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渴望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渴望腰缠万贯,有的人渴望平步青云,有的人渴望一夜成名,也有的人渴望——。而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要求不高,我只渴望得到理解。渴望学生的理解。"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们责无旁贷。作为教师,我们夜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人都是渴望被认可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渴望被认可"的层面,被认可的可能性就不大,要想让被认可的价值越来越大的话,持续自问"到底希望在哪些领域中,通过挑战哪些困难,借助哪些成果,而被认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继续追问"最让自己有成就感的被认可的形式是怎样的"以及"周围哪些人已经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了认可,为什么"的话,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她们多才貌双全,不甘沉沦,与士人拥有真挚专一的爱情,更有奋起反抗的勇气和智慧。本着眼于她们与其它朝代学作品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同中有异,寻求社会历史和人心态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许崇麒 《辅导员》2011,(9):41-42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疑惑的事情有更透彻的了解,每个人都渴望揭开未知世界的面纱。而人的这一天生"气质"体现到思维的活动上便是:不断提出问题(即质疑)——论证论据——得出结论——检验与应用的过程。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人类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文明     
正汽车不顾行人呼啸而过,是不文明的,而司机看到行人主动停车礼让,是文明的。不文明的行为让人觉得自己的某种权益受到侵犯,心里很不舒服,甚至怒火中烧,而文明的行为让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内心得到滋润,心情愉快。"文明"一词有很多的学术含义,但在普通人话语中,它是一种内心感受,是人是否得到尊重的内心感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意味着对人的尊重程度越高,内心感受越幸福。我们渴望一个文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渴望彼此得到理解,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和爱护。文明的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就是人  相似文献   

6.
<正>道德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对于德育,我们都不陌生。而爱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德国著名的古典美学家、美育创始人席勒曾经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认为美育对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王国维第一次在中国教育史上提高了美术教育的地位,把美术教育纳入教育结构之中,与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并列。蔡元培也非常重视美育,他说:"美育者,应用  相似文献   

7.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都希望对自己疑惑的事情有更透彻的了解,每个人都渴望揭开未知世界的面纱.而人的这一天生"气质"体现到思维的活动上便是:不断提出问题(即质疑)-论证论据-得出结论-检验与应用的过程.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人类正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创新、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虽沦落风尘,却绝非一般青楼女子可同日而语.她们拥有独立自主的个人意识、特立独行的男性情结、关注政治的社会意识,其独特个性表现出了封建时代青楼女子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银凡 《考试周刊》2010,(22):29-30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自我意识、价值感的产生是他人目光的一个内化的过程,人的自我意识起源于幼儿时期的经历,人的自我价值则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实现。人在世界上的种种行为动机是渴望自我价值实现的努力,而焦虑是对人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的一种反应。《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就在于在白人价值观主导的世界中这个黑人女孩被他者异化,无法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丧失了自我选择和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多方位、多视点、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她们多才貌双全,不甘沉沦,与士人拥有真挚专一的爱情,更有奋起反抗的勇气和智慧.本文着眼于她们与其它朝代文学作品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同中有异,寻求社会历史和文人心态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由之风     
"自由之风"是自然的、人文的,最重要是少年的。自由是风的灵魂,表现了一个少年将风作为心灵自由的一种象征。"十一岁的我渴望的这种自由",之后"我依然渴望",禁不住使人想起孔子深许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美好。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超越了狭隘的个人经验而写出了:"风的自由其实是一种大爱,包容了世界的光和暗,然后拥抱世界,  相似文献   

12.
刘风玲 《教师》2014,(16):105-10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谈到人的高级需要包括: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渴望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如果这些需求在班级中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将有助于减少班级中的不良行为,有助于班级朝着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是人,就不可能只有纯粹的动物性;是人,就摆脱不掉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对"更高的价值"的渴望。纯粹的精神性是古典时代的妄想,而纯粹的动物性与纯粹的物质性则是当代的妄想!有人硬是要用"食色,性也"来强调"人的动物性欲望是绝对不可以被压抑的",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是以"生命"形式而不是以"物"的形式存在,审视辅导员的生命价值就是承认辅导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把"作为人的辅导员"和"作为辅导员的人"有机统一起来。工具化和功利化遮蔽了辅导员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社会外界、教育管理者和辅导员自身,必须共同努力,才能促进辅导员生命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什么?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特征。"对于小学生,"兴趣集中表现为他们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即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渴望受到重视,得到公平的对待。因此,教师应以"多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为原则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而表扬激励评价必将成为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有效"法宝"。  相似文献   

18.
一位心理学家说:“赞赏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的期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完美,赞赏不仅仅是对别人取得成就的肯定,同时它也可以成为一种目标,你对他的期待成为他前进的源动力。许多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在身边由于屡遭失败而萎靡不振的例子俯拾皆是,有时候,真实的否定的话语却成为孩子关闭心门的锁。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人的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提3—4倍。有人据此而推出这样一个描绘性的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孩子都是因为有甜点的承诺,才会吃完青菜。其实,保证会得到甜点,可以让孩子养成吃青菜的习惯。奖赏是把惯性行为变成习惯的要素,因为你会渴望它们,而渴望就是使习惯变成"永动机"的必备要素。当然,幸福本身就已经是奖赏,那是我们所追求、向往和一切努力背后的奖赏,然而幸福是一个能带来其他礼物的礼物。一旦你变成更幸福的人,就会发现人生在各方面都有进步,而这个情况发生时,你的渴望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