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今年4月中旬,我去安徽马鞍山市观看了首届“绿洲杯”象棋赛,返宁时和家住在江宁区的棋手尹志勇同车.我与小尹在闲聊中,问他家所在地有哪些下棋的地方,他首先跟我谈起了区人民大会堂附近的棋摊,摆棋摊的是位姓郑的老人,已过八十岁.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自己陪几位棋迷也去那里玩过,自然萌生了故地重游的念头,就请小尹事先和郑老打一声招呼.  相似文献   

2.
老刘和老秦     
老刘是个棋迷,老秦也是个棋迷. 这天,我去棋摊下棋.天气太热,还没上人,我趁机占了个位置.一会儿来了一位棋友,他是第二,自然而然地坐在了我的对面.于是我们两个横车跃马大战起来……再一会儿,老刘来了,他是律师,因为职业关系,每天没有个准点,忙起来时脚不离地到处跑,有时从棋摊过几个来回都顾不上看一眼,只简单地和我们点点头,打声招呼,便急匆匆过去了,仿佛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一旦有闲,他必来棋摊报到.看来今天他不忙了,来得还挺早.不一会儿,又上来几位棋友.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我来时棋摊冷冷清清,这边战场甫一摆开,马上人满为患了.又一会儿,老秦也从远处走来了.  相似文献   

3.
棋摊韩老板     
在南京文津桥下一侧的秦淮河畔,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韩棋摊. 摊主老韩,从小就爱上了象棋,长大后当过兵、干过矿工,还开过十多年的货车与出租车.无论到哪里,他的挎包里少不了的是棋书与象棋.后来,一度下岗做起小生意,尽管能赚到些钱,但离棋桌相行渐远.所以,退休后摆棋摊既有偶然性,也是他为了延续一生的爱好. 老韩棋摊就在街头公园的一角,紧靠花鸟市场,人气不错.不过,老韩了解到不少棋摊本身简陋,雨天无法开张更是通病.所以,在省棋王刘玉忠等朋友的支持下,一次性投入近万元购买了帐篷、饮水机、板凳、椅子、棋具等,这样的棋摊建起后,就让广大棋迷有了一个安心、宽心、相对舒心的欢聚场所.  相似文献   

4.
屈指盘算,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棋摊下棋以来,所见的下棋人无数.说起棋迷的文化水平,在文革以前总体上是不高的,很多人只读了中学,有的还是小学生,至于初识字或不识字而下棋好的也大有人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上大学的我,则在棋摊被大家称为有文化的下棋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上棋摊进行棋艺交流的人中,不仅仅有了大专生、本科生,甚至还有研究生.这二年,和我要好的下棋朋友中,伍强胜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5.
江湖日记     
一日,我整理以前的日记,偶然发现有几篇是关于在棋摊破解江湖排局的,这对我这个棋迷来说,可谓是“历史文献”了。第一篇:初陷排局 (1988年2月17日初中) 今天是星期天,同桌阿权来找我下棋,还扬言要赢我。哼,真是自  相似文献   

6.
我呆的住宅区旁,紧邻着厦门湖里台湾街,沿街一家店铺,做铝合金门窗生意,店主姓雷,面色黝黑,年过五十。店铺前面,就是袖珍棋摊,每逢下午,都有棋迷来此逗趣下棋,我亦属常客,或者旁观,或者亲下,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7.
棋人棋事     
当年摆棋摊的汪老头发花白,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人。残棋功夫了得,马炮兵残棋更是轻车熟路。其最大特点是瞧不起别人,如有人说有一位高手来了,他就应声答道:"高丑来了!"汪老还是象棋围棋双枪将,如果象棋与人下输了,他会来盘围棋。如有围观者说:"这步棋厉害,是手筋。"汪老马上反驳说:"手巾?还抹布呢?"类似这样的话语常惹得围观者大笑,也因此汪老的棋摊人气很旺,是许多棋迷向往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8.
围棋俱乐部     
版主棋儿: 有读者问棋儿:“冒昧问一句,棋儿你会下棋吗?” 棋儿当然会下棋,不懂棋就不可能热爱《棋艺》,不懂棋就不可能理解棋迷内心的那份狂热。棋儿也曾挑灯夜战,可棋儿是女流之辈,很难有下够的时候。原因有三:之一、对手难寻;之二、没时间;之三、不可夜不归宿。 棋儿可是一地地道道的棋迷,棋儿现在自封为棋迷休闲俱乐部版主,各  相似文献   

9.
轻松地带     
超级棋迷三个棋迷聚在一起下棋。甲说:"我一下棋啥都忘,昨天下完棋忘了是吃完饭还是没吃饭。"乙说:"我躺在床上,满脑子是棋,也不知道是刚躺下还是刚醒来。"丙用棋子敲了敲棋桌,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问:"谁在敲门?不会是我妻子吧!"  相似文献   

10.
自称为铁杆棋迷,当属不谬。即使我人在异乡,也常被棋摊粘住而乐意流连。一次从厦门乘校车去泉州一中,参加跨市级的教研活动。午饭后,我们一行人,有的呆在校车里小憩,有的去逛商场,有的去附近的景点游赏。我也跟着四处溜达,在一个公园边的小亭子下,我就不想走了,那里聚集着一堆人,是我熟悉的景象——他们正在下棋。我就像蛾儿见到光亮一样,情不自禁地凑上去了。  相似文献   

11.
因为工作忙,很久没去老何棋摊了.不久前路过,未见其摆摊,问旁人,才知老何已经病故,心底不免唏嘘.陪伴了棋友们欢声笑语的老何棋摊,就这样随风而去了,我不禁回忆起老何棋摊赛的往事.  相似文献   

12.
所谓街头棋摊,就是个人经营的供人在街头巷尾对弈的场所。因为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旧时在夫子庙等处就有这种棋摊,但全市究竟多少没做过考证。我从小看父亲与别人下棋后也爱上了中国象棋,那时候先后光顾过不少棋摊。如鼓楼下方的棋摊,不过在那里玩的人不多。在下关,一处是姜家园,另一处在下关百货商场门口,后者的摊子大,也更有人气。  相似文献   

13.
棋摊上的对手越来越少了,我的功课却越来越重,这样一来,我去的次数自然比以前要少了许多,但我与棋摊那里的人已有了感情。我的棋  相似文献   

14.
对手     
九月的深圳还是酷热难耐,整天呆在空调的环境中也憋得慌,于是溜达到很长时间没有去的布吉街棋摊。棋摊还和以前一样热闹,也全是些老面孔,虽然大家彼此熟悉,但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因为这个棋摊经常有深圳的一些二三流业余高手光顾,所以也流行下彩棋,5元、10元、20元不等。我刚到一会儿,就听见有人和我  相似文献   

15.
万福广场     
闻说今年万福广场设有棋摊,专供棋迷娱乐,我喜不自禁。正值星期天,我休息,一大早便直奔广场而来。万福广场坐落在福永镇中心,即文化站旁边,占地宽阔,最闻名之一的当数由花岗岩石雕刻巨形的"九龙柱"。它高19.99米,屹立在直径28米的水池中间,有八条1.99米的小龙柱扶栏,配置喷水装置,每当节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五袋烟:棋叟老一辈的棋迷都知道小城有四个元老级的棋手:大龅牙、二球子、三先生、四猴子。今天我先要讲的,就是他们当中的老大——大龅牙的故事。据给我讲这个故事的蒋瑞平老师回忆,他印象中的大龅牙已经六七十岁了。平时穿一身质料很好的黑衣衫,瘦长的脸,眼皮耷拉着,满嘴的龅牙,那时候他的牙已经全被弄掉了,兜里时常揣着一副假牙。龅牙爷总是抹搭着眼皮, 握着他的铜杆翡翠嘴的烟袋,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也只有在棋摊见到棋迷时,龅牙爷才一反懒散之态,本来抹搭着眼皮的双目睁得炯炯有神。每当棋手们走错一着,他就会把正确的着法告诉给这个棋手,若这个棋手下次再走同  相似文献   

17.
棋迷俱乐部     
名单里的学问 最近各国棋协都有点闹心事儿。韩国棋协 正为元老派的逼宫而坐卧不安,中国棋协也因 甲级联赛增加女棋手的计划受阻而头疼不已, 说来说去就数日本棋协最省心。这不,连决定 出征农心杯擂台赛人选这等大事都交由棋迷裁决。而棋迷也不含糊,立马奉上了一份令人 拍案叫绝的名单。 从这支梦幻之师的人员组成可以看出日 本棋迷为此煞费的苦心。棋迷眼中的第一人选是香艳照人的棋界第一美女梅泽由香里,看似玩世不恭之举,实则大有深意。前几次擂台赛日本众高手倾巢而出,也没尝着冠军的滋味,精挑细选的选手像是任人捏的软柿子。此…  相似文献   

18.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 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有个叫王嘉良的棋坛高手,他是街上棋摊人们常念叨的人。下棋的人爱夸口,特别是街上棋摊的人更爱“斗嘴”,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总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 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和棋友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 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身影。我在报上看到过他的对弈照片,细高的个,瘦削的脸,一双极有神的眼睛……。然而真正与他谋面那还是在1980年的秋天,我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就李世石与韩豆的隐退三番棋接受了普通新闻媒体的采访,日本天众因AlphaGo之役还记得李世石,但韩豆完全没有知名度。棋迷之间对困棋AI的认识也有很大的落差,少数人毎天盯着Lizzie(围棋AI平台),大多数人却觉得事不关己。  相似文献   

20.
一有朋自远方来,把我弄得不亦乐乎。浪迹弈林几年,倒也混出了一点小名气,各地热心的棋友纷纷来访。有求书的,有交友的,有托我介绍教棋工作的,甚至还有人听说我认识不少女棋迷,请我做月老的。对这些朋友要求的事,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办,实在办不了的,就请他住几天,让我那帮棋哥们陪着下几天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