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红 《考试周刊》2014,(45):191-191
亲子教育,是兴起于美国、俄国、日本与我国台湾等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目前业界还未给予固定、规范的定义。亲子教育强调的是在平等基础上实现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互动,调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促使父母实行正确的育儿方法。本文旨在探索幼儿园亲子教育的现状,并对亲子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性别不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教程过程不平等、教育结果不平等等方面.通过分析造成这些不平等的原因,提出了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创造相应的社会环境、提高性别理念和意识、改革教育模式与方式、实施课程改革等实现性别公平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发展中,女性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的不平等性.对教育、就业两个方面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及成因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并对缩小性别不平等差异的办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性别平等教育是推进性别平等进程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在台湾地区,性别平等教育的实施不仅仅限于教育场域,而是融入了体制化和法制化的模式,走向主流化的进程,从而为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台湾地区性别平等教育在机构设立、法律制定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为中国大陆主流化性别平等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挪威的相关政策对性别平等有严格的规定,并强调幼儿园教育应该贯彻两性平等的思想.在性别平等教育方面,教师要明确支持男女平等,注意记录和反思,为幼儿讲述蕴含性别平等思想的故事,注重创设支持性别平等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女童教育研究是有关性别公平教育和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对维族女生进行了访谈研究,旨在了解她们自身教育的主体经验、理想追求和性别观.通过对女童话语的解读,展现了维族女童教育的发展与问题,揭示了西方已有性别研究的局限性,表达了女童教育的本体价值,反映了女童自身积极平等的性别观,提出了女生的学业成功和在校成功对于教育平等与公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女性学的兴起和发展,"教育性别平等"已成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将社会学范畴的女性学中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引进学校体育教育领域,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女性的性别视角对我国目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忽视性别差异的问题进行考察,对其现象和原因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女性主义教师观的主要内涵,其中主要包括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师生关系和教师专业素养等。认为实施性别平等的教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性别平等是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女性主义教师观是一种体现性别平等的教师观,对性别平等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性别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课堂管理到课程设置,处处都能找到关于性别教育的影子。在整理关于性别研究的相关文章后,对性别教育平等和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性别教育平等应当理性对待,不能客观划一,平等是相当而不是相同;性别保护应是对弱者的保护而不是单一保护某一性别。  相似文献   

10.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女童在受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分析。目前,女童在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上与男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上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上,农村女童明显少于男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性别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