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此合称起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自杨玉环出现后,唐宋元明四代皆有"四大"美人出现,但非今人所见"四大美人"。直到乾嘉之际,"四大美人"作为合称才正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  相似文献   

2.
西施,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成了一个通用的“美女”代名词。在我的印象里,她虽是一位绝色的漂亮女子,又总是与一个“战争工具”、一个“政治阴谋”叠印在一起,因此,这位美人在我的心目中总也美不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东施效颦”可以说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传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一位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西施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么打扮,她的仪表和一举一动都十分动人。西施有心疼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皱紧眉头,她的这副病态,在别人的眼里一样显得很美。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全国党政各界,有一句时髦的话叫作‘建设',不知老百姓最怕听建设这句话。然则就不要建设了吗?当然不是。几时自治的习惯能力养成了,政治的大路开出来,则建设自然而始,应有尽有。"自上世纪50年代受到激烈批判后,梁漱溟先生就被打入"冷宫"。年轻一代当年多从《毛选》五卷中毛泽东对他的如此这般批判嘲讽中,略闻其名:"梁漱溟反动透顶","你梁漱溟的功在哪里?你一生一世对人民有什么功?一丝也没有,一毫也没有。而你却把自己描写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及至上世纪80年代初,梁氏刚刚  相似文献   

5.
学有病,天知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鸣 《中国新闻周刊》2006,(42):113-113
大学的病,其病在学。现在的大学,大家都很忙,但大学要教什么,怎么教,其实没人操心。这样教出的学生,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朱頔 《青年记者》2007,(9):29-29
这两天,最热闹的事就是三月三相亲大会了。作为一名26岁的大龄青年,我也去了。一是看一看能不能找个好姑娘,二是想看看济南人是怎么相亲的。《生活日报》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你连人家在想什么?感情生活有什么需求都不知道,怎么全心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纯真年代     
原作:[美]伊迪丝·华顿(1920年出版)导演:[美]马丁·斯科塞斯(1993年上演)电影《纯真年代》堪称"视觉的飨宴",布景服装简直美不胜收。如果读过据以改编的小说,或许觉得这些只是展现,并非创造。当然也不妨说,展现得如此完美,也就是创造了。这里不纠缠于说法,只想强调一点:斯科塞斯拍出来的,几乎都是华顿写到了的。  相似文献   

8.
观众的批评,同行的质疑,主管部门的整顿,使某些格调不高的电视相亲节日退出了荧屏. 或许有人不解,这些相亲节目不是很有看客吗?曾几何时,收视排行榜上称王的尽是"相亲一族".不是也很赚钱吗?<非诚勿扰>一年的栏目冠名要1亿多元,一个季度的口播要1000多万元.如此"火牛",怎么还是栽了跟头?  相似文献   

9.
近百年来科学的收获如此其丰富:我们不是鸟,也可以腾空;不是鱼,也可以入水;不是神仙,也可以和几百千里外的人答话……诸如此类,哪一件不是受科学之赐?任凭怎么顽固的人,谅来"科学无用"这句话,再不会出诸口了.然而中国为什么直到今日还得不着科学的好处?直到今日依然成为"非科学的国民"呢?我想,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有根本不对的两点:  相似文献   

10.
[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清囿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一位老兄迟迟不离开会场,清洁工问他:怎么还不回去?答曰:不是发布会么,布还没发呢!这是则笑话,但又并非仅仅是笑话,在新闻界,象这位仁兄这样的老记似乎还不少。 如今有些记者的心思全放到了新闻发布会上。不管什么样的新闻发布会,逢请必列。人家不请,也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人家请,弄到请帖往里面钻。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1月8日,辽宁人民出版社邀同百家讲坛著名讲师纪连海一起在京举办了《纪连海叹说四大美人》新书发布会。喜欢看《百家讲坛》的朋友们都比较熟悉纪连海,熟悉他讲清史,却不知道他对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也有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的编辑第一次听说纪先生要“叹说”四大美人,也很惊讶,但他们还是相信,纪连海既是历史专家,也是讲故事的高手,一定会将“四大美人”的传说讲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因为几本书的缘故,我和师永刚曾经有过一些沟通.当时,师永刚做<凤凰周刊>的执行主编一两年. 后来再见时,他问:"你打算采访我什么?是关于<凤凰周刊>还是关于书?"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凤凰周刊>,也通过<凤凰周刊>认识了他.但我还是愿意聚焦到他所编著、合著的书--力图探讨一本图书的畅销可以有多少种形式,在偶然之中究竟有多少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14.
犀利与温情     
凤凰是犀利的,于热点中察人所未察,凤凰也是有温度的,于落寞处播撒温情。2013年是凤凰网的亮剑之年,各频道打造了一个个热门专题,富于凤凰调性。一躇走来有辛酸有艰难,但我们不乏感动的热泪和被认可的激昂。古人言:圣人可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果有大智。别出心裁的凤凰历史频道同仁,在过去的半年中针对时事话题制作历史内窨相关专题,专题中讲述自是是历史,可同时不也是在讲述现实吗?揭秘神剧2010年抗战剧抢占了中国的电视荧屏,70部电视剧争相打鬼子,并且频曝雷人桥段: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网友戏称"有了这些技能抗战还用得着打八年"。阳春四月,独具慧眼的历史频道同仁,策划了专题《意淫强国神功兴邦——揭秘抗战"神剧"》,从  相似文献   

15.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走出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及至它听到点老鼠的响动啊,它又多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拉倒!  相似文献   

16.
选题的好坏,决定着一本书的质量,透过选题也可以看到一个编辑的水平。选题不理想,好比一个婴儿从胎里带来残疾;对先天性的不足,再费劲修补也改变不了根本面貌,痴呆儿变不成聪明儿,丑八怪变不成西施。不妨说,选题是一部书稿的灵魂。那么,选题怎样才算理想?每个编辑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从一组书稿的由来和发展,谈谈我当编辑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7.
漂亮女人     
《大观周刊》2006,(25):10-10
本周靓点:温碧霞:四十不惑 妩媚依旧;到可丽可心减出美丽好身材;霄霄美容室:游泳美人要护发;霄霄芳香魔法园:精油“净化”世界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高句骊侯驺被杀事件在高句丽早期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理解高句丽的起源和早期历史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高句骊侯驺被杀事件的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高句骊侯驺就是传说中的高句丽始祖朱蒙(邹牟)王,但也有学者认为高句骊侯驺并非高句丽王,更非朱蒙(邹牟)王。[1]一、朱蒙王是以夫余始祖东明王为原型被高句丽人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陈谨 《大观周刊》2006,(37):10-11
或许我们都信誓但但的说要么不嫁,要嫁就嫁最爱的人。可是什么是爱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含义越发难解起来,默默守候是爱,决绝离开也是爱。相知相惜是爱,体贴关怀也是爱,可是有时候我们只能拥有一种。这个时候,你要怎么选择呢?彭佳慧有一首歌《不一定》:不一定最爱的人就能就能相伴一生只要能知足,只要不吃苦少了爱也能幸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写评论苦,写评论难。苦在何处?难在何方?以自己的写作经历看,自觉苦在神思,难来灵感。工作中常听一些喜欢评论写作的朋友慨叹:"这个题目我怎么就没发现!""这个由头我怎么没遇到!""这个角度我怎么没想到!"等等。仔细忖度,这里所说的"没发现"、"没遇到"、"没想到",很大程度上涉及的不是评论写作本身,而是提笔写作之前的灵感问题。当然,这种灵感并非仅仅来自提笔之前,有时也来自写作之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