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盲者说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目:“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相似文献   

2.
张晓风,生于1941年,是台湾十大散家之一。诗人余光中评价她的散“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她述颇丰,除了散,还创作了不少小说、剧本和杂。其笔洒脱而简洁,感情深沉而细腻。语言含蓄而优雅。  相似文献   

3.
自然与人为     
姜红 《现代语文》2004,(12):13-13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咸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日:“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  相似文献   

4.
早在1959年,数学大师华罗庚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精彩地描述了数学的各种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而有关分式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下面以例说明。一、有风无风。哪种情况更快  相似文献   

5.
诸葛玄之死地问题关涉诸葛亮少年时代之成长经历及汉末之形势,颇重要。而陈寿以未见《献帝春秋》之故,于诸葛玄之死地问题,即无正确之认识。后世学者无不受此影响,故问题近二千年而不能决。本文重新审视《献帝春秋》之价值,结合其他材料,确定诸葛玄之死地在西城(今江西高安)。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管理的几点思考湖南省遵县一中彭湘云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写的《体育之研究》中就讲了德、智、体三者的关系,他说:“儿童及年入小学,小学之时宜专注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  相似文献   

7.
《甘肃教育》2014,(24):F0003-F0003
黄河之滨,安宁之畔。百年沧桑,恬静优雅,创办于1915年的刘家堡小学在420名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正勇立教育发展的潮头鼓帆奋进。一种教育观。《庄子·无道》曰:“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相似文献   

8.
由于材料的缺乏,曹雪芹生卒年之考证成了红学中的一大难点。关于其生年与卒年,均有多种说法。但具推定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从卒年推出生年,因其所依据的材料中“享年”是不确定的,故其卒年之结论也不可靠。而从脂批入手直接推定其生年和卒年,则可避免这种尴尬。用这种方法推定的结论既可靠,又可解决诸家说法之种种矛盾,或许可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莉 《语文知识》2006,(3):35-35
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率叛军攻入长安,玄宗逃往四川,大诗人王维因没来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后,安禄山将他拘于洛阳菩提寺,不管他答应不答应,硬委之以伪职。无奈之下,王维当了安禄山的给事中。叛乱分子为了庆祝胜利,让梨园弟子在凝碧池奏乐。王维闻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相似文献   

10.
孔尚任之传奇《桃花扇》缘何以“桃花扇”为题?作者自谓:“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相似文献   

11.
1936年,大江之滨,嘉陵之津,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建了重庆南开中学。从此,“因为卓越,所以南开”这八个字便与这著名的学府如影随形,如伴而行。这凝炼的简缩语,含有无穷的意蕴……  相似文献   

12.
原文: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相似文献   

13.
周远喜 《新作文》2004,(9):30-30,39
仿佛是不经意间,2000年、2001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2003年、2004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已呈“干树万树梨花开”之势,且呈不断花样翻新之势。究其原因,一是中考“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弘扬个性为学生创新指明了方向.而不少中考文体创新指导类的文章又给学生文体创新提供了训练上的保  相似文献   

14.
仿佛是不经意间.2000年、2001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而2003年、2004年,中考作文文体上的创新已呈“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态,且有不断花样翻新之势。究其原因,一是中考“考试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弘扬个性.为学生创新指明了方向,而不少中考文体创新指导类的文章又  相似文献   

15.
期待参与     
《学前教育》2004,(1):1-1,4
依照期刊出版的惯例,每年的岁末岁首之交,都颇不平静。琐屑的工作待归总,一年的彩头要掀开,有什么办法,套用新新人类的说法,到“派成绩单”的时候了嘛!尽管如此,2003年之末,还是有些不同。理由很充足,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回收了干余名读者用心填写的问卷,朋友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和透过纸背喷涌而  相似文献   

16.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提出了尊道贵德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笔者认为这是老子和平思想的总纲。过去学术界都从纯理论角度,分析尊道贵德在宇宙论、人生论方面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道家对宇宙与人生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与人二者辩证统一的思想,但又落实于“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不仅阐明了道与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揭示了“德”是基于自然而落实到“和平”。下文继之作了解释:“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相似文献   

17.
面对巫蛊之祸所上演的父子交兵、骨肉相残的惨剧,司马迁会为戾太子的无辜罹难而感慨叹息,也会为好友任安、田仁的悲剧而心伤神摧,但若说戾太子之死使他深感拨乱反正无望,便通过《报任安书》向汉武帝宣战而慷慨赴死,则是不符合司马迁思想实际的。对巫蛊一案史实的全面把握,对司马迁与戾太子之关系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报任安书》的认真解读,是认识司马迁卒年问题不可或缺的思想前提。袁传璋先生所谓《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十一月,所谓司马迁暴卒于征和二年季冬,卖属臆测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1936年,大江之滨,嘉陵之津,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芩先生创建了重庆南开中学。从此,“因为卓越,所以南开”这八个字便与这著名的学府如影随形,相伴而行,这凝炼的简结语,含有无穷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改变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蔡元培先生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因重视数学而列数学系为第一系。1959年5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不有的重要贡献。数学中的很多理论和结构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发挥了连它们的创造者也意想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7,(3):1-1,15
万章问日:“或日:‘百里奚自鬻①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②秦穆公。’信乎?”孟子日:“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