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12册第21课,讲的是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悉心指导的事情。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两位老师在执教“你觉得福楼拜是个怎样的学生”这一环节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常丽风 《小学生》2010,(7):23-23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福楼拜首先教莫泊桑的不是什么“秘诀”,而是要他学会观察,学会从细微之处抓住事物的特点。有一次,他俩在街上步行,迎面来了一辆牛车,福楼拜让莫泊桑以牛车为对象,写出七篇内容各不相同的散文来。福楼拜见莫泊桑很为难,  相似文献   

3.
莫泊桑是法国有名的作家,他在未成名前,曾经向当时最有名的小说家福楼拜请教写作的方法。福楼拜叫他到街头观察一百个人,写出他们的神情、相貌,并揣测他们的行为、举止背后的成因,或猜测他们的想法,做成纪录。莫泊桑照做了,后来他有许多领悟,观察所得,便成了他日后写小说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请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  相似文献   

5.
一、感悟其多面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一事、每一物、每一人又有其多面性、立体性,因此,我们在观察、感悟时,一定要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个道理。据说,莫泊桑早年向福楼拜学习写作时,福楼拜要求莫泊桑以《牛车》为题写七篇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于是福楼拜对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与饱着肚子走平路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也不难。”…  相似文献   

6.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字劳动者"。他的作品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语言准确凝练,鲜明生动。 有一个小故事,很耐人寻味。一天,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的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一样.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种好三块"源"地,丰富习作素材,奠定扎实的习作基础,学生就可能写出好文章. 一、训练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 教过《莫泊桑拜师》一文的老师都知道,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在他写作的成功过程中,福楼拜对他起到很大的作用,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观察"的方法独树一帜,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02,(Z1)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形象地揭示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里昂中学,他的老师布耶是当时著名的巴那斯派诗人。布耶发现莫泊桑颇有文学才能,就把他介绍给福楼拜。福楼拜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当时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看了看莫泊桑的作品,冷冷地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你有某些聪明。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封(法国作家)的说法,才气就是坚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莫泊桑点点头,把福楼拜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福楼拜想考一考莫泊桑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功底。一天,福楼拜带莫泊桑去看一家杂货铺,回来后要他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货物必须是杂货铺的货物,所写的事物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所写的动作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  相似文献   

9.
李琪 《家教世界》2009,(3):40-40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推荐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  相似文献   

10.
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在教莫泊桑学习写作时, 首先要求莫泊桑从观察生活人手。他对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有一次,他要求莫泊桑以迎面而来的一辆牛车为题材,写几篇各不相同的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福楼拜就开导他: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饭,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岗和吃饱后走崎岖的路,神情也不一样。如果能细致地观察到这些不同的情况,就能写出好多篇各不相同的文章。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细心观察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并不难,在日常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舅父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让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  相似文献   

12.
和往常一样,伴随着清脆悦耳的上课铃声,我步入课堂,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今天,我将要和孩子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就拜福楼拜为师,并得到福楼拜的悉心指导,最后写出了许多世界名著的事。学生齐读课  相似文献   

13.
第一册●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曾以眼前经过的一辆牛车为题,让莫泊桑写出七篇不同的散文来。并启发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就是写出一百篇散文也不困难。”●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  相似文献   

14.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菩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文中福楼拜的三次谈话使我深受启发。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深感学生十分怕写作文的现象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即便是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也很少学生能写出条理清楚、能表达真情实感、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重点部分不突出,  相似文献   

15.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拜了一位老师,是当时十分有名的大作家——福楼拜。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口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16.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课文,主要是写莫泊桑三次拜师与福楼拜的悉心指导。文中最重要的是福楼拜说的三句话。也正是这三句话使我们深受启发。学生为什么就写不出条理清晰、表达真实而又令人赏心悦目的习作呢?从《莫泊桑拜师》中,我们找到了答案。一、合理运用观察方法,将素描运用到写作当中  相似文献   

17.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就内容上来说,是莫泊桑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拜福楼拜为师,三次向他求教,最后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我在自己研读了课文之后.觉得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莫泊桑拜师。前后三次求教的经过外;还应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如“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善于表达”及“画家的手法”等。思考之一:课时划分要合理初次备课时,总在思考着应该把莫泊桑三次求教的经过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以一开始想从课题人手,以“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求教,每次为什么而去”这个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明白福楼拜三次都是在指导莫泊桑“观察”。确定这个主问题之后,想引导学生从福楼拜的语言中去体会,设计了你从“福楼拜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的问题。想让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第一次请教,感悟“坚持观察”;第二次请教,感悟“仔细观察”;第三次请教,感悟“善于观察”。可是自认为以“观察”去统领教学的我忽略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时的划分。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就只要解决字词吗?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把三次求教过程全放在第二课时的话,第一课时也就只要让学生读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就可以了。思之再三,决定遵从课文内容,遵从学生学习实际来合理划分。想清楚了这点,我就重新定位教学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第二课时以“第二、第三次求教”作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访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舅父想请福楼拜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一文主要通过莫泊桑与福楼拜的三次对话来表现人物思想,展示人物性格。仔细研读,我们可以领略到文中的问答艺术。  相似文献   

20.
莫泊桑年青的时候,常常到像父亲一样爱护他、关心他的著名作家福楼拜家里,听福楼拜讲述写作问题。闲下来时,他们就到小屋前的湖边钓鱼。一天,莫泊桑和福楼拜很早就来到了湖边。莫泊桑把银白色小饵食穿在鱼钩上掷往湖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激起阵阵多彩的涟漪,水波荡漾起圈圈银光。不一会儿,莫泊桑的鱼竿就被水下有力地牵动着,莫泊桑明白有鱼上钩了。福楼拜在旁赞赏地看着莫泊桑敏捷地沿着湖边收钩,并把那条鱼提出了水面,在树荫下隐约可见鱼鳃还在扇动呢。莫泊桑认为这条鱼能做一盘不错的菜。福楼拜看看怀表,发现离约定回家的时间还很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