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财有道     
卡通扇摇来财富风1973年,陈记强出生于广东省增城市中新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99年五一黄金周,来广州旅游的人很多,陈记强在天河城一带摆地摊卖工艺品。一天中午,天气十分炎热,他看见一个旅游团从身边走过,每个人都大汗淋漓,大家都不停地叫嚷着:"南方的太阳咋就这么毒啊!"陈记强心想:"这么热的天,去批发一些能随身携带、除燥降热的小扇子卖给来旅游的人,可能会大受欢迎!"当天下午,陈记强跑到广州一德路小商品批发市场,进了一批竹木质的折扇和由金属边与塑料杆围成的宫廷扇(俗称美人扇)。果然,扇子的销量很不错。卖了几天后,他发现,结实粗犷、印有字画的竹木质折扇,顾客大都是中老年男人,而印有杨玉环、王昭君等美人图的宫廷扇则备受女人青睐唯独没有适合年轻人及儿童的扇子。  相似文献   

2.
宝扇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坏太郎的小子。他整天四处捣蛋,一会儿把人家地里的红薯蛋从土里踢出来,一会儿又把人家庄稼折断,还把萝卜拔出来乱咬两口就扔掉。四方邻里恨得不行,却拿他没办法。一天,坏太郎又在村头找事,忽然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个老头儿,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呼啦呼啦地扇着,好不高兴。坏太郎急忙凑上前去看老头的扇子。老头拿着扇子对着自己的鼻子一扇,鼻子眼看着“噌、噌”地变长了,老头又把扇子反过来一扇,变长的鼻子又眼瞅着“忽、忽”地变得很小很小,老头又把扇子再反过来一扇,鼻子就恢复成原来的形状。老头拿着扇子对坏太郎说…  相似文献   

3.
扇子在古代的别称"凉友",相传禹舜时代已有,朝崔豹《古今注》曾记载"舜作五扇"。在中国,扇子备受人们喜爱,因为他除了纳凉驱蚊之外,外形雅致精巧并融扇面书画艺术为一体。扇子在中国历史久远,据史书称":黄帝作五明扇",可谓早矣。西周羽制成"羽扇"已具有美学装饰功能。汉代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竹扇,汉代以后又出现以竹为图框、以绫绢为扇面的纨扇。  相似文献   

4.
<正>一、"校园功夫扇"校本课程内容"校园功夫扇"校本课程借助了我校武术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成果,融合了太极拳与其他武术、舞蹈的动作,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是一项既充满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同时也极具观赏性及艺术性的健身运动。本课程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标,以扇子为道具、以传统武术简化套路为基础,把当代扇子、传统武术套路与弘扬民族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校园功夫扇"共有32个动作,分18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见文末表),通过武术套路和扇子变换的  相似文献   

5.
扇子歌     
“扇子扇,微风凉,扑面有松香,扇子扇来竹影摇,红梅迎风招……”蔡琴委婉动听的歌声唱出了对扇子的热爱与钟情。每当聆听到此歌,无不会发自内心地对扇子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  相似文献   

6.
据说,唐伯虎曾在扇庄画扇,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一天,有个人来请唐伯虎画扇,但提了个条件,就是由自己来命题。如果唐伯虎画得出来,他愿意出三倍的银子购扇;如果画不出来,他就白拿走三把上等的扇子。唐伯虎点头同意,那个人说:“我养过骆驼,就在扇子上画骆驼好了。”唐伯虎说:“好!”说着就要下笔去画。那人又说:“且慢,在扇面上画一只骆驼不行,两只也不行,画三只也不行……”唐伯虎问:“你要画几只?”那人笑笑说:“画一百只吧!”同学们想一想,要在小小的扇面上画一百只骆驼,谈何容易!这不是故意出难题吗?可是,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画了…  相似文献   

7.
文人喜欢用扇,并好在扇上题词作画。我亦附庸风雅,爱用扇子。前些日子,不经意间扇出了一段关于扇子与书法的文字,虽不雅却有趣。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风扇、空调的发明,人们渐渐冷落了扇子。其实经常使用扇子,能促进肌肉锻炼和大脑开发呢。我想发明一种能发电的手摇扇子,这种扇子就是在现有的普通扇的扇柄上安装一个微型线圈发电机,当人  相似文献   

9.
竹叶扇     
编者推荐:此文出彩点是"我回到家里,见父亲睡在床上直冒汗,我赶紧找来竹叶扇,轻轻地为他扇风"——"我"不仅感恩于父亲"用那竹叶扇小心翼翼地为我扇风"的爱,而且接受了父亲"这扇子虽不中看,但耐用,扇着,风大"的教育。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感恩"或"求实"材料作文:或强化"为父亲扇风";或强化"买扇子的矛盾",标题可沿用。  相似文献   

10.
光阴     
老人在一个半阴半晴的夏日的午后,手摇一把扇页上写着"难得糊涂"的竹骨扇子,半眯着眼,倚在松软的沙发里,睡意像雾霭一样在他的眼前弥漫。"真想回家啊!"老人轻声嘀  相似文献   

11.
扇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起手中的扇子随意一扇,习习凉意便拂面而来.可是你知道吗?这平凡的扇子背后,也藏有许多文化知识呢. 一、中国扇子的渊源和发展 中国扇子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史料中有“舜始造扇”的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风像一把神奇的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你快看,农  相似文献   

13.
炎热的夏天,尽管有空调吹啊吹,可感觉还是热,手里准备一把小扇子就是纳凉的佳品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在桌子上准备一把小扇子,闲来时扇几下,不仅凉爽,而且还可以吸引别人的目光,又能把自己的品位通过扇子体现出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你适合用怎样的扇子吧!  相似文献   

14.
最美的扇子     
森林里,孔雀先生新开了一家扇子店。店里的扇子真多呀!有花纸扇、丝绸扇、羽毛扇;有舞蹈扇、魔术扇、装饰扇……店里像开满了扇子花!  相似文献   

15.
天气炎热难受,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来消暑,但遇到停电时,就只得用扇子消暑了。扇子有木扇、竹扇、葵扇、蒲扇、纸扇等等。为了要风大,人们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力机械风扇,使满堂生风,与今天的电风扇比,只不过是动力为人力而不是电力罢了。扇子不仅可消暑,还可作为礼物赠送亲友;歌舞戏剧,用扇子作道具。我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葵花向阳”的扇子舞,造型优美、舞姿迷人;相声演员,一扇在手,说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杂技演员,也有用折扇作道具,进行扣人心弦的表演。扇子文化,人们很喜爱,因此不断创新。四川自贡用细如头发的竹丝编…  相似文献   

16.
扇文化由来已久,而宋词中扇意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味.作为一种精美的日常用品,女子与扇有不解之缘,主要用做装饰,也常被女子作为寄托自己情感的宠物,如"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而男子也从扇子引发出许多情感,如以团扇比不遇之士,以"羽扇"寄人生理想,还由扇子引发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  相似文献   

17.
夏日赏扇联     
风雅扇子店 “明月八怀,团圆可喜;仁风在握,披拂无私。”这是某扇子店贴的对联。这副对联看似写扇,实则借扇抒怀,托物言志。上联借月咏扇,“明月”指白团扇,将家人团聚的意愿寄托在扇上;下联则把扇来之风称为“仁风”,暗喻作者无私地惠及别人的坦荡情怀和高尚品格,无形中抬高了顾客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团扇诗话     
扇子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的,而是用来给帝王外出巡  相似文献   

19.
夏天,天气闷热难受。人们除了用电风扇、空调器的现代化的电器设备来降温消暑外,还经常使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的扇子。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扇子出自农夫和山野村民之手。相传尧舜时代出现了宫女持于帝王身后的障扇,这种大扇既显示了王者威严,又起到了挡尘的作用。据史书记载:西汉成帝时,女文学家班妤题《怨歌行》于团扇(亦称《图扇歌》)。那时纨扉、华丽的团扇成了后妃、淑女的饰物,手执一扇,轻遮朱唇,笑不露齿,别有风韵。东晋“书圣”王右军在绍兴蕺山桥下为卖扇老妪书写扇子,留下了“题扇桥”的故事,自此诗书画进入了扇子世界。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的1.初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能用开放的花来表现A段的优美,能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B段的欢快。2.初步学习用扇子的技能如开扇、抖扇、合扇等。3.学会互相配合协调做动作,感受和同伴共舞的快乐。活动准备1.扇子(红扇绿扇数量相等)人手一把。2.磁带(《喜洋洋》选曲)。活动过程1.复习舞蹈《尝葡萄》。要求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尝葡萄时喜悦、欢乐的形象。2.幼儿欣赏乐曲和教师的完整示范。①出示舞扇,提问: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扇子?(跳舞用的)现在老师就用这把扇子来跳舞。请小朋友一边看老师跳舞,一边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