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20,(3):33-34
说到蜗牛,大家肯定不陌生,雨后的墙上、树干上尽是它们的身影。个别品种的大蜗牛还成了世界知名的珍馐美馔。作为一种软体动物,无论大蜗牛还是小蜗牛基本都有光滑的外壳,不过你对它们的这种印象就要被颠覆了——一只浑身长毛的蜗牛搭乘琥珀胶囊从近一亿年前的白垩纪穿越而来,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有毛蜗牛物种。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我们生物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蜗牛力气有多大”的有趣实验。事先我们捉来十几只小蜗牛,仔细观察这种小小的软体动物。它有一对漂亮的触角,球形的硬壳呈黄褐色,上面还有白色的螺旋纹呢。它的身躯软软的,看起来真有点弱不禁风,它能有多大力气呢?这是我们迫切想知道的。我们随机取了其中两只,分别编上“1”、“2”的号码,再分别称出它们的体重。先测试的是“1”号蜗牛,它体重1.7克。我们把棉线一头挂在蜗牛的外壳上,另一头拴上一枚10克的砝码。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它放在一块透明的玻点评:做个实验来测试一下蜗牛的力量有多大,这确实…  相似文献   

3.
正蜗牛经常被当作"慢"的典型,也经常被当作励志的榜样,除此之外,蜗牛似乎没有什么别的特点。最近,一项新的发现让人觉得蜗牛还挺"牛"的。当我们人类在做出复杂的行为决定,并且实施这个决定时,我们的大脑会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然后才能协调身体来完成。但是科学家对蜗牛大脑进行监测的结果显示,蜗牛的大脑中只有两个细胞在分别承担控制和激励的任务,它们通过彼此的反馈来帮助蜗牛  相似文献   

4.
大力士蜗牛     
大雨过后,我们捉了几只蜗牛,仔细观察这类小小的软体动物,它们有一对漂亮的触角,球形的硬壳呈黄褐色,上面还有白色的螺纹。它们的躯体都软软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那么它们的力气到底有多大呢?我随便取了三只,编上"1、2、3",并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陆地上的蜗牛为什么能漂洋过海?在它们的旋转壳上,凝结着怎样的智慧,让凶恶的蛇都对它们无可奈何?请看——蜗牛是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它们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缓慢地向前爬行。它们似乎生性懦弱,稍有风吹草动就缩进壳中,碰上凶悍的捕食者,蜗牛只能束手就擒,成为其他动物的"下酒菜",许多生物以蜗牛为食,当然也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科学家一项研究显示,蜗牛唾液可能含有抗氧化剂,对人类皮肤有再生效果。据称一种属于大蜗牛科的蜗牛能分泌一种富含蛋白质、透明质酸和抗氧化剂的物质。这种奇特分泌物可能刺激人类角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的增殖、迁移、附着力和存活率。从史前时期以来,中东和欧洲就有人吃这种来自大蜗牛科家族的蜗  相似文献   

7.
正Karen Osborn是一位在美国史密森研究所工作的海洋动物学家,她在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海岸潜水的时候拍摄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迷人生物照片,这种生物就是海蝴蝶。有足不走路海蝴蝶是一种软体海生动物,中文学名叫"蟠虎螺",也被称为翼足类,与蜗牛一样。但它们是用强健的"翅膀"游过海洋,而不是在地上爬行。实际上,海蝴蝶是适应了两极附近环境的海洋蜗牛,它们的正式名字叫翼足螺。虽然叫螺,但有些海蝴蝶已经没有壳了,有些虽然有壳却  相似文献   

8.
听说过龟冬眠熊冬眠.那是因为它们积攒了一身脂肪.并有一身好骨骼:看见过树木花草冬眠,那是因为它们地下存有根须.一待春阳出,生机又焕发。可是。你听说过看见过拇指大的毛毛虫冬眠吗?  相似文献   

9.
青方 《科学与生活》2009,(7):116-116
<正>蜗牛这种动物,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移动得很费劲儿,但仿生学家不这样认为。研究发现,蜗牛的爬行方式也包含了大自然的智慧,法宝就是它分泌的黏液。蜗牛能在墙上不掉下来靠的主要它黏液的黏力,但是蜗牛又不  相似文献   

10.
<正>说起蜗牛,它可是生活在地球上的老字辈生物了。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蜗牛就已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存了,现在全世界蜗牛的种类有22 000多种,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给人感觉笨笨的蜗牛,其实大智若愚哦!"蜗行牛步"的秘密成语"蜗行牛步",字面意思是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蜗牛是怎样"行走"的呢?按照常识,凡"行走"大多得有"足",即有"脚"。  相似文献   

11.
从手电筒、收音机电池,到手机、电子表电池……这林林总总的电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死电池"——没有生命。那么,人们能不能制造出有生命的"活电池"呢?前不久,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大胆设想,要把蜗牛变成电池。穿过蜗牛壳的裂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近日评出世界十大超能力动物,它们拥有人类所不具备的神奇超能力。蜂鸟——可看到人类无法看到的光波蜂鸟以及其他一些鸟类可以看见人类所无法看见的光波。在紫外线下,一些我们看起来颜色单调的图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家来了几个小伙伴,我做完作业,就想跟她们在院子里跳皮筋,她们很高兴地答应了。玩着玩着,我们看见一只蜗牛从我的脚边爬过,当时我们玩得正高兴,谁也没有去理睬它。玩了一会儿,开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金伯利海岸的偏远海岛上考察期间,发现了一种新的蜗牛。它们与普通蜗牛一样,拥有一个外売,但奇怪的是,它们的外壳上居然长着毛发,这与普通蜗牛光滑的外壳迥异。这些奇怪的毛发到底是做  相似文献   

15.
<正>在看文章之前,请你试着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蜗牛生病之后会从自己的壳里钻出来让鸟吃掉?哈哈,看完这个问题之后,你是不是有点懵?说实话,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也懵了。蜗牛生病后会从壳里钻出来吗?蜗牛的壳不是和身体连在一起的吗?蜗牛生的是什么病啊?这种"献身"的行为又是为什么啊?赶紧百度一下。结果发现这道神一样的题目来自  相似文献   

16.
周末,我和妹妹去爷爷家练毛笔字。写完毛笔字,我和妹妹抓了一把盐就跑到楼下玩。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花草上残留的水珠还在。我们拿着盐,到处撒撒。忽然,我和妹妹发现了一只蜗牛。我们突发奇想:“盐撒在蜗牛头上会怎样呢?”于是,我们抓了一些盐撒在蜗牛头上。随后,我们蹲在旁边静静地观察。蜗牛先把头缩到壳里,过了几秒钟,从蜗牛壳里挤出好多小泡泡,蜗牛就不动了。也许它不敢出来了,于是我们就屏住呼吸又等了一会儿,可它仍不出来。我有点捺不住性子,用小木棍敲它的壳,可它仍然一动不动。它到底怎么了?我再用小铁丝刺它露在后面的足,可它…  相似文献   

17.
戈壁滩上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谣言,在没有"常识"和"逻辑"两大天敌的情况下,它们迅猛繁殖,真所谓"谣言辟不尽,歪风吹又生"。难道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它们了吗?我们召唤勇敢的青年,前来接受谣言破坏神的试练!  相似文献   

18.
科技情报站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蜗牛在爬行的时候就会充分利用同伴们的帮助。蜗牛分泌的黏液能够让它们很轻松地爬到很高的地方。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当一只蜗牛沿着其他蜗牛分泌的黏液前进时,能够节省很多的力气。  相似文献   

19.
蜗牛的头部有两只触角。大触角在前小触角在后。在大触角的顶端是蜗牛的眼睛。触角是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爬行时,两只触角会充分分开,像盲人的拐杖一样帮助蜗牛探路。如果触角碰到障碍物,蜗牛就会马上改变前进方向。触角还可以充当鼻子嗅气味,帮助蜗牛找寻食物。另外,蜗牛的视力极不发达。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与"此在"具有超越性,它们的这种共同特征决定了在场者的在场方式;可是当我们凭借对它们超越性的先行洞察而发现"时间"之际,对这种超越性的把握似乎就只有寄望于我们对"存在与时间"的"关系"的阐明了。但对关系的阐明必然会比对关系的发现更进一步,即这种阐明必然要求我们去追问关于这一关系从何而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