时再作学法总结 ,指出大凡这类文章 ,我们都可以先找出文中概括其特点的重点词语 ,然后再围绕这些词语 ,逐层展开分析。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