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花丽 《考试周刊》2012,(77):146-148
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此类问题的综合性强,往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追及问题的解题方法较多.题目常常可以一题多解,从而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追及”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常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这类问题是运动学中较难的问题,在考察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3.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常常涉及的两类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这类问题中关键的条件是: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  相似文献   

4.
"追及"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常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这类问题是运动学中较难的问题,在考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能力方面有较高要求,高考中时有涉及.  相似文献   

5.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主要研究同向追及问题,同向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追股问题中的相撞问题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王志刚 《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46-46,52
“追及”是运动学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常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这类问题是运动学中较难的问题,在考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能力方面有较高要求,高考中时有涉及。  相似文献   

7.
"追及"是运动学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常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追及问题"是对研究单个物体(或质点)运动的延续和拓展,这类问题常涉及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或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相关运动.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追及问题主要研究同向追及问题,同向追及问题的特征是两个运动物体同时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追及问题中的相撞问题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该类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是能力考查不可或缺的命题素材,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分析该类问题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物体的运动过程总与时间的延续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相对应),要求我们必须理解掌握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多种多样,讨论这类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运动学中的规律和公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追及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  相似文献   

11.
本部分内容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并且是运动中比较简单的形式——直线运动.而高中研究的直线运动中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本专题高考常考的题型1.通过图象法和运动学公式法结合分析物体的运动;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3.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运动学中,经常碰到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追及问题,许多同学在分析这类问题时往往只考虑追及时两物体的距离关系而忽略其它一些问题,从而造成误解,下面就此问题作一下剖析:  相似文献   

13.
运动学中的临界问题,大多出现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此类问题的基本特点总结如下。 (1)在追及和相遇问题中,当追及物与被追及物相遇时,两物体必然位于同一位置,即位置坐标相同所以它们的位移与开始时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有了确定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14.
温玉泉 《中学文科》2009,(11):92-92,118
运动学问题是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常与动力学、功能原理、电磁学问题综合在一起考查.运动学的规律公式多,题型也多.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1.有连续相等时间的打点计时器纸带运动类问题;2.有两个物体的广义追及或相遇类问题;3.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多变的运动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以期引导学生掌握对同类问题的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非常典型的运动类型,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所以它是运动学中教学难点之一,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追及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较为综合且有实践意义的一类习题,它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每个物体的运动规律又不尽相同.对此类问题的求解,除了要透彻理解基本物理概念,熟练运用运动学公式外,还应仔细审题,挖掘题文中隐含着的重要条件,并尽可能地画出草图以帮助分析,确认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关系、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借助于v—t图象和x—t来分析和求解往往可使解题过程简捷明了。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解题中,若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运动物体时,其“速度相等”往往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性条件.而这个条件往往是隐含在问题中的,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浅见.在追及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条件,例如: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恰好能够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为:当追及者恰好追上被追及者时,两者速度相等,即追及者速度大于被追及者速度时,能追上,反之则追不上.再如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追上之前两者间距离最大的条件为:追及者的…  相似文献   

18.
运动学是动力学的基础,在每年的高考中都要对运动学的概念和规律进行考查,追及和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一类典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对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有较高要求.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STS”(“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的简称)气息越发浓厚,现就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STS现象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追及问题中,由于涉及多个物体的多个运动过程,往往使得同学们因物理情景分析不清或找不到对应的几何关系而感到无从下手。如果能够选用合适的参考系,建立正确的分析思路,将可以使得此类问题的解决变得简单易行。求解两物体的追及类问题可以选用的参考系有两种:(1)选地面为参考系,运动学各公式中的物理量都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2)选其中一个运动物体为新的参考系,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不动,将问题转化成  相似文献   

20.
在追及问题中.速度相等往往是判断能否追上的临界条件.似在双刹车问题中,若速度相等时后方物体没有追上二前方物体.也不能确定之后能否追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