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读书观是有快乐的,只是这快乐不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三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本身真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古代科举考试使读书很苦很苦。但是一般人读出来之后,他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三个东西:“黄金屋”(那现在可能是别墅了);“千钟粟”,那就是吃的东西;还有“颜如玉”。综合起来看就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读书观中有三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本身真有这些东西吗?没有。古代科举考试让读书苦不堪言。但是一般人读出  相似文献   

3.
<正>(1)关于读书,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作"读书改变人生"。我对此很是怀疑,觉得和过去我们曾经批判过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价值观颇有些相似,或者说是异曲同工。只不过,读书所要改变的人生目标有了变化。其实,变化也不大,仔细对比一下,与千钟粟、黄金屋和颜如玉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和区别。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期我们为大家选编了两篇谈读书的文章。《读书有秘诀吗》给读书茫然者指点迷津,告诉我们一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断想》则引领朋友们进入一种读书的境界,让我们“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2)
全路卷Ⅱ:《快乐的读书脚印》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相似文献   

6.
乐在书中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为了鼓励子弟读书,不惜以他们未竟的梦呓,作为至理名言,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固然“黄金屋”并非人人可能得之,而“颜如玉”则不过是书呆子的痴想,但至少这两句话也的确使千百年来读书人有个盼头;我虽然自幼即听惯大人的倒头经,可并不相信。在旧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读书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甚至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读书也历来被人们视为求取个人功利的一条重要途径。北宋真宗皇帝赵恒曾做《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无疑是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8.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读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拥有着不容忽视的崇高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似乎读书慢慢地丧失了独有的神圣光环,“读书无用论”思潮也再次泛起。读书真的“无用”吗?任何事情都需要辨证地来看待。  相似文献   

9.
我是小学语文教师,一次,我对孩子们说:“读书好,好好读书。”孩子们睁着天真的眼认真地问:“为什么呢?”我振振有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疑惑地捧起了手中的《字词句篇》、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4)
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陕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相似文献   

11.
王金战 《家长》2010,(1):29-30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着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反而会让自己垮掉。因为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件快乐的事。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说学习本身可以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快乐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如果一个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着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反而会让这个同学垮掉.因为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说学习本身可以给人带来一种非常快乐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窃读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爱读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有时,为了读书,我只好采取一些不太正确的方式,有时甚至还要使用非常手段。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读书之目的,为了黄金而读书,为了颜如玉而读书,而今日的我们,早已改变了读书的目的,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读书,为了美好明天而读书,为了更好地贡献青春,取务人民,报效社会而读书。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令国人惊醒而倍感困惑.其实,应试教育是根本原因之一."读书做官"思想在我国相当浓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许多人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重要目的就是入仕.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仕"就成了我国古今许多知识分子不变的追求.殊不知,正是这种传统痕迹浓重的教育制度消费了国家的杰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说到读书的好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住豪宅、娶年轻漂亮的太太。诸位听了笑起来,足见诸位对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不十分认同,现在我就讲所以要读书的别的原因。为什么要读书?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  相似文献   

17.
芝麻开门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读书的散文《开卷如开芝麻门》,在他看来,书籍无异于阿拉伯神话中藏宝的山洞。这个比喻妙绝。书中藏宝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虽然不乏自夸,但也是一种自得。这种自得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本身的迷醉,一是对寂寞的排遣。其实,书里面没有黄金万屋,真正的读书人大多囊中羞涩,“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只是他们的梦幻,而非理想。好比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老师,他们也想致富,但是,如果这个梦可能妨碍他们对理想的追求,他们是不会耽…  相似文献   

18.
读书三益     
也许是小学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谆谆教导,已记不起从什么时候,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全部。品味着书籍沏成的清茶,我的心在书中散步,心中的梦在书中漫游;品味着书籍煮成的咖啡,我的心在书中陶醉.心中的梦在书中邀游;品味着书籍酿成的美酒,我的心在书中敲击,心中的梦在书中神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下面谈一谈我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歁我,读书是最有意义的事。童年的读书之乐;少年的读书之思,青年的读书之悟;壮年的读书之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