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与作文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目前,活动与作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只重视活动的生动活泼,而忽略了切实有效的作文训练;有的只为了写作而让活动流于形式。笔吝认为:应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切实有效的作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目前农村初中生作文教学中存在为检查而作文,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学校量化管理制度和主管部门对作文教学工作督导的误导,是教师对作文活动本质的偏颇认识,误导了学生的作文行为,从而把富有情趣、充满生机活力的作文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结果竟然扼杀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扼杀了作文本身的魅力。本文从作文活动的本质出发,提出新的交流与评价的作文活动模式,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的自觉性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全 《西宁教研》2001,(5):28-28
学生作文,常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烦恼。或为审题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突破口而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或为思路狭窄,千人一面,人云亦云,没有新意而兴叹。那么怎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人们创造性地运用语 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个人 的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的一种 活动。它始终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参 与。因此,作文教学应着眼于思维 能力的培养。 情境作文,培养想像思维 情境作文是指创设某种情 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凭借已有的 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去构思文章。 我拟过这样一道作文题:一位待  相似文献   

6.
洪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1,(17):179-18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将作文教学贯穿于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让课堂阅读教学与作文同行,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初中学生的负担,让他们不再为写作文而烦恼,从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对其进行心理障碍的排除。其实,学生的作文过程,一方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作技巧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心理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内外矛盾的不平衡作用,学生一定会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必然会产生某种消极影响。所以,排除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8.
我们提倡自主作文、自由作文,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到作文是生活的一种需要,这是还作文教学以本来的面目。而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最好的组织作文教学活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习作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活动作文"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体现了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现代作文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体验性活动这一学习方式,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以通过活动产生丰富的体验为其重要目的之一。体验性活动也正因其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体验而在作文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话题、促成学生真实自由表达的作用。作文教学中体验性活动要关注趣味性、参与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作文恐惧症”。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来。"可以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不是意味着学生作文训练的结束,而应把它当作另一种开始,成功的修改有时能给一篇作文以"新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传统的作文评改,只注重教师活动,忽视了学生活动,教师当主演,学生当观众,整个过程显得苍白、静态、死板、低  相似文献   

13.
体验性活动这一学习方式,强调以活动为中心,以通过活动产生丰富的体验为其重要目的之一。体验性活动也正因其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体验而在作文教学中具有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的话题、促成学生真实自由表达的作用。作文教学中体验·t#-活动要关注趣味性、参与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4.
赖静 《师道》2011,(5):34-34
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而学生在作文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作文教学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人的思维活动是写作的核心。作文是最能表现学生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方法、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和新课标精神的逐步推进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对作文教学是有益的补充,而作文课堂教学却面临瓶颈.笔者针对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课堂教学关系进行了调查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的心理过程,是学生力求投入写作活动的一种思想倾向。教师在作文教学上,首先必须像大夫把脉一样,善于把握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唤起他们写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活动,儿童生命的需要;作文,儿童情感的表达。探寻活动与作文的密码,把作文教学融入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为阵地,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创造性指导他们用文字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受,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增加学生的真实体验,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作文课上得有情有趣,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18.
申正秋 《现代语文》2009,(11):120-121
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非常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力。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变量,特别是在中学作文课堂教学中,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首先,它能够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在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中,兴趣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王月琴 《生活教育》2012,(12):57-59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情绪的反应,它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小学生学习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从兴趣出发。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思考,乐于参与到作文的教学活动中去,想象力也会不断丰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微型”二字,主要是想强调这里所组织的作文活动的“小”,“小“到信手拈来,“小”到片刻结束,“小”到现学现卖,“小”到须臾间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切切实实,刻骨铭心的体验与感受.笔者联系实际,聚焦课堂,把握“微型活动作文”思想内涵,找寻“微型活动作文”的深层特性,并就“微型活动作文”提出自己的思考,力求让作文因微型活动而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