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南都提价后近况如何,这是国内报界人士广为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本刊记者从南都方面了解到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彭剑 《青年记者》2008,(1):18-20
报纸收入结构中"广告独大,发行倒贴"的局面,是报纸长期以来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南都大胆发动提价,直指这一痼疾,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大家对提价的后果作出了种种猜测,担心是否会造成南都的读者流失或发行下降.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底,具体地说是12月27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提价约两个月后,举办了盛大的深圳广告和发行客户答谢酒会,并宣布"本报成功变脸,零售量稳居榜首"。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之一,南都提价的成败得失,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我们做"南都提价"的选题.向南方都市报的举动致敬时.在不少同人眼里,报纸提价似乎还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儿.但之后事态的发展.出乎大家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尽管我们认为南方都市报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没想到"提价"会成为2008年报业的一个热门词.  相似文献   

5.
南方都市报提价以来,深圳和广州的其他媒体均暂时采取观望态度.众所周知,广州和深圳报业市场,几家主要的报纸都是1元钱一份,这种局面维持已久,读者也都早已习惯.南都为何要在这样一种态势下"迎难而上",勇敢地把价格提到2元钱一份呢?真的是要实现"价值回归"?真的是要"取之于读者,用之于读者"?真的是所谓"南都性格"使然?……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8,(1):20-20
2007年12月24日,就南都提价之事,本刊记者对国内近20家晚报、都市报的总编进行了电话采访,以下为采访的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7.
报纸提价的背景 在现有的发行和赢利模式体系下,对南都来说,我们认为还是报纸本身的品质、内容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吸引了足够的读者群,而这个读者群是有广告效应的,然后再赢得广告,是这样的一个循环.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08,(1):8-9
2007年底,具体地说是12月27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提价约两个月后,举办了盛大的深圳广告和发行客户答谢酒会,并宣布“本报成功变脸。零售量稳居榜首”。  相似文献   

9.
黎勇 《青年记者》2008,(1):13-15
现金流出现问题: 南都提价的真正原因 南方都市报堪称中国最厚的4开小报,它日均出版100多个版,最多时出到200多个版,最少时也有七八十个版.但它在市场上的零售价格过去一直都是1元钱,这个价格显然不是最贵的,因为广州、深圳市场上的同类报纸几乎都是1元钱.作为一份最厚的小报,它却不是最贵,显然它并不正常.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4,(12):5-5
据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建起付费墙,明年1月1日起,数字报需付费阅读。11月18日下午。南方都市报“新连接·大未来——南都新品分享会”在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办.南都APP、南都数字报阅读墙、蜂窝微媒体联盟、品牌盛宴APP四个新产品正式发布,“南都18年”系列庆祝活动也随之启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介绍,南都报系此次推出的四个新产品.  相似文献   

11.
传媒视点     
南都的成功,得益于新闻理想主义南都(即南方都市报)是中国零售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民间很受欢迎,也是很多政府官员案头必备的报纸,但这并不等于官员喜欢南都。恰恰相反,大多数官员都怕南都,甚至连来自南都的正面  相似文献   

12.
曹轲 《传媒》2015,(8):41-42
2015年3月31日,“南都”举行了“第十届南都新闻奖”颁奖典礼,就在同一天,“南都”还实施了新一轮报网优化升级.面对新媒体的各种冲击,“南都”较早启动转型探索,在2009年提出了《南都全媒体集群构想》,是对整体产业布局或者是产品线的探索,收获的经验不少,也走了不少弯路.今年以来,“南部”提出了打造“一报一网两微三端”四大产品线和品牌、话语、论坛、视觉、数据、公益六个线下产品矩阵,目前各个垂直行业正在推进或已经孵化成功的也有十几个项目.但目前还没能打造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并未走出困局.  相似文献   

13.
夏德元:岁末年初,当人们为“澎湃”、“界面”点赞时,或许经营者正在为这些新兴媒体的“钱途”而担忧.《南方都市报》2014年11月29日报道,据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介绍,南都数字报阅读墙自12月开启注册、登陆阅读,从2015年1月1日推出付费阅读.他表示,南都希望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优质内容圈住用户,培养他们形成付费阅读的习惯.当全球报业还在纠结于电子版是开始收费还是继续免费的问题时,南都报业的电子版收费模式倒是勇敢推广开来.两位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事件     
《新闻记者》2012,(7):73
南都推出自主开发的移动终端南都PAI5月底,南方报业集团推出"南都PAI"。南都PAI采用市场上8英寸TFT屏,分辨率达1024×768,操作系统为最新的Android4.0,内存容量为1G,存储卡容量达8GB。能实现基  相似文献   

15.
罗赟 《中国记者》2012,(9):88-89
2012年6月,南都全媒体集群与广州闪购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战略合作,国内领先的传媒创新先锋"南都系"正式进入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这次战略合作将以南都全媒体集群的传播优势作为渠道,打通手机售物、媒体售物、POP售物、网络售物、见物售物等各种销售方式,为广告客户拓展商品销售的渠道.也就是说,当创新的交易方式不断出现,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在《南方都市报》的各类媒介形式上已经完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对全国性政情话题做出独立采写报道,在<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这样一家地方媒体,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南都"高端时政新闻(就是对全国全球重要时事动态或政要人物进行的重头报道)的开拓计划正得到有效执行.由于种种原因,以往关于高端时政新闻的报道,除中央级媒体的正统报道外,地方媒体基本放弃甚少主动出击进行高端时政新闻的采编.因此"南都"此举也就有了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供职的南方都市报,不久前打出了一个口号:"南都,无处不在."这无处不在的含义,除了包括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以外,自然包括在各类新闻现场,都会出现南都记者的身影.理所当然的,远程报道成为诠释其"无处不在"内涵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海地的地震现场,还是国内最近的旱灾、矿难现场,南都记者几乎都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2006年3月的<南都周刊>虽然还只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蹒跚学步的"幼儿",但也一如既往地秉持南方报业"新锐、前卫"的特色.同时,<南都周刊>还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创造性"地改变了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9.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1月29日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国内顶尖的媒体品牌和国内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南都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与阿里巴巴约定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协议,南方都市报是淘宝天下在广东地区的独家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0.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新闻报道奖从2005年度开始设立,迄今已举办4届.4年来,这一奖项的影响力与关注度在南部内外飞升.每年年初,申报、评选与颁奖都已成为南都最重要的盛事.一个数字对比很能说明问题:第一届的申报作品为334件,第四届已增加到804件.这已成为采编团队最向往的荣誉,获奖的作品也成为报社新闻水准的标杆,相当一部分作品成为国内报界学习与借鉴的样板.同时,这些作品成为活生生的案例,不断地传承和丰富着南都的新闻理念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