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才会有学习探索的动力,才会坚持不懈地做各种尝试,这是取得成功的开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每一个着力点,培养和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做开聪启智的良师。  相似文献   

2.
柴留芳 《辅导员》2011,(24):65-65
课堂细节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价值的环节和情节,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一次课堂思维训练……课堂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  相似文献   

3.
政治课能否受学生欢迎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我认为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对教材的研读投入。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反复研读教材,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这就需要教师做全身心的投入。为了研读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我一般都是在通览全书的基础上,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例证,组织材料,设计课型,确定教学步骤,最后斟酌语言。这一过程一般是教师备课普遍遵循的过程,但认真地做起来,却总是有做不完的工作。从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这一过程工作做得好,学生就满意,教学就成功。而要把这一过程的工作做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备好课,讲课才能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的做好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 1、明确教师的作用。每节课教师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即做“讲台上的智者”,还是做“一旁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习资料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发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身边的引导者、知识与技能的点拨者,教师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合作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吴晓云 《中国德育》2012,(24):61-62
学习习惯 始于教师 德育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过程,教育细节是德育过程中蕴藏的无限的教育资源。要教育好学生,先从教师开始。关注教育细节,做真爱教育的实施者;关注教学细节,做教学艺术的研究者;关注形象细节,树立师者为范的楷模。在真爱中,在艺术化的传道解惑中,在楷模化形象感染中,攻克枯燥的德育说教,春风化雨般将德育...  相似文献   

6.
教学到底是什么?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还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改造?是学生配合教师还是教师配合学生说?这个问题其实是教学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不同的教学观体现了对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7.
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法研究常常只涉及教师如何做,而缺少学生的反应和活动。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一个敏感的问题:我们是否准备把我们干预的领域,从我们自己的传统领域——教学,扩充到学生的学习领域去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尽可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应当怎样做教师?一、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社会主义国家的教师,应该像徐特立先生所说的那样既当“经师”,又当“人师”,徐老说:“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学科知识的人,他应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世上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教师义不容辞的道德义务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能否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道德义务,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书与育人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教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指出:“当前中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情感温暖与理解是目前学生们感到最为缺乏的稀有品。”确实,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绪、情感及个性发展的关注,把知识学习看得过重。一方面,教师承包得太多,教师代学生思,教师代学生言,教师代学生做,而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另一方面,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缺乏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移情原理,尊重学生的情感,那将会引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激情,体验学习生物学的成功喜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1.
呼吁成为一名具有同情心的教师,不仅因为教师的同情心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还在于在教导孩子学会同情的事务上,再没有比教师的同情心更为重要的因素。本文特以苏霍姆林斯基为分析对象,尝试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言行进行分析,为如何成为一名具有同情心的教师提供了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杨琴 《铜仁学院学报》2005,7(5):70-71,77
面对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必须考虑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语文教师应变“演”为“导”,将自主权交给学生,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应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做艺术感染的“引路人”。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意识,做学生学习中的参与者和服务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又不可能由教师代替。与这一观点相适应,教学也必须要把焦点从教师转到学生,从教师中心转到师生互动。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在系统讲授的前提下可尝试运用问题讨论、分组活动、角色扮演、小课题作业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践自主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同时要防止陷入“学生中心”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极端地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些专家学者在理解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等思想时也存在道德至上的片面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爱的本质内涵做了思索和探讨。认为基于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爱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爱,更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爱,只有全面理解教师爱的上述双重内涵,才能真正推动教师工作的优化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来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甚至极端地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些专家学者在理解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等思想时也存在道德至上的片面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爱的本质内涵做了思索和探讨。认为基于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爱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爱,更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爱,只有全面理解教师爱的上述双重内涵,才能真正推动教师工作的优化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诗对话式教学,就是改变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观念,学生与老师以平等姿态研讨诗歌,教师更多的时候只是介绍知识背景,引出话题,参与对话,虽发出声音但不硬性要求学生接受,相互尊重,砥砺思想。“对话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发掘新诗的现代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价值判断力和审美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培养者,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还是职业道德的倡导者、实践者。因此,教师既要当“经师”又要做“人师”,要有为人师表的崇高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外语教育认识活动中 ,外语教师承担的角色决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其所承担的角色具有多样性 ;不仅传播语言知识 ,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 ,还传播文化知识。在课堂上 ,外语教师也不仅仅是一个演员 ,而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19.
The Microcomputer and The Curriculum: A Critiqu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classroom experience contains an infinite number of variables that cannot realistically be related to in any manageable teacher's manual. When manuals aim at being ‘practical’, what is produced is often something that looks like practicality, but is not. Curriculum‐writing needs a new approach, intended to educate teacher rather than students. Such curriculum‐writing can be described as ‘rehearsal curriculum’. A rehearsal curriculum allows the teacher to work through a process of learning, as a ‘rehearsal’ for directing his or her students through that same process. A rehearsal curriculum is written in a way that also motivates the teacher to learn.  相似文献   

20.
An efficient teacher attitude is necessary in educating emotionally handicapped adolescents,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convince students that their problems can be overcome, that every student has some asset upon which to build, and that the classroom can be an enjoyable place. Effective teaching is a performing art and can be learned. The teacher must be able to control tension in the classroom; enlist the aid of students; admit mistakes without excuses; use school work as therapy; communicate interest to students; have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to maintain order, not as the originator of rules of decorum but merely their enforcer; and be prepared for physically dangerous behaviour. Finally the teacher, administrator and the university as a training facility must all assume some of the responsibility for educating emotionally handicapped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