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教育实质是传递爱的活动。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迫不及待地要在世界、教育和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并把所看到的本质画像刻印在此"。在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是最能体现这一教育意蕴的。从吸收与付出的视角看,爱呈现出"学会爱、拥有爱、表达爱、分享爱、给予爱"的序列。其中,"给予爱"处于爱之序列的最高端。用爱为每一位学生指明前进方向,指出前行路径,鼓舞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的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向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优秀的人才。目前虽然社会各界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加强德育工作,但是在各层次高等学校中乃至整个社会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和观念还未得到彻底颠覆,因此将高等学校"爱的教育"提到显著的高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文章在阐述爱的本质意义的基础之上对目前高等学校"爱的教育"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提出高等学校"爱的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并呼吁全体校师生以及整个社会为实现"爱的教育"的目标而不懈努力,继而为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提升人才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幼教事业是爱的事业,真诚地爱孩子,并让孩子学会爱,这是幼教工作者应追求的教育目标。让孩子学会爱,首先要真诚地爱孩子,为他们营造爱的氛围,这是培养他们爱心的基础。其次,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老师为抚养培育他们所付出的  相似文献   

4.
翻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想起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一句名言:“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即教育施予孩子真正的爱,会缩短彼此心灵间的距离,并将爱传播到四方,使他们学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莫阿罗在《人生的五大问题》中写道:“一个社会要能够成立,必须人类先懂得爱,  相似文献   

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老师要学会爱、用爱教育学生,教育学生学会爱: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是爱每一个孩子,"爱满天下"是他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7.
教育即爱,爱即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追求。我们会把"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但我们的"爱"中,有时也存在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现象,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8.
爱是无私的给予,是心的接受与付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爱心,学会爱孩子、尊重孩子。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作者深深地体会到用"心"爱一个孩子是多么重要。我们要把孩子装在心里,像妈妈一样爱护、关心、照顾他们,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待每个孩子都公平、公正,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真心,相信他们会用最灿烂的笑容、最无邪的童心爱我们。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爱的教育,谈几点做法:上好高中第一堂语文课,让学生爱上语文;合理利用教材在上课时找机会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充分用好经典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借写作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面对生源危机,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陷入两难境地。本文旨在倡导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探讨在语文课堂上如何通过加强爱的教育,让这些受考试屡屡打击甚至被全盘否定的学生感受爱、学会爱,并把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