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忆莱辛     
多丽斯·莱辛是战后英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从1950年发表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到最新出版的《裂缝》,她共创作长篇小说二十余部。本文意在梳理莱辛创作生涯的四个时期,并着重关注她作为公认的女性主义作家在文学评论界引起的反响,以及莱辛本人对于作品中女性相关话题的见解。最后,总结归纳国内外对莱辛小说的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2.
多丽丝·莱辛既是英国著名作家,也是女性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她以其悲悯的情怀、多角度的眼界在其生涯中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叙事作品。站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上看其作品,我们能够从中窥见多丽丝·莱辛对于种族、性别、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反思,这种思考具有极强的社会学意义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作家们关注农民工生活,写出了大量农民工题材作品的同时,也出现了模式化的创作倾向,如农民工形象的模式化、小说情节的模式化和作家视角的模式化。这些模式化的创作倾向,阻碍了作家对农民工进城复杂性的深入探讨,限制了该类题材小说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题材和人物形象为切入口,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坐标点,描述新疆20世纪50至7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发展历程,总结其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5.
多丽丝·莱辛一生笔耕不辍,其作品题材与风格十分广泛,并在各个时期创作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主题始终贯穿,那就是人道主义精神:从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种族、性别、阶级压迫,到倡导正视差异、家庭成员平等和关爱,再到呼吁老年人应享与他人同等权利和自由。莱辛用她的文学书写传达了人道主义精神之精髓。  相似文献   

6.
家庭家族类题材长篇小说的流变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着小说创造主体深切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心态,揭示了封建社会后期整个社会处于没落状态的悲凉的时代氛围。深入剖析那个时代的作品中的人物和创造这些作品的作家,把握明清家族家庭长篇小说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何申是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何申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对其创作的三大影响 :对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对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及反映生活的深度方面的影响、对作品语言的影响 ,阐述何申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与他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莱辛写过众多题材作品,其作品较为关注边缘人,老年群体就是莱辛描写较多的对象。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落寞的夕阳正是对老年妇女最为形象的描述。莱辛缩写《老妇与猫》以及《又来了,爱情》贴切描述中老年妇女情感困惑以及生存现状,以此带动社会给予中老年妇女更多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9.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重要作家;2000年之后莱辛受到国内学者重视。全面梳理2000年以来莱辛在中国的研究,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作品译介的相继出现、评述论文的逐年增长及研究专著的先后出版。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应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对莱辛科幻小说及短篇小说研究,重视莱辛与其它作家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聪 《考试周刊》2009,(43):29-31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以其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本文拟从莱辛不同创作时期的众多代表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揭示女性在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表现出的极强自我意识。随着“性解放”的进一步发展,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深度和影响力也得以增强。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当代社会下的男女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萧红《商市街》是回忆性题材,是经过时间的过滤和作者情感的沉淀以后创作的,与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心境有关。作品表现的情绪显示了作家家庭情感的危机,是萧红对自我的审视,也是与萧军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白先勇的同性恋题材小说创作一直贯穿他文学创作的始终,其中每一篇作品都凝聚着白先勇的心血。试通过对白先勇部分同性恋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同性恋者和家庭、社会、他人以及他们自身之间的关系入手,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展现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巴金家庭题材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从离家到归家"的过程。这种观点认为,在巴金前期的这类作品中,"家庭"是封建专制的象征,它是青年叛逆者要挣脱的牢笼;而在其后期创作中,则呈现了"家"中蕴含的脉脉温情,表达了作家对"家"的认同。这种对家庭中美好情感的怀念在巴金的前期代表作《家》中就已现端倪,即使在青年巴金的心底,依然有着对"家"的眷顾,这构成了与其后期家庭题材小说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刘思宁 《文教资料》2013,(35):124-125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对社会政治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以及独立强烈的女性意识都对其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莱辛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其作为女性所固有的独特视角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而这些因素也确实深刻影响了莱辛的小说创作.在其以非洲为背景的小说作品中,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正确平等自由的社会政治作为两大重要主题结合出现,给予了读者深刻而富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5.
对女性文学的界定一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所有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包括男性作家有关妇女题材的创作。二是女性作家的全部作品,包含女性作家妇女题材以外的创作。三是女性作家描写女性问题的作品。笔者似乎更认同于第三种观点,本文拟以张洁的“女性系列篇”为研究对象.就她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她们的命运遭际和爱情婚姻等方面的内容作一浅要分析。发展至今的人类文明社会,不论它的社会形态如何,总是无形或有形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社会准则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发达,悄悄崛起了向男性为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昭通青年作家杨恩智的第一部散文作品集《被风吹净的村路》的文本细读,从作品集中的主要题材,表现风格挖掘作家内在的创作心理机制,分析童年经验在作家创作中的作用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并进而评价杨恩智的散文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东西、鬼子两位作家的小说作品进行比较,讨论了两位作家的创作倾向、题材兴趣、作品思想内涵和创作艺术特征等问题,提出“东西调侃生活,鬼子深掘人性”的评价观点,并对《我们的父亲》、《瓦城上空的麦田》等作品作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有关“性爱”题材的学创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问题是,一方面创作量泛滥,另一方面作品质量却值得怀疑。本探讨作家的性爱道德观问题,并不只局限于当下。而是纵向考察了这一道德现的发展变化,并非面面俱到,只在有所心得。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同性恋题材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题材的作品中,白先勇认为同性恋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人性的一部分;并呼吁社会给予理解和接纳,其作品表现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0.
1.文学创作之所以要用形象思维主要是因为  ①文学有特殊的反映对象 ②文学有特殊的反映生活的方式 ③文学有特殊的表现工具 ④文学有特殊的表现手法 ⑤文学作品的内容有特殊的表现形式2.文学作品的客观思想意义与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 存在着不一致性,其具体表现是  ①作品的客观思想意义大于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 ②作品的客观思想意义小于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 ③作品的客观思想意义违背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 ④作品的客观思想意义与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 无关 ⑤作品的客观思想意义是对作家主观创作意图 的否定3.素材是题材的  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