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汉将旌旗逼楚城,兴尽计穷征战罢,松荫花影满棋枰。读者一看便知,这是一首咏象棋的诗。楚河汉界,两军对阵,势均力敌,运兵决战,尽在诗中,妙趣横生。象棋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之一。下象  相似文献   

2.
"河界三分宽,计谋万丈深。"象棋作为古战场的缩影,两军对垒,虽不见硝烟弥漫,但对弈双方的运筹帷幄一点也不亚于军事指挥员。因此,我非常热爱下象棋,下棋使我感到快乐无比。一天,我闲得无聊,便缠着爸爸,要跟他杀一盘。我用红子,爸爸用绿子。摆好棋盘后,一场大战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少年天才     
与普遍的观念不同的是,费什并非天生就是象棋大 师。小时候在布鲁克林,他是一家屡战屡胜的俱乐部的棋 手--他确实是位天才,但还不能明显看出是成为世界冠 军的料。但是1956年当费什13岁时,他在象棋方面取得 了一次巨大的飞跃。那一年他成为最年轻的美国少年锦标 赛冠军。他不仅仅是击败对手--还羞辱了他们。他曾说 过:"我喜欢打击他人自尊心的那个时刻。"当年晚些时 侯,他参加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比赛,该场比赛很快即被誉 为"世纪竞赛"的比赛。  相似文献   

4.
下象棋     
象棋是一种非常好玩的游戏,我喜欢象棋是因为它让我认识了不少字,因为象棋中的好些棋子都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比如"士""仕""相""象",真是有趣啊!不仅如此,每一个子儿都有与众不同的走法,比如马行"日"字格,相走  相似文献   

5.
问:当"象棋赖皮鬼"遇上"象棋高手"该怎么办?答:赖皮到底。问:结果呢?答:……今天,我这个"象棋赖皮鬼"就来会会老爸这个"象棋高手"。一开盘,我俩先互相谦让了一番,最终是我右手持兵先杀,老爸却架炮威胁!  相似文献   

6.
"吹寒""寒声"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语。如宋姜夔《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唐高适《燕歌行》诗:"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皎然《陇头水》诗之一:"陇头水欲望,陇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宋范仲淹《御街行》词:"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像这样一些词作中的"寒"字,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学下象棋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晴下午,妈妈带我去培训中心学下象棋。一走进象棋培训中心,我就看见许多小朋友在下象棋,还有两位老师(万老师和林老师)在教他们。万老师让一个大哥哥和我一起下棋。我先出"炮",大哥哥跳"马"防守我,我也使出这一招——跳"马"攻击他。大哥哥不甘示  相似文献   

8.
以简驭繁     
正围棋发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流行,逐渐流传到东亚诸国,成为东方文化之构成部分。围棋之特征:规则最简单,变化最繁复。不妨与象棋作一比较,象棋有七种不同棋子,计及对弈双方共十四种,而围棋子只有黑白两种。象棋七种不同棋子走法规则各异,围棋子"众生平等",规则可归结为一句话"被围住的子拿掉"。相比之下,两者规则  相似文献   

9.
奇奇是一个象棋爱好者,总想有一天能成为世界冠军。不管吃饭、睡觉,都想着他心爱的象棋。一天,奇奇睡着了,手里还拿着一本象棋棋谱。"亲爱的中国小朋友,欢迎来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课程建设是文化打造的根。"中国象棋"作为胜浦实小开展十余年的"一校一品"工程,已经从"项目建设"走向了"课程建设",近些年,学校致力于中国象棋特色文化课程的建设,努力为儿童创造"棋"乐融融的幸福童年。一、"普及"与"提高"共抓,扎实"棋规与技巧""棋规与技巧"课程主要从普及教学和提高训练两个维度展开。普及教学面向全校学生,分成一年级的象棋启蒙教学、二到六年级的棋类活动课两部分;提高训练面向象棋精英,主要依托社团活动与"专家进校园"指导。(一)制定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长征》一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里的"三军",到底指什么,真是众说纷纭。1995年11月20日《小学语文报》第二版发表了王宗财同志的《三军何所指?》一文,批  相似文献   

12.
<正>一浙江省奉化市居敬小学是棋类特色学校,严子熙在那里踏入"楚河汉界"。严子熙上一年级时的一天,她突然拿着一张年级段象棋比赛冠军的奖状给妈妈。妈妈很吃惊:"我从来没让她学过象棋啊!怎么能拿到这个奖?"一问,妈妈才知道严子熙自己在学校报了象棋兴趣班。4年后的今天,严子熙想想都乐,她说:"多亏我自己报了象棋兴趣班,后来在一次比赛中,我意外地七连胜获得了冠军。妈妈像挖  相似文献   

13.
棋如人生     
玩过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的死活取决于是否有两只眼。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围棋不像象棋那样,两军正面交锋,一子可以吃掉另一子,围棋没有这样血腥和残忍,只要有两只眼就谁也奈何不了。这就体现了一种“生命”的精神,表达了一种“生命”的价值。一局棋结束,胜负已分,但活着的棋不会因为失败而死去,活着的棋还  相似文献   

14.
<正>"三军"在中国最早起源于周代。在春秋时期,"军"是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人数通常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周朝天子军队可保有六军,而诸侯国最多只能保有三军。当然,也有小国国力不济,最多只能保有两军甚至一军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周礼·夏官·司马》中"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  相似文献   

15.
考考你     
1、什么水不会是液体? 2、什么样的井让人最头痛? 3、真金不怕火,它们怕什么? 4、人数最少的军是什么军? 5、象棋与围棋的区别是什么? 6、课堂上老师讲的是什么“语”,同学们要边听边猜?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智慧谷《考考你》答案: 1、薪水不会是液体2、陷阱3、怕被偷4、冠军5、象棋越下越少,6、谜语围棋越下越多,Z勺.阅下.............................‘.口-,1 1 1 1 .11-、考考你~~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汉语词典》:"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辞源》同条:"譬喻失时无效的动作。"《汉语大词典》同条:"原为象棋术语,借喻不及时的举动。"笔者以为,以上诸说,比喻不当。《汉字文化》2002年第2期郭志菊、李树新《象棋文化熟语语义结构》一文还说:"象棋中,‘马后炮’的下法是一着厉害棋,‘马后炮’是指先用马控制对方的将(帅),然后再用炮在马后照将,以杀死对方。但是,由于它是马后置炮,故熟语‘马后炮’的喻义是失时无效的行动或事后发表意见、采取的行动。也作‘马后放炮’。"此说亦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7.
《学习之友》2008,(6):64-64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官至兵部尚书,是明代“阳明学派”创立人。他自幼才思敏捷,经常逢事作赋,有一首《哭象棋诗》就是他即景而作的。  相似文献   

18.
诗歌,从名称来看,讲到"诗",就一定有"歌"。诗的发展向来与音乐密不可分。"因为音乐和诗词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诗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音乐与诗是相融相通的。写出一句诗有一定的节拍,整  相似文献   

19.
国王不住紫禁城,一步一格缓缓行,六军之中最尊贵,一旦杀王定输赢。2010年5月,南昌市青桥学校的操场上,棋盘密布,人山人海。一支由200名学生组成的象棋队伍在齐声唱诵国际象棋的行棋规则后,互相致礼,在棋盘上开始了一场国际象棋的拼杀。原来,这是该校一  相似文献   

20.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