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6月29日-7月1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成立30年庆典活动、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成立30年庆典活动 2012年6月29日上午,来自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办以及主办方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40多名影视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影视学会成立30年的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3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青年研究会(以下简称“青研会”)成立大会在福建武夷山隆重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50多位青年影视学者齐聚一堂,参加并亲身见证了青年影视学者自己的学术组织的成立,并奉献了一届生动而精彩的(首届)中国影视青年论坛.此次大会与论坛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3.
1996年,台湾当局宣布与大陆影视相关的开放政策,包含大陆影视节目在台湾电视台播出、发布两岸合拍剧的限制名额等规定.大陆电视剧公开在台湾电视频道播映至今,已经迈入第20年.回顾两岸传播交流史,不难发现政治意识的对峙是阻碍两岸影视交流的主要因素.而今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影视产业逐渐转向两岸互利的商业导向,影视产业所产制的文化商品,成了促进两岸人民相互理解的媒介载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区分两类影视语言并分别界定其概念入手,集中分析与影视艺术相结合从而被影视艺术化的日常语言所具有的影视艺术性,指出影视语言在具有一切艺术普遍具有的虚拟创造性的同时又具有了影视艺术所特有的声画艺术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语言、虚拟、变形这三个角度分别将影视的人声划分为有台词人声与无台词人声、真实人声与虚拟人声、自然人声与变形人声这六个类别,以进一步阐述影视艺术语言的具体特点,同时描述了影视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时至今日,影视教育的研究已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界所关心的教育问题。为了引起社会各界对影视教育的关注,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借助中国知网这一调研平台,对2011年以前的学术论文进行抽样检索,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影视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靖 《新闻传播》2009,(11):103-103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给传统影视艺术形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新手法、新样式。在这场影视艺术的革命性变革中影视从业者所遭受的冲击是最大的。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中给影视从业者所带来影响与挑战.并就影视从业者如何应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1-23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第四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暨第四届“学会奖”、首届中国影视“学院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南方电视台协办。国家教育部、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相关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到会祝贺并颁奖,国内外近百所高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20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播》2017,(11):169-169
2017年10月14-15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来自中广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领导,来自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的5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化'与'后全球化':中国影视的进程与前景"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共收到论文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 11月 2 6至 2 8日 ,为期三天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学会奖”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影视顶尖学者的前沿探索 中外影视学界的高峰聚会”为宗旨和目标 ,积极为海内外影视顶尖学者搭建大规模、高规格、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为全国高校影视教育工作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学术交流桥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南非、新加坡、马来西亚、葡萄牙等国家的专家、学者 ,全国近百所高等院校的 15 0余位影视学者 ,以及中国…  相似文献   

10.
红色影视是近二十年来十分热门的文化主题。深入分析红色影视研究现状,对红色影视研究知识进行挖掘与利用,对传承红色历史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也给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提供了有益的思考。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通过关键词检索2000年至2022年间所刊载的研究性论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通过知识图谱,对中国近二十年来红色影视研究热点、前沿、趋势进行分析。此研究积累诸多该领域的成果和热点,可以看到该研究领域存在研究范围较狭窄、内容未系统化等问题。对今后更好地把握红色影视研究领域的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能不能称为艺术,电影、电视能不能合称“影视”,长期以来一直在业界存有争议。对此本文提出“影视是艺术”的判断,并且论证了这个判断的成立是由影视共用的一套符号系统所决定的。本文提出“符号”是各门类艺术的基本通性,影视艺术所具备的符号性具有多元化、复杂化、通感化、隐喻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互联网+影视"热潮的兴起,游戏、网络文学等原创IP影视化改编成为热门,本文从原创IP影视化产业链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现有IP影视市场改编过程所暴露的问题。以改编相对成功的《陈情令》为例,分析其成功原因,提出国产IP影视化成功改编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影视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受众掌握选择、鉴别、欣赏和分析解构影视艺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从而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影视艺术传媒资源。影视艺术素养教育正随着社会急剧转型,从纯艺术的领域向相关领域拓展、变化。但是,我国影视艺术素养教育的发展尚缺少学科支持,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影视艺术素养教育涉及影视传播学、影视文化学、影视经济学、影视管理学等许多领域,这些都应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一个背离现实走向的方案──与《影视录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研究》商榷《影视录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研究》(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是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它所设计的使影视录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具体办法,尽管对实际工作并未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08,(4)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高等院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两个主要基地之一。建校三十年来,学院为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电台、影视制作等传媒行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北省10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大学生的网络影视欣赏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网络影视欣赏存在欣赏渠道狭窄、欣赏品位较低、网络影视资源缺乏、网络播放工具功能欠缺等问题,建议通过拓宽网络影视欣赏渠道、提高高校影视教育质量、丰富网络影视资源、完善网络播放工具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倪莉 《传媒》2021,(10)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影视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融媒体为影视行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数字影视的稳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数字影视产业的发展应充分把握机会,洞察数字技术的变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传播效果.由秦宗财所著的《融媒时代我国数字影视传播与产业研究》一书,将重点放在数字影视产业上,探讨融媒体时代数字影视发展的实质和特点,预测数字影视的发展效益和实现路径,提供数字影视传播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专业的影视评论是对影视作品能够产生直接或重大影响的评论,而这些评论是非专业人士即大众所不熟悉的。本文以影片《赵氏孤儿》的影评为例,就影视评论的专业和非专业、影视评论的专业性要求、影视评论的依据和角度,以及影视评论写作方法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影评爱好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运用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记录中国秦岭山脉深处农村婚嫁习俗的纪录片《婚事》,解读其所蕴含的影视人类学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手法,以及充满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的一批从事影视教育的专家、教授发起组织的国家一级学会.三十年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在历任会长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启了新时期高等院校影视师资的培训、影视学术的交流和影视学术活动的开展.三十年来,学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影视传媒文化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学术研究成果,并为影视业界提供了大量社会服务,成为推动中国影视教育发展壮大的重要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