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改革无不以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能力与数学素质为基本目的.教学改革使传统教学方法中不合理的因素(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多讲多练,轻分析引导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除.但课堂教学改革毕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固定的模式.必然会出现“跌倒在水中”的现象,会出现新的问题.本人根据所掌握情况和研究体会,拟成拙文,期盼同仁扶正.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倾向: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重书面写作、轻学生口语:重单项训练、轻综合素质;重学习成绩、轻个人能力。这种错误的教学导向,致使学生的英语交际和综合运用能力长久得不到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热情也受到了抑制。要扭转这种局面,以提高素质教育和侧重能力培养为目的的高中英语教...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往往只关注数学知识的有效传递,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人为地割裂了学习知识与发展个性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精讲多练”,产生了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课堂教学中的这些短期的功利主义行为。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关注入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在成为时代的呼唤。那种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物理课堂的切入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要激活课堂,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生才会成为真正的主体,能力才会得到充分发展,要激活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数学考试,命题侧重体现以知识的积累和模仿性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这样的考试命题往往带有片面性,重知识,轻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思路狭隘、形式单一、内容呆板,不能体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个性或策略。这种命题严重地制约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带来不少负面影响。我认为,数学考试既要走出传统的框框套套,又要体现减轻学生的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让他们考出自信,考出水平。命题者必须以发展性教学理论为指导,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命题时应避免所谓的“陷阱”或“审题的障碍”,注重能力的考查,客观…  相似文献   

6.
王丹青 《福建教育》2007,(10):50-50
传统的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出“六重六轻”:重数量,轻质量;重知识,轻思维:重规范,轻多样;重学科,轻综合;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忆,轻创新。我们应当抓住课改契机,转变作业观念,改革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然而,传统教育教学把知识当成一系列抽象的符号和孤立的结论“传授”给亟待开发与体现生命价值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解题,轻应用;重模式,轻思想;重训练,轻意识;重演绎,轻发现;重传授,轻感悟;重抽象,轻实验;重智商,轻情商”.为适应时代发展,笔者近年来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颇有见地的文献,感悟出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学科加强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像一股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使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弊端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教学手段呆板,以教定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人为地割裂课堂教学与社会、学生生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三节”为突破口冲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方庆豪(九江市庐山区中学)一、认清弊端,冲出误区我们庐山区中学的领导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地存在“五重五轻”的偏向: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主课、轻副课;重文化、轻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四重四轻四割裂”。“四重四轻”:重教学设计,轻课堂驾御;重少数思维活跃学生,轻全体学生;重认知性课堂目标实现,轻思维训练和思维品质培养;重应试能力培养。轻全面素质培养。“四割裂”:割裂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割裂主体与主导的;割裂教师情感与学生情感的统一关系;割裂传统教学合理因素与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第一次全教会,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诸多领域进行深入改革。在这种大背景下,经过我们广泛的调研,发现多数教师虽经常讲自己如何贯彻素质教育,但真正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却有许多偏差,课上常常表现为:满堂灌,缺少民主氛围;满堂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够;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重知识,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陶冶 《天津教育》2004,(4):39-40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教学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改进和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这些弊端应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堂教学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励教育的课堂“双五步”导学模式,就是我们从这一目的出发所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指导思想.面对以往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哪呢?我认为,科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科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想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强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激活课题——联系阅读——合作讨论——体验升华”的课堂教学策略,以改变原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达到其自主学习的日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对化验专业的学生而言,实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实验教学的改革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实验能力。下面以化验专业实验课改革为例,谈谈本人浅见。改革实验课程设置模式,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多年来,人们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职业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关键是课堂教学。综观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能和谐发展。为此,我们抓住教学这一主要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出“导思式课堂教学模式”即“三主”、“四导”、“五突出”。目的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转变观念转移重点──谈语文教学要立足改革石景山区第一小学苑爱红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是融情感、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学科。然而,多年来在教学中,却存在着几重几轻的现象:即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轻情感教育;重形式变换,轻实际效果;重尖子学生...  相似文献   

18.
佟元园 《学周刊C版》2010,(2):169-169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改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活动者、参加者”等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新理念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导致研究性学习学科化和学习功能的过分窄化。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教师观念陈旧普遍进行“去问题教学”;课堂教学重传授轻探索,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内容及范围的局限。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转变“师道尊严”的教师权威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质疑气氛;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数学作业只是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也仅限于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表现出“六重六轻”:重数量,轻质量;重知识,轻思维;重规范,轻多样;重学科,轻花样;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忆,轻创新。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