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经常听到一些毕业生抱怨:"唉,参加招聘会就像农村赶大集,广告收了一大把,简历散了一大把,汗水流了一大把,失望多了一大把。"花了那么多钱制作简历,竟然连个面试的电话都没有,郁闷!……" 古人云:"世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求职者都在期待自己早被伯乐发现,但招聘人员并非都是善于"相马"的伯乐,你若不出些奇招让对方"眼睛一亮",那么就只能抱怨别人"不识相"了。 当然,"奇"招并非是毫无边际的发挥,而要恰到好处,让人从你的"奇"中看到智慧而非把戏。下面三个奇招也许能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教育》2004,(5):16-17
时下毕业生求职“包装”可谓奇招百出.花样翻新。应聘前制作豪华精美简历.男生去美容院祛痘、拉直头发.女生拍摄个人写真.甚至不惜血本唱一出“变险”。当一回“人造美女”.这些都已不是新鲜事。由于现在许多面试“三分钟定乾坤”。谁都希望自己是“羊群中的骆驼“.毕业生求职”包装“之风的盛行隐藏着诸多无奈。但并非所有的“包装”都能奏效.有时“包装”不当反而给面试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毕业生求职究竟该如何“包装”?请看本期的“职场攻略”。  相似文献   

3.
就业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盲目。看看用人单位给我们传授的就业绝招,对你就业一定大有裨益。招数一:简历不要盲目发送简历在面试中到底具有怎样的位置呢? 文化商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春波说:“简历对一个毕业生来说就是名片,是毕业生给招聘人员留下良好印象的线索,所以简历里最好有可以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专业也好,特长也好,都最好有特色。如果你什么都没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工》2011,(10):45-45
身体好比一个战场,体内每天都发生着看不见的“战争”,但绝大多数时候你浑然不知,这是因为“人体军队”处于绝对优势。但当你出现体温升高、全身酸痛,鼻涕眼泪一大把,痛苦不堪时,就表明体内的“军队”出现了一些问题,疾病等敌人就会趁虚而入,让你大伤元气。  相似文献   

5.
有统计表明,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每天至少要收到百多份简历,其中的80%在管理者浏览不到1分钟后就被咔嚓了。如果在这1分钟内你的简历不能让对方产生兴趣,那么你将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简历才能吸引招聘者的眼球呢?——答案当然是“图”了。几年前,“读图时代”这个词还很陌生,今冬由于毕业找工作,我才切实体会到我们已经进入了用图片说话的“读图时代”。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中信息膨胀,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接触到所有信息,在这样的生存适应中,人类逐渐选择了最简易的方式——“读图”:现代人读书读图文本,广告用明星脸,看报也…  相似文献   

6.
简历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让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关于你最多的有用信息。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曾经驰骋求职场的师兄师姐,这些“专家”纷纷提醒急于求职的学生,要好好打磨简历这块“敲门砖”。■展现个性做足亮点“笼统的、毫无重点的简历只会埋没了你的个性”,专家们告诫毕业生,“切记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妥善安排各种信息,只有资料摆布得当了,才能让你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毕业生们在动手之前先花心思为自己的简历定位,也就是先为自己定位:自己性格、潜能、专业积累、职业适应性等内在优势在哪里?即将毕业的你一旦抓准自己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在2003到2004年北京的各大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突然比往年几乎多出了一倍,即便是在别的院校的专场,人大人都占据了主角,以至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惊呼中带着抱怨:“唉,怎么到处都是人大的主场啊!”更让用人单位惊奇而不解的是,好多人大毕业生简历的封面上,姓名背后赫然加了一个括号,里面印着三个字。三年制。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毕业生找工作基本上依靠三种途径:参加招聘会,网上投简历.再有就是通过熟人介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可以为己所用的人脉资源.网上投简历更是经常石沉大海,所以.第一条途径——参加招聘会往往就成了毕业生的首选。尤其是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季节.各种名目的招聘会比比皆是.让人感觉找工作似乎并不难。然而事实却是.尽管招聘会现场门可罗雀、熙熙攘攘,可大多数人出了招聘会的大门就抱怨:根本没有合适毕业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故事——男人拥着女人,问:“想不想我?”“想——想死我了。”女人抱怨着,“你真是的,一走就三个月,你以后是不是要被常派到外地去啊,你让我怎么办,你就不想我?就不怕我跟别人了?”女人的娇嗲让男人有点酥软,又有点怕。“是呀,就怕你这个坏女人,跟别人跑了!这不我就回来了。本来怎么都要待到月底,我这可是抽空回来,给你个惊喜。”“哦!说得那么好听。其实是突然袭击,检查我来了吧。”“你怎么那么聪明啊。”男人手上加了力,女人忍不住咯咯笑起来。“你还闹我,我是不  相似文献   

10.
谁都知道现在找工作难,人才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听说北京某影视策划公司招聘策划助理,只招15个人,收了1500份简历。而这些来自北京名校的毕业生纷纷在简历中宣称自己期望月薪1500元!那么,凭什么让用人单位相中你,靠什么得到好Offer呢?得体的礼仪,可以帮到你。  相似文献   

11.
很多求职者在寻找工作时,大多处在被动地位。一份简历递过去,怯生生地请招聘者阅读,自己则站在一边对招聘者察颜观色。对招聘者诸如:“你现在在干什么?”“你干过××方面的工作吗?”“在哪里干过?”等突发性提问,回答得干巴、直截,三言两语后,拿着简历走人的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连招聘启事都没 即使是录用你后,也怀疑你在岗位上做不出多大的成看清楚,便跑上前去询问:“你们这是招什么的?”招 就。聘者自然很是反感,使得自己连投简历的机会都没有。     多问与职位相关的问题。比如:“我懂得这个位置    那么…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什么用啊?”“给你吃了那么多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13.
快品牌时代已经到来,这让深陷“中国制造”之苦的企业有了新的希望。品牌快时代到底有多快?让我们从一些实例中得到启发。当今社会让你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就好像小沈阳那句至理名奇“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嚎。眼一闭不争这辈子就过去了嚎”有可能你睡一觉,你就out了,这句话也应正了快品牌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韩愈在《杂说》的《说马篇》中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担心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此怀才不遇,类似韩愈心境的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中颇有市场。以“过犹不及”为特征的“中庸之道”羁绊着一些大中专毕业生的思想,把与世无争,“藏才隐智”作为君子之道,不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求职高峰即将到来,处于大四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如何把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如何让伯乐从芸芸人海中识别自己?如何让主考官们在千挑万选后“钟情”于自己?简简单单的“你情我愿”。但事实上,毕业生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要找到一个理想的岗位,并不是那么容易。求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产生推销自己的念头开始,之后便有一系列操作性的程序要做。而每一步程序的推进,都需要一定经济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韩愈《马说》有这样一句话“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对其中的第二个“有”字几乎所有注本都不去探究其为何意 ,大概以为不注自明吧 !人们一般都按“世上有了伯乐 ,然后才有千里马”去理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便译为“世上 (或‘世间’)有了伯乐 ,然后才 (或‘才会’)有千里马”。这样解释 ,在字面上似乎没有问题 ,但从情理上分析并不是没有问题。因为依此解 ,则有“世上没有伯乐 ,就没有千里马”。这样解显然于理不合。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 ,并非从属于伯乐而存在。有伯乐时有之 ,无伯乐时亦有之。下文“千里…  相似文献   

17.
在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每到毕业前夕,许多高校毕业生感到很“烦恼”,他们每天都疲于奔命,像赶场似的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但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连求职简历也没投出去几份。有的大学毕业生抱怨说:“许多来校园招聘的企业主要就是为了宣传自己,有的甚至不收我们的简历,这样的作秀般的招聘会水分不少,真是令人失望和颇恼。”许多毕业生希望高校能够尽快完善企业进校园招聘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有趣的弟弟     
小弟八岁,天真可爱。他常常有一些奇怪的点子。周末,小弟又出奇招。这个奇招把全家人都逗乐了。妈妈说小弟最近面黄肌瘦,明显是贫血的模样,便到集市上买回了好多菠菜,要做菠菜汤给小弟补补。小弟跟蔬菜"有仇",当然讨厌吃菠菜了,就跟妈妈说:"求您了,别让我吃菠菜好不好?"妈妈告诉小弟:"儿子,你贫血,贫血要补铁。菠菜的铁含量高,所以你要多吃菠菜。"小弟问妈妈:"你怎么知道菠菜里有铁?"妈妈跟小弟解释:"这是科学。不信你问姐姐。姐姐的学问比你多,也知道菠菜里是有  相似文献   

19.
现在,毕业生都很重视简历的设计,在招聘会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厚如书册、包装精美华丽的简历。但是,学生们精心制作的简历却未必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我们收到的学生简历中,100份里大约只有10份比较符合要求。”远大集团人事资源部经理王志宇在采访时说。那么,什么样的求职简历才是合适正确的,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呢?王志宇和雀巢、雅虎(中国)等知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给学生们写简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今,每年都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如何包装自己、如何通过制作个性简历让用人单位对你一见钟情,成了最令求职者们头痛的事。一个初出校门的贫困女生从中看出商机,开创了上海第一家“视频简历吧”,专门为人量身定做声像兼备、动感十足的求职简历。凭借这个绝妙创意,穷丫头戴娜迅速跻身富人阶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