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
宋俊晓 《大观周刊》2012,(16):152-1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承载和寄托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努力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毛林 《大观周刊》2012,(32):85-86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承载和寄托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把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要傲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努力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文化市场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文化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最迅猛、利润最为可观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古装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越剧在备受追捧的同时,有些学者对其审美价值导向持有一定怀疑的态度。"文化化人,艺术养心",[1]古装穿越剧这一大众文艺形式,在表现其审美娱乐功能的同时,更应高举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伟大旗帜,将大众的审美取向引向"养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电影产业,作为美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是美国进行文化扩张与渗透的主要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对美国文化精神及价值观念的影像建构,披着审美与娱乐的"合理"外衣,试图以"优秀"的美利坚文化影响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结构。本文以美国动画影片《疯狂原始人》为例,粗略研究美国文化价值取向在影片情节设计、叙事结构、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从电影媒介形态窥探美国文化扩张与渗透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一切文化的生产和创造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重视发展的人民性问题.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生命形态得以延续的依靠产业,人民性是其发展的终极属性.我们要准确把握和解决文化产业"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将来要发展成什么样"这三个问题,即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维度同文化产业发展手段、目的和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2011年作为宿迁的"文化产业发展年",正是对宿迁市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进行全新定位的关键时期。宿迁市集中开展了"三个一"文化产业发展活动:通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开展一系列文化创业创意活动,推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  相似文献   

9.
李顺德 《中国出版》2012,(15):18-2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任务,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 1.政策背景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一、背景1.政策背景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水平。刚刚结束的党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09,(8):66-66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要做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3.
张文 《视听纵横》2007,(1):34-35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摆在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任倩 《今传媒》2012,(1):50-51
娱乐新闻的恶意炒作、无中生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不择手段追逐成名等低俗化现象,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当前,娱乐新闻"低俗化"有日渐蔓延,成为娱乐新闻常态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全国自上而下的广泛关注和强烈抨击。但是舆论谴责和道德呼吁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现状,只有首先仔细深入地对娱乐新闻低俗化进行理性思考和有效的解释,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文化、经济上的深层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改善现况,找到一条真正使娱乐新闻报道适应时代需要、人民需要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找准着力点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进一步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历史的潮流,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大力发展传媒文化产业,对现代化有深远的意义。增强国家竞争力,并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是传媒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价值选择。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媒文化产业活动既有其内  相似文献   

17.
魏晓琴 《大观周刊》2012,(52):93-93
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群众文化遇到了冲击和挑战,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实现出版事业全面繁荣和出版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是宣传文化部门担负的重要任务,并且明确提出要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出版工作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出版战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服从服务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放到了与文化事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分别提出了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整个文化领域发展思路的新突破。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必须"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