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没有见过面。但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是敬重和钦佩的。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他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的挽联中有"钦诵二心,憾无一面"之句,表现其无限钦敬之情。之后,郭沫若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没有见过面。但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是敬重和钦佩的。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他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的挽联中有"钦诵二心,憾无一面"之句,表现其无限钦敬之情。之后,郭沫若  相似文献   

3.
<正> 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出现了两大文化伟人——鲁迅与郭沫若。周恩来同志曾将鲁迅与郭沫若相比较,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的马前卒’,郭沫若便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邓小平同志也评价说;“他(指郭沫若——笔者注)和鲁迅一样,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具的著名学者。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一、郭沫若与鲁迅在孔子研究问题上的异同概要当前,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时,势必涉及到鲁迅、郭沫若的孔子观。这是自然的事。因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化战线上两面旗帜的鲁迅与郭沫若,都有相当多的关于孔子的言论。因此,本文首先有必要提一下这个问题。郭沫若与鲁迅在孔子问题上,既有相同的一个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是:他们都有抨击现代中国孔夫子的强烈愿望与感情。不同的是,鲁迅作为伟大的战斗的文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二十年中步鲁迅诗"惯于长夜"原韵抒怀三首,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对鲁迅的悼唁、纪念是真诚的,他继承并发扬了鲁迅爱国主义精神和硬骨头品质,他当之无愧地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郭沫若步鲁迅"惯于长夜"诗原韵抒怀三首,也以典型实例说明,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化伟人,他们的旧体诗虽然具体内容不同,风格迥异,但各有特点,各呈异彩,能相互衬托,相映生辉。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崇高的地位,他俩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与鲁迅曾有过不必要的误会,但他们更有同声相应之处,其情谊是真诚可见的。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中,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从几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他  相似文献   

8.
正鲁迅一生骂过无数人,在我看来,骂得最狠的莫过于郭沫若,说他是"才子加珂罗茨基(流氓痞棍)"。郭沫若被骂是因为他先去惹了鲁迅,说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资本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是反革命,封建余孽对于社会主义是二重性的反革命,鲁迅是二重的反革命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与茅盾都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形象写照。一天,郭沫若和茅盾等同志聚谈时,又谈到了鲁趣先生的"俯首甘  相似文献   

11.
一、《鲁迅诗稿序》(郭沫若 )《〈鲁迅诗稿〉》是一篇序文 ,郭沫若在这里对鲁迅的诗歌、鲁迅的书法、鲁迅的伟大人格 ,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由衷的仰慕之情。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是精炼而大气 ,全文不过二百余字 ,却是站在历史的高度 ,概括出鲁迅先生“前无古人 ,后启来者”、“远逾宋唐 ,直攀魏晋”的无与伦比的成就 ,如果郭沫若在文学与历史方面没有广泛的研究和高深的造诣 ,绝对写不出如此眼光独到、见解深刻的文章 ,作者的史学家胸襟与诗人风度跃然纸上。本文另一个特点是于无理之处见哲理。古人云“世上无难事 ,…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一九四一年在重庆庆祝郭沫若五十寿辰时,曾就鲁迅和郭沫若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作过重要的论述。他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队伍中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①。鲁迅曾用“为着同一的目标”②来说明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同志;郭沫若也曾用“向着同一目标”③来说明他们是同心同德的战友。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一些文人“招是生非,搬弄口舌”,更由于“四害”横行期间的造谣中伤,使人们比较多地只知道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分歧论争,而较少地了解他们“为着同一的目标”的战斗情谊。在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我想就他们“为着同一的目标”的战斗情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便澄清一些人在鲁迅和郭沫若研究问题上所制造的混乱,更好地学习鲁迅和郭沫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并以此表示对文坛两位巨人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的自喻蕴涵着谦逊与献身精神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5.
李永军 《语文新圃》2008,(11):41-42
蔡元培与鲁迅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他对鲁迅一生的影响相当深远.郭沫若曾说过:"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有名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贡献相当大,而他对于鲁迅始终是刮目相看的.……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同胡适、鲁迅一样,都是学贯中西、既往开来的文化巨人,是中国文化转型期的旗帜性人物。文章从地域文化影响导致的文化感受差异入手,认真分析了郭沫若与鲁迅在反思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形成原因,以及郭沫若与胡适在建设中国现代学术文化方面的不同建树和深刻影响。由此得出结论,认真研究郭沫若,不仅是蜀学向新蜀学的拓展,也是国学向新国学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有段意趣隽永的文坛佳话 ,极为耐人品味 :郭沫若与茅盾都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有一次 ,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 ,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 :“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 ,我呢 ?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 ,接着说 :“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 ,郭沫若与茅盾的自喻蕴含着谦逊和献身的高洁品格。鲁迅自喻为“牛” ,郭沫若自喻作“牛尾巴” ,茅盾则自喻为“牛尾巴上的毛” ,这一个接着一个的比喻从大到小 ,由整体到局部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相映生辉 ,使表意生动…  相似文献   

18.
"鲁迅精神最优秀的继承者"──郭沫若对鲁迅研究的历史贡献杨芝明在鲁迅逝世后的四十年里,郭沫若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文字数十篇,将近十万言。有人曾认为这些文字"巧妙流利",是"矫情"和"虚伪"。与此相反,我们综观这些文字,有理由说,郭沫若勇敢地捍卫了鲁迅,...  相似文献   

19.
<正>与鲁迅相比,统编教材选入郭沫若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可与其他作者相比,郭沫若又是统编教材选入作品相对较多的一位作家。因此,为满足教学需求,对郭沫若作品的教学还需做更深入的探讨。教材选文修订有深意在历次教材修订中,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郭沫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增刊)一书正在紧张印刷中,七月份可与广大读者见面。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郭老的夫人于立群同志今年一月用苍劲有力的隶体为本书题写了书名“鲁迅与郭沫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