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爱枫的男孩     
在秋风瑟瑟、枫叶飘落之时,他又一次踏进了中学校园,他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他明白这学期意味着什么,这是初中的一个转折点,这将决定他是否能再继续自己的学生生涯。 他在小学时是非常活泼、有点调皮的一个乖巧的小男生,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老师们疼爱他,同学们喜欢他。但当他进入初中,他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调皮,比以往更为“乖巧”!他沉默了,他拒绝了所有老师的疼爱,拒绝了喜欢他的同学们。他觉得生活变得无趣和无味。不过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他的成绩,仍然这么优异。 他来到了教室,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他还是沉默,不像旁边的同学一样…  相似文献   

2.
智慧之旅     
绿叶是位伟大的作家,但他不幸患了癌症,医生说他还能活3天。3天,太短太短,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还想干什么呢?他的稿费已全部献给了“作协”,设立了“红花奖”,用来奖励那些对文艺创作有突出贡献的人。他的角膜也准备捐给医院。但他觉得还太少,他想给世人多留下点东西。 看到电脑,他忽然有了一个美妙的主意,他开始构思《智慧》。两天两夜,他终于忙完了。这是他的最后一本书了,他已没有时间到报社去了,他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 他开始思索怎样把《智慧》交给读者,忽然,他的目光落到了他那半旧的保险箱上,他打开保险箱,把《智…  相似文献   

3.
谈生命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相似文献   

4.
三个菜包子     
凤凰 《少年月刊》2011,(19):34-36
他读中学了。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是他却没有住校,他愿意每天来回地奔走,他告诉母亲说这样能省钱,而且天天奔走还能锻炼身体。同时,他还向母亲保证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母亲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母亲要求他在学校吃午饭,不想让他为了吃午饭来回奔跑耽误学习。他答应了,但他却说不要钱,不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他早上把午饭带去。母亲看了看他,最终答应了。  相似文献   

5.
胡仁友 《教学月刊》2011,(11):46-48
早在6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有很多的课堂压抑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思想。他为此提出了六个解放: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  相似文献   

6.
亲尝一口菜     
他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街,他要一个小包子。母亲买了一个,他很高兴,他一口咬下去,大哭。原来,包子太热了,烫到了他。从此,他每次吃东西时,母亲总会试试温度,或者先尝一尝。他如果看到母亲没试,就不会吃。他6岁的时候,他能自己吃饭了。一次,母亲和他一起在外面玩,玩累了,也玩饿  相似文献   

7.
叶青 《成才之路》2012,(15):97-I0017
他是一个孤儿。17岁的时候,他离开舅父,开拍独立生活。对于贫穷的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可是,他试了几次,都没有如愿。一天,他又到一家五金厂应聘推销员,因为他不善言辞,公司经理问了他几个问题后没怎么考虑就拒绝了他。他知道又没有希望了,但他还是面带微笑。他微笑着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他觉得自己的手被什么扎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椅子上有一颗钉子露出了头。他看见桌子上有一条镇纸石。于是,他拿起镇纸石敲了敲钉子,然后用手摸了摸,再没什么感觉时,他才转身离去。几分钟后。公司经理派人将他追了回来.他被聘用了。他问经理为什么改变了主意,经理笑着说:“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爱心。爱,是成功的通行证。我想,你肯定会成为我们公司最出色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8.
感悟父爱     
我一出生便认识他了,注定了的,因为他是我父亲,我叫他爸爸。我对他的记忆是从他第一次打我开始的。之前,他一直在忙他的学习,从白天到晚上。他没有时间可以和我相处来尽一个当父亲的责任,他也没有给我更多机会让我留下难忘的记忆。当他终于有了一点时间,他发现我并不如他想的那样学书法,然后他打了我,在我身上留下了印记;心上,也有。上学后,我的数学基础不好,他让我遇到不懂的问题去请教他。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个叫杰姆的11岁男孩.一天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里的门铃响了。当他正要起身去开门之时.他妈妈大声叫他不要开门,但他偏偏开了。于是,他妈妈的男朋友走了进来.用手枪打死了他的妈妈。从此。不仅杰姆的哥哥姐姐责怪他害死了母亲,他的同伴也都回避他,他变得沉默寡言,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暴怒,学习更是一落千丈。到了18岁时,一个夏日的下午.他站在街头,用手枪打死了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谈生命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相似文献   

11.
见证者     
他已经死了,但他就是感觉没有死,他体味到活得好幸福的。他的躯壳已经是被晚辈们,用他遗留下来的全部生活费用,为他作最后的安逸享受。这种的享受,也是他最后的一次终身享受。他再也不会希望晚辈们为他做什么了,他已经感受到好幸福的活了一辈子。晚辈们在公墓里,为他寻找一块安静的乐土,树立了一块丰碑,正面写了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背面写了二个字:思念。他已经和许许多多的逝者一样,安息在这块清静的地方,享受"天堂"里的福。他想到小的时候,看着好多过世的人,不知葬在什么地方,有的连名字都没有。他死的知足了。  相似文献   

12.
迫风少年     
读了一篇文章《追风少年》。 一个即将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少年,因为他所代言的迪克公司正在把他的祖国变为殖民地,交涉未果后,他毅然赤脚参加比赛。赤脚,是他与迪克公司签约中的唯一破绽。但是,他在三十五公里处慢了下来,因为他的脚磨破了。他的同乡、更多的运动员追了上来,但他们都跟在他的身后——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支持他。冲线的最后一刻,他昏倒了,但,他是冠军。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个弟弟,比我小一岁半. 小时候,我真是讨厌死他了.他一出生就抢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他们眼里再也不是只有我这个宝贝女儿了.而且他老是哭,一哭就没完没了,吵死人了.后来他长大了一些,开始到处爬了,每次看他爬几下就摔倒了,我就觉得他真是没用,连走个路也不会,妈妈不在家时,我还得看好他.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趴在他的摇篮上睡着了,被他的哭声吵醒了,他趴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我拿玩具哄他都没用,干脆不理他,捂住耳朵.妈妈回来见他哭得可怜还狠狠骂了我一顿,"你怎么看你弟弟的,居然让他掉下来!"我说是他自己跑下来的,妈妈还打了我一下.我气极了,这个弟弟真是个麻烦货.  相似文献   

14.
南方,有多情的雨;北方,有粗犷的风。湘西孕育他生命的根;黑龙江喂养他艺术的魂。四十五年的生命履历,近三十载的诗歌生涯,他寻寻觅觅,他觅觅寻寻。有过稚嫩,有过单纯,布过平庸;漫长的诗之途,他的前行,他的探索也是坎坎坷坷的。但是,他情不变,他志不移,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中,他又不断地创建自己。经过一次次艺术的蝉蜕,一九八二年,他终于找到了“祖国体系”的抒情对象,他的诗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声音由粗浅变得深沉了,他的感情由直露变得含蓄了,他的语言由单调变得丰满了。他获取了诗的真生命——他有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考试     
明天,我就要退休了。我突然想起往事,想起班上有一位同学上课常心不在焉,老是对着天花板发呆,期中考,他的数学只得了15分,太奇怪了,全班就只有他不及格,而且分数如此之差。有一天放学以后,我请他和我谈天,这小子一问三不知,对他的成绩大幅滑落,他讲不出任何理由。我觉得他不用功,因此就威胁他,说要找他的家长谈谈。这位学生一听,立刻紧张了起来,他说他的父亲早去世了,当时他只有5岁,母亲改嫁后去了美国,他一个人和他祖母一起住,经济情形很好,可是祖母年纪大了,连国语都不太会讲,也不认识字,如果她知道了他功课不好,一定会非常伤心的。这位同…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死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了,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  相似文献   

17.
    
<正>他永远记得那年夏天的冰棍,很甜,甜得他至今难以忘怀。那年夏天,他8岁。8岁的他,不算矮了。他随母亲一起去外婆家,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很挤,好几个人都堵在车门口。他随母亲一起上了车,两块钱的车费,母亲投了她自己的两枚硬币,本来他也想投币的,他早已到了该买票的身高。妈妈却用身体挡住了驾驶员能看向他的视线,然后示意他不用投  相似文献   

18.
乞丐     
哈杰·厄斯金长得非常英俊潇洒,人们都很喜爱他。他从来不说别人的坏话。但是他不太聪敏,而且一直是个穷光蛋。他不断地变换工作:他一度在证券所工作过,但只维持了半年;他贩卖茶叶的时间超过了半年,但是很快就厌倦了卖茶叶;之后,他又尝试了经营雪利酒,可又失败了。最后他干脆放弃了所有的工作,仅以他大姨每年给他的两百英镑糊口。现在,他爱上了退役陆军上  相似文献   

19.
母亲手记     
一、运动孩子三个月了。三个月的孩子已经显得志得意满,踌蹰满志了。每天醒来,他总是急切地用目光寻找我。看见我,他灿然一笑。我走到他的小床边,亲吻他,用语言向他问好。他显然并不是听不懂,因为他的全部表情都在回应我,而且笑得更加灿烂了。我为他换上干爽的褥子,喂了他一点水,就让他重新躺到小床上去。  相似文献   

20.
不认识     
这件事是我的一位老同事说给我的,他已经退休了. 那次聊天,我说到他"桃李满天下"时,他笑了,不加掩饰的勉强,比哭还难看.他给我说了一件事,听罢我也换上了他的那种表情. 他说他曾经坐公交车,上去时过道上已经站着几个人了,根本没空座儿.他也站着,过了一两站吧,或许是看见他一把年纪抓着扶手摇摇晃晃,旁边一个小青年站了起来,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