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96-9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云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9人,其中高职10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3人,博士4人,硕士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并组建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院科技创  相似文献   

2.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等教育质量。针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该文对博士研究生创新的培养机制、导师配置、课程体系和激励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思路,为促进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专家档案金龙哲吉林省汪清人。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矿山安全、冶金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过“安全原理”、“安全科学技术”、“空气动力学与通风原理”、“安全行为理论”、“城市规划”等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已培养6名博士(含协助培养),31名硕  相似文献   

4.
"金属制成的变形机器人能随意变换成各种形状,甚至可以从门的小缝隙中飞走。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想象,随着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项新成果将有望成为现实。""北京科技大学  相似文献   

5.
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要实现在21世纪初建设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的宏伟目标,研究生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就西安交通大学而言,20年来为国家培养出博士近千名,硕士7000余名.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在扩大  相似文献   

6.
自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我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的金属研究所、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以及 5所大学(主要是北京科技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招收了17位博士研究生(已毕业11人)和87 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75人)。在已毕业的86位研究生中,有41人目前仍在国外深造,其中9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人获助理教授职务。在国内工作的人中,有1人已晋升为研究员,2人为副教授,不少人已成为各地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7.
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家科技创新中的竞争情报需求问题,其后对科技竞争情报在国家科技创新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指出科技竞争情报是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是国家开展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是建立科技预警机制的强力支撑,也是建设科技保障体系保护科技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活动,论文指出科技竞争情报应采取4种具体的服务模式, 即接受任务, 不辱使命;长期监测,厚积薄发;主动出击, 广种"博"收;洞察局势,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8.
吴大鸣,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1982年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北京化工大学工作,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199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多年来从事聚合物成型原理及装备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国家  相似文献   

9.
《科技.人才.市场》2007,28(6):F0004-F0004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2003年11月批准并依托于西安科技大学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4个博士点学科为支撑,以西安科技大学已建成的“陕西省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矿山救援技术西安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翟虎渠 《学会》2002,(10):31-32
应对WTO,中国农业院的主要改革思路与举措 对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要紧紧围绕"跟踪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攀登农业科技新高峰和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两大根本任务,通过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其基本战略定位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中国农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为占领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推进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和主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看望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和名数学家杨乐以及考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时,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方针和思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正式提出,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以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的综合性科研机构,现有职工113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5名,研究生6名,在职研究生7名,在读留美博士5名。 自1979年建所以来,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的办所宗旨,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微型机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架构中最活跃的因子已经成为共识。高等学校的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作为"工程中心"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行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4,(2):6-8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突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现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四川转型发展新动力提出如下意见(川委发[2013]13号)。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自觉创新为理念,以提升企业创新能  相似文献   

15.
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环节,结合博士生培养和管理过程中的体会,提出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粮油加工和食品工业关系千家万户。1995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王强,开始了探寻粮油加工领域的登"天"之旅。近年来,王强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863"等国家项目或课题20余项。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王强的这条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冲击地压灾害会瞬间摧毁井巷设备,造成人员伤亡,还会诱发突出、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截至2020年,我国有高风险冲击地压矿井123处,该类矿井产能占我国煤炭总产能的10%以上,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形势将更加严峻.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冲击地压防治是亟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北京科技大学李振雷副教授致力于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冲击地压灾害演化致灾机制、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的电磁辐射、声发射、微震等多参量地球物理响应规律等方面取得了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相关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防灾减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矿井火灾灾害较严重的国家,矿井火灾一旦发生,轻则影响安全生产,重则烧毁煤炭资源和物资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炸。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火灾及其危害、矿井火灾的预防及治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海斗深渊已逐渐成为国际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的前沿阵地和研究热点。"海斗深渊前沿科技问题研究与攻关"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设立旨在推动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引领世界深渊科学研究,建立我国深渊生物学、深渊生态学和深渊地学等海斗深渊学科体系;满足和支撑国家海洋探测高技术需求,建立支撑我国深渊科学研究及技术攻关的技术体系。文章介绍了专项立项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组织管理架构及近期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75-75
基本情况 云南省电子工业研究所原为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属科研事业机构,成立于1973年,2000年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成为科技服务型企业,研究所现有职工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80%以上,研发人员采取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配比方式,涉及了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外聘国家“百人计划”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