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丹 《林区教学》2011,(6):40-41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日常管理方法及手段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能够顺利快速地开展学生工作,是值得我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者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是决定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能力,对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的手段和媒介运用的效果、推动辅导员专业化队伍的建设,都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高校辅导员培训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保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认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健全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构建高校辅导员培训与交流平台等途径,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本文试图将"整合思维"方法用于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研究中,结合"全人教育"理论,在吸取传统培训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探索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与服务的承担者。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水平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对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现状有所了解,是了解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满意度、辅导员日常具体工作开展情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立足辅导员的工作实际,探寻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意义,站在辅导员角度来回望辅导员的职业之路。而教育叙事研究由于是以具体事件为基础开展的研究,贴近学生与教师的实际,因此它不仅是辅导员开展教育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辅导员的一种工作方法,而且能够提高辅导员开展教育研究的积极性,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关于辅导员博客的构建、规范与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博客的构建是网络信息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辅导员博客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常态模式开展工作.构建初期,需要对辅导员博客的日志内容、依托平台、日志更新和评论回复等工作加以规范,通过建立监管制度、重视宣传和反馈、开展培训和评比、促进交流与规划来进行管理.目前辅导员博客的构建、规范和管理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检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自身发展。今后辅导员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周伟川  李燕芳  黄畅 《文教资料》2013,(14):102-104,114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一般统称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看似繁琐零碎,缺乏系统。实践证明,辅导员的工作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化,必须紧紧把握其规律性,即根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梳理,将其整合构建成一套课程体系,辅导员则按照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通过上课的方式开展工作,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9.
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辅导员拉近与学生距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以及生活学习等情况的重要途径。当前处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介和平台在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展线上谈心谈话也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运用相关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咨询方法,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