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住房公积金改革成为两会代表最热议的话题之一.据报道,2014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基本完成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稿,对住房公积金用途方面的规定将更加多元化,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范围或将进一步放宽.但是改革不能止步于此,加强住房公积金档案管理应当是住房公积金改革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事,“两会”的报道内容多、涉及范围广,除政府工作报告以外,委员和代表的几百份提案议案几乎涵盖了与人民群众政治经济生活相关的领域。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反映出来,是成功报道“两会”的关键。在今年地方的“两会”报道中,《深圳商报》善于把握会议主题,延伸会议信息,突出新闻价值,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广东“两会”的盛况,为“两会”新闻报道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3月北京,又逢“两会”,代表、委员进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为政府一年的工作打分。屈指算来,“行动政府”已  相似文献   

4.
<正>“文旅+体育赛事”“鼓励年轻人返乡发展乡村旅游”,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文旅融合”成为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把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列为积极培育的新型消费增长点。对各省(区、市)地方政府来说,全国两会是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大会,同时也是利用特色资源向全国推销自己的难得机会。文化与旅游如何相互渗透,如何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本文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主流媒体推出的文旅主题采访活动、文旅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旅传播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工程》2015,(3):10-11
近年来,以迅猛态势席卷全国的雾霾让广大民众"谈霾色变"。"消除雾霾,重塑蓝天"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强力治霾,减煤、脱硝、除尘、控车成为关键词。我国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关大气治理政策频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污染治理不仅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写进了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雾霾"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2015年全国两会"环保"引爆全国,雾霾等环境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最为关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1月,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召开“两会”并公布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梳理31份报告发现,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在报告中有所体现。由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属于归口管理,相关工作是否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不能同地方重视程度直接划等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电事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盘中的位置以及广电系统的资源获取能力。一、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对广电的关注点近年来,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般使用“繁荣(或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相似文献   

7.
在2006年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充分贯彻“求实、民主、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确保了两会的正确舆论导向,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聚焦报告、关注热点、解读规划1.聚焦“六个报告”,及时准确引导两会新闻热点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及新闻频道、中央二套、四套、英语频道和西法语频道对政协十届全国四次会议开幕式、贾庆林做政协工作报告,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和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同步并机直播,并及时在“新闻联播”“两会之窗”专题报道国家财政预算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两会报道中,各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也是群众生活的关注点、利益的汇集点。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于"持续性热点"的关注以共性居多。综览相关报道,可以发现一些新角度、新经验、新思路。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今年地方两会报道中,一些媒体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话题,把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为改革开放、城市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等部分进行解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上旬,有关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文件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向地方下发,这标志着中国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机构改革正式启动。 此前,一些“市场化”走在前面的省市,在今年3月“两会”前,已经开始了政府改革的前期工作。但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关键,实际上在于预计明年春季启动的市、县下面的乡镇机构改革。据悉,这一项涉及约一半左右机构裁并、30%~40%人员裁减的措施,主要目的是  相似文献   

10.
“零时效”的挑战今年3月5日上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当宣读完报告的一个方面,中国新闻社、《中华新闻报》、中国国际互联网络新闻中心和搜狐网站联合制作的“两会”专页网站,立即显示相关内容。政府工作报告宣读完毕,“两会”议程、精彩事件也同步入网,再次凸现了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第一时效性。面对事件与新闻几乎同步传播的网络新闻,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时效空间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几乎趋近于“零时效”。在  相似文献   

11.
去年3月5日上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当宣读完报告的一个方面,中国新闻社、《中华新闻报》,中国国际互联网络新闻中心和搜狐网站联合制作的“两会”专页网站,立即显示相关内容。政府工作报告宣读完毕,网站也实现了“两会”议程、精彩事件同步入网,再次凸现了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第一时效性。面对事件与新闻几乎同步传播的网络新闻,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08,(6):8-8
过去,“政治”这个词常与“权术”、“官场潜规则”等纠缠在一起。现在,人们对政治的理解趋于理性和科学。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成为两会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长江经济带”成为一个政经热词。在中央政府,它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数次提及,并写进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两会”全国关注,举世瞩目,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乎国计民生,“十一五”规划更是牵动人心。“两会”有许许多多引人关注的重大新闻。我国报业实现了“告别铅与火”和“告别纸与笔”的历史变革,报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杨中旭  刘彦 《中国新闻周刊》2007,(7):18-18,20,22
温家宝总理可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延续其风格,继续送出“民生大礼包”,民生仍将是“两会”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6.
两会期间,人大工作报告高调重申“质询权”,使“人大监督”议题陡然升温。人们希望,被唤醒的“质询权”能在监督政府与改善民生上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两会”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决定着该地方未来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两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两会”的宣传长期存在着一般性活动报道过多、写法陈旧呆板、内容简单雷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传播效果。近年来,《遵义日报》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对“两会”报道形式、报道内容进行了大的改进,对“两会”上提出的重大决策,用专题形式做深做透,引发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信息系统工程》2016,(4):10-11
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已成为2016全国两会中央领导热议的话题。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2016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两会”都是各家新闻媒体大力关注的热点,而每年对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更是必不可少。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一般都是新华社发通稿,各家媒体或原文登载,或据自身的风格特点进行综合编写、制作标题、编排版面等。  相似文献   

20.
夏静华 《新闻窗》2008,(3):54-55
每年的“两会”都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决定着当前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未来的改革发展方向,自然是媒体关注的热点。2008年“两会”是党的十七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也是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界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对全年工作做出部署,并对政府机构改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