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让孩子学会真诚、自省,求同存异、替他人着想,谅解、宽容和赞美。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多顾及别人的感受,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应该从社会与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并把它作为幼儿入园的第一课。一、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1."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增加更多的交往机会。尊重他人,使得幼儿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尊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满足与被认可感,更易获得同伴的友谊。朋友多了,交往的机会也就更多,反之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处于孤独的境地,甚至一事无成。幼儿交往过程中许多纠纷的起因往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9,(1)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友好地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因此.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近的必要且首要的态度。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当然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下面的这个故事很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4.
欣赏,是对他人真诚的尊重和信任;欣赏,是分享别人成功的喜悦;欣赏,是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欣赏,是善待他人的友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与欣赏,同时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相似文献   

5.
尊重的境界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是在充分认识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平视。尊重,即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是对他人人格和自我人格,他人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任何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从来不会忘记———努力去尊重别人。而只有那些对生活不负责任,玩世不恭的人,才不会想到这些。时下,  相似文献   

6.
学会倾听     
《广东第二课堂》2011,(4):50-50
安慰一个满是烦恼的人其实很简单——倾听。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人,是知道该如何倾听别人的诉说的。我个人认为,倾听他人是一种品德,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牛贩     
我从不敢因别人位卑而轻视他,甚至连轻视乞丐也不敢.因为我父亲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卑贱的人,但他却养活了我们一家.从父亲身上,我学会了尊重生命,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10,(6)
以宽容之心待人,大度原谅别人的小过错,就能用微笑融化他人的怨恨,达到化干戈为玉帛之效。在这个世界上,少一个对立面,就会多一个朋友。诚如《论语》所言:宽则得众。因为宽广的胸襟,能赢得别人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爱戴。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得到他人热忱的帮助。这难道不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吗?  相似文献   

9.
冒石宏 《小学生》2010,(6):20-21
以宽容之心待人,大度原谅别人的小过错,就能用微笑融化他人的怨恨,达到化干戈为玉帛之效。在这个世界上,少一个对立面,就会多一个朋友。诚如《论语》所言:"宽则得众。"因为宽广的胸襟,能赢得别人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爱戴。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能得到他人热忱的帮助。这难道不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吗?  相似文献   

10.
与人相识、相交,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尊重,坦诚相待.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修养,是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要少给学生套框框,让学生笔随心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其次要改变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再次,要对学生的作文多一些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懂得品评别人的作文,也是在学习别人怎样做人,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2.
孟子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叵敬之。”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交往准则。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也必将赢得他人的尊重。一次,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相似文献   

13.
善于聆听 在人们自我表现倾向普遍化的今天,静下来聆听别人的谈话,已成为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养成这种习惯。多倾听有助于收集资料、观察了解,还可以避免因多言而造成的差错,切忌打断他人讲话。 尊重他人隐私权 人们接触密切并不表明彼此一定要互诉衷肠,尊重他人稳私,有助于和谐关系的维持,切不可言人之短。  相似文献   

14.
尊重,是一种双向行为,既指尊重别人,也指自己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即相互尊重.现代家庭教育中新型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强调的是一种"人人"关系,是平等的,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尊重就是一种相互尊重,表现为父母与子女问尊重是双向的.尊重自己的最好办法是尊重他人,尤其发展到他人又尊重自己时,双向尊重行为便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教育的前提是爱,有时这个爱或许微不足道,甚至像一点星火,但即使这样,这一点星火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为爱,可以创造奇迹。曾经听过一个关于老师以妈妈的身份帮助学生脱离窘境的故事,我至今都还珍藏在心里,它让我明白:有时一个人不经意的对他人的帮助,或许自己忘记了,但那个受过帮助的人,却温暖一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不愿意被他人忽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不愿意被人瞧不起;每个人都有自己脆  相似文献   

16.
我和多数独生子女一样,是一个有点自私的孩子。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关心别人,注意与人合作,才能和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但我总觉得关心别人不如被别人关心舒服,所以就是不愿关心他人。有一天,妈妈带我去玩跷跷板,你上我下地玩得特别高兴。玩了一会儿,突然妈妈压下去再也不用力蹬地了,把我跷在上面下不来。我很着急,让妈妈快蹬地,妈妈只是笑,也不动。我不高兴了,说:“妈妈,把我放下来,我在上面多难受呀!”妈妈用力一蹬,她上去了,我又下来了。就这样,我们又愉快地玩起来,我玩得满头大汗。妈妈很长时间没陪我这么玩了。累了,我们在凉亭休息。妈妈…  相似文献   

17.
尊重是一切文明行为的起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可以这样说,一切不文明的行为,都是因为不尊重别人引起的。我们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一直把尊重他人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常常会对他人的意图、行为进行猜测和判断:“因为妈妈要外出,所以她很难过……”有的幼儿能从别人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似乎有些"老套"。看到"尊重"二字,可能不少同学会忍不住吐槽:"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这些和"尊重"有关的词在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及得还少吗?不过,你确定自己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吗?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其实都和尊重他人有关。比如随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并不只是一种惯性的延续,也绝不是一种与别人无关的个体行为,而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只考虑自己的便利和感受,往往就是不尊重他人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一、精品资料交流1.以歌入境。生:世上只有妈妈好……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生: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师: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生: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师: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