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多种题型训练并重受近年来全国卷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影响,不少中学的作文训练大多只看重话题作文,而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命题作文往往不被重视。2006年全国卷改用材料作文形式,从评卷情况看,考生很不适应。因此,在2007年的备考中,要确立多种题型并重的方针,命题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2.
2006年高考,北京、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湖南、江苏、安徽、辽宁等地都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但由于不少师生习惯于话题作文,对命题作文重视不够,仍然用话题作文的习惯思维来想问题,自说自话,另拟或改动题目,导致不必要的扣分,高考时吃了大亏。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重视命题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认真分析内容上的失误.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对于考生提高作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一道材料作文命题.对写作时内容上的四种常见病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型作文的特点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卷舍弃了延用6年之久的话题作文,采用材料型作文的形式,此外,山东、湖北卷也采用了材料型作文形式。材料型作文能避免命题作文猜题、押题的弊端,避免话题作文泛泛而写  相似文献   

6.
纵观2010年各地高考写作题,大多数是应用文体裁,话题以日常生活、学校学习生活、情感和人际关系为主。这些高考试题是我们平时训练的好材料,笔者按话题将其改编成广东卷的基础写作题供考生训练。  相似文献   

7.
申作郁 《现代语文》2005,(11):118-119
话题作文思维开放、内容多样、形式灵活、行文自由,因此话题作文一经横空出世,便受到极大关注,我们学习它、使用它、研究它,其影响之深广,生命之持久,远非其他作文形式所能比.话题作文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引出写作话题,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则空间广阔,考生自主性强.因此2005年山东高考语文考卷继续采用话题作文,圆满完成了当年高考的选拔任务.  相似文献   

8.
卢桂平 《考试》2009,(4):27-27
进入高考考场后,考生们往往对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难以区分,以致写出的文章内容混乱。其实,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命题角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只要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把握两者区别,就可以在构思作文时准确把握两种作文的写作区别,准确地写出符合出题者要求的比较新颖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9.
命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形式之一,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命题作文“对于检验学生在掌握文体和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上是有长处的”。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一样,都是高考命题中很重要的命题形式。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高考写作的专项训练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只抓话题作文的写作,而忘了命题作文的写作指导与训练。(一)命题作文的形式1.直接命题。直接命题是指作文题前没有任  相似文献   

10.
受高考作文连续三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的影响,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也起了变化,材料作文比较少见,话题作文有取而代之之势。不少考生对这种命题形式还比较陌生,写作时往往套用材料作文的写法,结果写得不伦不类。考生要走出这一误区,首先必须通过比较两种命题形式的异同进而掌握写作话题作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左民 《语文知识》2000,(11):66-67
给材料作文因具有渎写结合、不易押题的优势而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最重要的命题形式。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的22次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有19次就属于这种形式。可以预料,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给材料作文仍将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给材料作文的训练虽已受到了应试指导老师和广大考生的重视,但笔者在评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写作中仍然常常出现一些较  相似文献   

12.
任维东 《广东教育》2007,(3):23-25,33
纵观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的17道作文题目,我们发现一种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新题型横空出世,两套全国卷作文试题采用了非常独特的供料题意作文形式。从写作实践看,这种作文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材料作文审题偏难、话题作文开口太宽的问题。这种作文方式,与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作文的内容侧重材料的含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它与话题作文类似,但没有给出话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这样命题的好处是既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同时又有利于减少猜题、押题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指导教育部命题中心《202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对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进行解析:“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这“三个不同”,意味着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结束了2015年至2022年的“驱动型新材料”模式,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命题形式。根据其命题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时新材料式”作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而作文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因为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某高考阅卷权威人士就曾经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因此,考生一定要精心打造“凤头”,以悦其目,以折桂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掌握一些写好文章开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重视思维的高级智能活动。新材料作文是针对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甲卷和乙卷的作文题目提出来的。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材料作文。而2006年的作文题目又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材料作文。那时的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2006年的作文题这些限制都没有了,提供的一则作文材料,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留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有的人就把这样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如何读出材料的多角度含义,成为写好新材料作文的重要因素。一、阅卷现场:"题意"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材料作文在被话题作文取代,沉寂几年后,随着分省命题的出现,又重新活跃在了语文高考的试卷中,2007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海南宁夏卷、湖北卷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当然,此材料作文已非彼材料作文,无论在写作限制上,还是在具体写法上,如今的材料作文都带上了一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色彩,规避了千篇一律的痼疾。  相似文献   

17.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因而更需要平时加以训练。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7,(11)
自1999年的高考中出现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就以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写作的自由度立即受到考试命题者和广大考生的青睐,它可以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在高考的影响下,话题作文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渗透到中考作文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所谓"话题作文",就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半命题、命题及材料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样式。话题作文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或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为了便于与其他形式区别,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比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及山东卷.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写作,较之以往的材料作文降低了写作难度,但观点又要从材料中得出,较之话题作文又会出现较多的偏题走题的情况.本文拟就新材料作文偏题走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I作文试题(原题见本期前面《2006年高考作文题扫描、评析及启示》一文)一改历年来一直倡导并实行着的话题作文,而采用以前进行的阅读材料、自行立意的形式来命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多少出乎广大考生和老师的意料。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吸取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优点,有利于反猜题,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今年的作文试题是比较成功的。现对此次作文试题以及写作思路作以下分析。一、命题特点:1、明白如话,简明扼要。此次作文所选材料出自《伊索寓言》中的一篇《鹰与乌鸦》的故事,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