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创建开放交流的大环境和营造安全科学的小环境两个角度,探讨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改进方案。实验室平台通过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研究生开放,以及加强每个科研团队之间交流合作,创造一个和谐的大环境;同时从细节出发,规范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和完善人员管理两方面,探讨如何营造安全科学的实验室小环境,以完善实验室管理、促进专业发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
为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精神,中国科学院决定在若干科学前沿和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学科领域,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分期分批地向全国开放,部分有条件的将向国外开放.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9,(3):265-279
为了更好地为全国科学工作者创造条件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从1985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院已先后分批对国内外开放了65个研究实验室(所).现将1988年及最近开放的26个研究实验室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开放科学已达成全球共识,全球开放科学治理需要中国。为把握发展机遇,文章调研分析全球开放科学发展态势及其对科学界的影响,基于我国开放科学实践案例,阐述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现状与挑战。据此设计我国开放科学路线图,以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开放科学政策为关键抓手,提出推进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知识的开放与披露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R&D人员对创新知识的可占有性存在两种可替代性的策略:开放科学或保密.全球化开放创新时代,R&D人员通常会采取开放科学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基于这种观点,本研究对开放科学技术政策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解释,并从“科学-商业”二元价值维度提出三种类型的开放科学行为,并深入探讨了开放科学技术政策建构的三大基本逻辑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
开放科学蓬勃发展,推动着全球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开放科学治理旨在逐步加大科技进步过程的透明性和全球参与度,确保全球范围的低成本开放,加快成果的全球传播和共享,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随着开放科学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一系列挑战逐渐涌现。通过对开放科学治理框架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梳理治理逻辑,明确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将有效推进我国开放科学治理体系构建,加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助力我国于2040—2050年成为全球知识共同体的“领航人”之一,推动我国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于2006年7月26日由科技部发文批准建设。实验室凝聚了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研究领域的精华力量,是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运行的实体化实验室。2008年5月,实验室在全国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8年6月26日,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相似文献   

8.
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与社会交换的产物.科学体制化的历程是科学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寻找能有效、协调与社会交换的科学组织、研究机构型武的过程.纵观科学体制化的历程,从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国的科学院,到德国的大学,再到美国的大学、工业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科学与社会的交换变得越来越灵活和广泛,越来越多样化和协调.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7,(3):251-266
我院继1985年8月正式宣布第一批开放实验室(所)之后,经一年多的积极筹备和全国同行专家评议,今年8月又决定开放第二批实验室。这批实验室共21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本刊将陆续介绍这些实验室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以及现阶段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着重从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就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科学数据开放获取政策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数据的开放获取日益成为科学交流的新趋势.美国、英国以及众多国际组织与研究机构都就科学数据开放获取问题,积极建立政策保障与管理机制,并在政策指导下广泛推行相关服务与实践.其政策举措主要围绕科学数据交流渠道各环节,集中体现在数据开放资助、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合法保护、数据保存以及数据共享利用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南大学校级示范实验室兽医科学实验室的实际出发,从研究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硷面实现实验室开放以扩大创新型人才培养数量和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创新意识三方面思考来构建兽医科学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创新体系,以此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开放科学已经上升到全球战略层面。开放科学政策将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加速器”作用。当前我国在开放获取政策、开放科学基础设施政策等制定与支持仍显不足。我国开放科学政策的现实需求来自我国正在形成的开放创新科研场景,长期需求来自开放创新生态的构建。文章研究提出符合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的开放科学政策体系,提出适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的政策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动开放科学,开放数据成为开放科学的重要组成。开放数据基础设施由物理实体和虚拟系统组成,是支撑开放数据和满足不同领域数据应用需求的基础,其发展是信息技术演进的客观过程。文章分析了开放数据基础设施的要素,阐明了开放数据基础设施对促进开放科学实施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分析了我国开放数据基础设施的现状,针对我国开放数据基础设施存在的不足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放科学是创新者对知识的开放披露行为,它可以促进知识的开放与共享,有利于提高创新的社会福利。开放科学行为普遍存在于学术与产业部门,它具有"科学-商业"二元价值观。基于这种观点,本研究对科学家开放科学的动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构建了"职业-产权-地位-经济"四维动机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两部门883名科学家的实证测量,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找出了两部门科学家开放科学动机的差异性,并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深地科学实验涉及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深部岩体力学等多个学科的重大前沿领域。深部地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是进行这些研究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并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深地实验室可提供许多精确实验要求的极低宇宙线本底环境和极低背景噪声环境,以及地下工程、深地资源开发等领域研究要求的高地应力、高地温、高渗透压等深地极端条件的环境。近年来国际上深地实验室的发展十分迅速,并不断向越来越深的地下发展。我国四川省的锦屏山隧道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建设大型深地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理想场所。我们应当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国家深地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国际开放,争取实现我国深地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模式在系统性构建方面仍然存在部分薄弱环节,对各类科技计划产生的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工作造成阻碍,且目前学界对科学数据共享生态系统的研究尚较为匮乏。因此,从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分析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生态系统的具体内涵,根据相关机构、相关人员、政策法规、数据对象和基础设施等系统要素构成,分析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生态系统特征,发现其呈现全要素整体性、全流程协同性、全时空开放性和全制度调控性的特征;并通过梳理发达国家有关研究资助机构对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的主要政策和经验做法,分析指出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生态系统仍未全面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数据汇交工作,各有关机构尚未制定符合自身要求和特点的、专门的科学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办法,也尚未全面建立数据管理计划提交制度,此外还存在未全面开展科学数据的可信认证工作等问题。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优化我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生态系统对策,包括强化全面开展科学数据汇交、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前端控制以及构建自主可控的科学数据可信认证标准等。  相似文献   

18.
张学文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3,31(3):368-376,406
开放科学是对知识的开放披露行为,对产业创新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开放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制度原理、机理与路径,并对美国的34类制造型产业进行了实证测量,验证了开放科学对产业创新的八大影响路径,通过因子分析将八大路径分为了开放科学I和II两大类别,按照产业创新对开放科学的依赖程度,通过聚类分析将34类产业划分为了四大类型,总结出了开放科学影响产业创新的一般规律,并提出几点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开放科学确立了一种可重现、透明、共享和合作的科学研究新范式。对于全球科技期刊而言,开放科学本质上带来了学术交流模式的变革。文章简要梳理开放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开放科学给全球科技期刊带来的主要挑战,总结全球科技期刊在应对开放科学挑战时采取的一些新举措,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在开放科学环境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从制定教学计划、结合教学改革、利用实验室开放和第二课堂、狠抓实践教学环节和改革考核机制等方面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从而为地方高校培养更多创新实践型人才。目前地方高校的在校学生占全国总数的绝大部分,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国家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在各地方高校中大多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专业是由多门学科(例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