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新课标都规定,高中历史教学在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是: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四要素之一.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是人类的活动,历史教学必然要讲授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历史图片是历史教材或历史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历史图片极具历史的价值;历史图片是学习者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因为历史图片可以给人以真实的叙述;历史图片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因为历史图片蕴含着诸多客观的信息。因此,注重历史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要求,也是应对新课程历史高考的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说起历史细节,这绝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无论是说书场上的历史,时下流行的历史读本,抑或是历史课堂,生动的历史细节都是叙述历史不可或缺的元素。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小故事、历史细节的补充都是优秀历史教师的看家本领。随着新课程改革以来史料教学的推进,大量的历史细节以史料的形式出现在历史教学中,这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亦使得史料分析方法在课堂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能力要求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概括历史进程,归纳论证某些历史观点等方面的能力,还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观点和方法。 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学生提高历  相似文献   

5.
程浪 《初中生辅导》2023,(Z6):80-85
<正>经过初中近三年的学习,很多同学依然没有找到有效学习历史的方法,下面,给同学们一些历史学习方式的指引。一、学习历史的意义(一)什么是历史历史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是开展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历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人类社会过去的一切事件和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历史。一般来说,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索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相似文献   

6.
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存在亦非历史的存在。任何种类的文本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就考实层面而言,历史认识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如何使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从方法论的视点看,恢复历史之真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叙事对历史充满解构热情争颠覆欲望,它虽然是对革命历史叙事僵化历史现的反叛,但在打破意识形态神话的同时也导致历史价值尽毁.新世纪以来的历史小说把历史由背景推向前台,直接对历史发言,同时用理性反思取代历史解构,以敬畏之心书写历史,赋予历史多重意义,重新树立起历史的价值与尊严.  相似文献   

8.
侯秀平 《中学文科》2009,(12):60-60
从小我就喜爱历史,爱“读史使人明智”这一至理名言,爱历史的博大精深,爱历史的波澜壮阔,爱历史的沧桑悲壮,爱历史的辉煌过往。1989年,年仅十九岁的我,从河北师大毕业后,便开始了我所钟爱的历史教学生涯。二十年的锤炼,我早已把身心融入了历史教学,我用情感的双手触摸历史的脉搏,和学生一起尽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一同感悟历史,思悟今朝,启迪未来。  相似文献   

9.
在执着追求素质教育趋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承担起培育青少年现代人文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功能,是中学历史学科所应正视的问题。围绕这一课题,我们在一般普通中学进行了中学历史材料应用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学历史是一门借助教学材料阐释重要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人文基础学科。它有着鲜明的特点。中学历史依据教学材料进行历史阐释。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所展现的历史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而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历史。由于教科书本身的局限性,历史阐释的完成要依赖于…  相似文献   

10.
学习历史,离不开历史材料。在历史的学习中, 我们不能直接面对历史对象进行相应的学习,要根据历史材料 来进行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历史材料对于历史的学习帮助很 大,历史材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离开了历史材料,历史的 学习将有无法体现。因此,充分利用好历史材料是学好历史很 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盛恒 《成才之路》2012,(25):71-71
正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传授历史知识、进行德育,应该说这些都是历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历史,自发地去了解和分析历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像孩子在开始蹒跚学步时,离不开大人的搀扶一样,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教师的"搀扶"学会自主学习历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历史教学是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如果一个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  相似文献   

12.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历史思维包括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抽象思维两种形式,相互并不排斥。历史的想像力。历史的想像力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思维能力发  相似文献   

13.
文明是劳动的积累和积累的劳动,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开创新的历史的既得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社会个体的价值寓于个体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历史的实现方式在于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取决于其是否融入创造历史的群众运动中去。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是人类历史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社会基因。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积淀成历史的现实与现实的历史,人类历史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4.
历史活动课应该说是历史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学的特色之一."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人和事,在历史教学中不能"死"讲历史或讲"死"历史.历史活动课既能避免这一不足,更能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去体验,在历史活动中去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历史教科书都重视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其历史解释呈现出如下特征:将历史理解作为历史解释的基础,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关注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我国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英国相关经验,突出历史理解的基础地位,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重视历史解释的多元建构,坚守历史解释的价值边界.  相似文献   

16.
孟子一直以思想家的眼光自觉地关注历史,他笔下的历史带有明显的儒家思想的烙印和"为我所用"的功用色彩。孟子的历史思想建立在儒家"仁政"学说基础之上,以对历史材料的使用为目的,是历史材料功用性的体现。虽然这种思想家解读历史的方式,会对历史产生不同程度的曲解和谬误,然而,他以史为鉴和借用历史阐述自己"一家之言"的方法,对我们研究历史和应用历史指导现实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经谈过历史的教育性,已经涉及历史特性的问题了。历史的教育性是人们从历史本体中抽象出来的,其作用是客观的,显示了它的社会功能。我们想由此出发,进一步探讨历史本体的某些特性,借以深化编写世界历史教材的认识。 这里先试谈历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认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并不影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正确理解和把握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对历史科学的确立和历史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锐网络文学的历史叙事,将以往貌似严肃客观的历史改写为主观形态的历史,将线状的、完整的、严谨的历史改写为撕裂的、去逻辑的历史,将集体经验形态的历史改写为个体经验形态的历史.新锐网络文学在为读者提供了阅读、审美新经验的同时,也因为过分信赖偶然性使历史披上了神秘莫测的外衣.新锐网络文学的历史叙事成为偶然和必然的交集,既可保留历史的神秘面纱,又不致于使历史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历史素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感兴趣,不再感受历史教学枯燥乏味,也可以运用趣味性的历史材料和幽默的语言,增强历史教学内容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历史,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