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剧单元,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课本剧表演,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大家知道,戏剧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由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部分组成。剧本是戏剧文学的基础,但有了剧本并不等于就是戏剧,作为表演艺术,戏剧必须以舞台演出作最后的完成.教材中的戏剧单元,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又称做剧本单元.剧本是供演员舞曲演出所用的脚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具有舞台性.剧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要通过个性化的台词和人物的动作来加以体现,这一…  相似文献   

2.
<正>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从文学角度说,戏剧是指为舞台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在近年中考作文中,通过编撰剧本来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表达主旨的佳作层出不穷。这类文章,多以对话描写为主,通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反映某一社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开始,戏剧文学的中心地位渐渐地被移位了,戏剧从以剧本为中心转变到了以剧场为中心。戏剧文学,也就是剧本,变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当代戏剧的创作更是将戏剧文学推到了边缘地位,剧作家或者"无名",或者由导演兼任,优秀的剧本难得一见,优秀的剧作家更是凤毛麟角。戏剧文学出现新模式化现象;快餐式的、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一流演员二流导演三流剧本"的市场定律是造成当代戏剧文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戏剧是一种由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中学语文中的戏剧教学,是从学习、了解、欣赏剧本这一文学样式的角度来谈的,这里所论及的戏剧教学,其实是戏剧的剧本教学。  相似文献   

5.
戏剧教学指的是有关戏剧文学(剧本)的阅读教学。剧本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的文学因素,是戏剧表演的基础,是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学。剧本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角度、口吻描述生活,而是主要以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台词)展示生活、构成内容。剧本的台词往往富于动作性——充分体现着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之间的冲突及情节的进展。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讲究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故而“集中性”是剧本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6.
《招生考试通讯》2008,(12):22-23
戏剧影视文学 剧本结构精创作 随着影视艺术的日益繁荣,愈加需要原创剧本,而戏剧影视文学便是舞台及影视作品剧本的基础。没有编剧的首度创作,戏剧、戏曲、广播影视等作品便成了无源之水。曾火爆一时的军旅剧《士兵突击》,改编自获得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文学奖”的话剧《爱尔纳·突击》,其编剧兰小龙正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相似文献   

7.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以下简称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同是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在戏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学习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诉诸观众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是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集多种艺术因素为一体。单从语言角度论道,戏剧不能直接与剧本画等号,剧本是纯粹的文本语言艺术,呈现的是静悄悄的语言,它只是演员表演的脚本,离戏剧语言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什么这样说呢?同是剧本,造诣精深的表演艺术家会"化腐朽为神奇",蹩脚的表演者只能"化神奇为  相似文献   

9.
戏剧文学课程是许多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旨在以课程教学促进戏剧活动的有效开展。戏剧文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要求戏剧课程教学应坚持创造性思维与实践原则,具体表现为:戏剧理论学习应采取执一端而显全部的阅读与对话模式、剧本学习应设定各类角色以还原剧情的学习模式、理论结合实践环节应提升理论分析剧本的综合能力。如此方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个性化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戏剧文学的阅读与欣赏在初中阶段只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五册第七单元。选文是《〈白毛女〉选场》、话剧《〈陈毅市长〉选场》、传统京剧《〈打渔杀家〉选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作文训练是编课本剧或将剧本改写为故事,语文活动是演课本剧。根据以上目标,我按八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总览 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了解戏剧文学在这里就是指剧本,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阅读时,要抓住戏剧冲突;欣赏时,主要是欣赏人物语言。再引导学生读附录中《谈谈戏剧文学》的知识短文,让学生了解一些戏剧知识,知道剧本通常包括舞台提示与人物自身台词两部分,了解剧本的三个特点及其不同标准的分类。从而提高阅读与欣赏戏剧文学的能  相似文献   

11.
阅读戏剧文学,要懂得戏剧和戏剧文学的区别。戏剧是一种练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而戏剧文学是指戏剧的文学部分,即指可供阅读、欣赏的戏剧剧本,它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知道戏剧文学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  相似文献   

12.
崔薇 《文教资料》2008,(4):11-12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需要优秀的剧本,还必须经过舞台演出和观众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沈汤之争"触及到了戏剧的本质及其价值定位问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围绕剧本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问题而展开的.从二者的主次关系、接受群、艺术感染力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剧本的表演价值应高于其文学价值.剧本的创作是为戏剧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戏剧.  相似文献   

13.
【总体阅读思考】一、课本“自读提示”指出:“电影文学剧本是介于戏剧文学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试以《林则徐(节选)》为例思考:电影文学剧本与小说、电影文学剧本与话剧剧本的异同。二、《林则徐》是一部以鸦片战争这一巨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从林则徐接钦命赴广州督办禁烟开始,集中写了缴烟斗争。焚烟、保卫广州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至林则徐被迫退出斗  相似文献   

14.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有着不同于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语言构成,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由于剧本语言的种种特殊要求,决定了剧本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点.戏剧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种:人物语言和情景说明.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主体,戏剧中的剧情及人物思想都是靠人物的语言及行动来体现的,动作性、个性化和丰富的表现性是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本文就从戏剧语言入手,分析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文学.  相似文献   

15.
邓清华 《考试周刊》2008,(48):178-179
儿童戏剧文学,即儿童戏剧剧本,它作为戏剧文学的一个分支,必然要遵循戏剧文学的基本艺术规律,诸如人物、事件、场景的相对集中,语言的性格化等等。但是儿童戏剧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观众是少年儿童,因而其艺术特征必然是戏剧的一般性与儿童戏剧的特殊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戏剧作为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本),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阅读、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熏陶和享受。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一单元就是进行对戏剧的鉴赏学习。仅通过一个学习单元中仅有的三篇课文来达到教学目标对戏剧鉴赏的要求,无疑是有难度的。如何进行戏剧鉴赏教学,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戏剧的魅力,是教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实践的重要问题。一、重视戏剧鉴赏的基础起点,把握戏剧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戏剧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数量相对较少,其选材范围相对狭窄。以苏教版为例,初中六册书中,只在九年级下册安排了四篇戏剧作品,分别是《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和《一厘米》。本文以苏教版剧本单元的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教材有限的剧本资源进行剧本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但中学课本中所使用的“戏剧”概念与此不同,这专指戏剧的文学因素,即“剧本”而言。这样剧本作为戏剧文学,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这个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注重分析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而忽视了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使舞台说明成了教学中的死角。现在看来,这实在是失策之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戏剧单元,节选了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构想 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供教学使用的教材单指戏剧文学,即供戏剧演出用的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一样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戏剧文学的舞台性,决定了它主要依靠人物语言(台词,传统戏曲中包括角色的道白和唱词)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并展开戏剧冲突,推动  相似文献   

20.
一、在剧本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材料的特殊性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为阅读教学安排了四篇。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戏剧的种类各有不同,在情节安排、矛盾冲突、人物塑造、主题表现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