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明天就要上《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一课“社区的公共设施”了。放学前,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里各种公共设施所在位置及使用情形进行调查。第二天,正式上课了,我兴致勃勃地组织起活动来,先让学生说说昨天在自己所在的社区里观察到了哪些公共设施。咦,今天举手的人怎么这么少?才五六个。要知道,在以前的课堂上,大家发言可积极了。我沉住气先听学生作介绍:“我们社区有乒乓球台!”“我们社区有老年人活动室!”“我们社区有两个篮球架。”……发言的同学很是自豪。忽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社区没有乒乓…  相似文献   

2.
金老师:您好!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一个半年前从您那儿转走的学生。您还记得那天在课堂上发生的事吗?那天是星期一,您检查上周布置的家庭作业——背诵课文。我没有背过。您便指着我厉声说:“你站好了!还班干部,还学习委员呢!不能以身作则,当班干部?说,为什么没背过?”我小声说:“老师,我忘了。”“忘了!吃饭怎么忘不了?亏你说得出口!我都替你害臊!……”后面的话还有好多,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时我却觉得您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一刀刀凌迟我的自尊。老师,您为什么不问问我,平时那么循规蹈矩的小女孩怎么会把作业忘了呢?您又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3.
自执教以来,已经有二十多个春秋了,可是我对我的学生却越来越感到陌生和不解。学校周一升旗,要我们班选派一个学生在升旗仪式上发言。我说:“这是很光彩的事,是一种难得的荣誉,谁愿意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应征。我以为是人多大家不好意思,于是就派一个平时语音比较纯正发音比较清亮的同学去。这是老师对弟子的一种信任呵!可是这位同学却说:“我不想写这个发言稿。”我说:“我来写,你去说就行了。”可是她却说:“我对这个没劲。”我问:“在国旗下发言你都没劲,那么怎样才能使你有劲呢?”她大言不惭地说:“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万般无奈,我只好叫一个平时比较听话又比较有文采的同学去。这位同学听说要让他去发言,愣了愣,表现出老大的不情愿,说:“如果非让我去不可的话,那么我也只好  相似文献   

4.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5.
有些同学在日记中跟老师说心理话,老师能从中了解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沟通了师生的思想,加深了感情。顾志远同学在日记中说:“我上课想发言,但又害怕说错了老师批评我,所以不敢举手。”我在日记后面批上:“大胆发言吧,老师不会  相似文献   

6.
教育视野     
无需举手 自由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的老师们常常这样提示学生:“这个问题谁能回答?请自由发言。”“无需举手,自由发言”打破了“要发言,先举手”的课堂陈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学生们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三大原则,即女士优先,前排优先,经常发言的同学谦让较少发言的同学,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教师们认为,“无需举手,自  相似文献   

7.
上课时学生发言要先举手,能否有发言机会,取决于老师是否恩准,如不举手就发言属于违反纪律,我们管这叫做“乱插嘴”、“接下茬”。老师对学生不举手就发言向来持否定态度,并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惩戒,甚至有学生三次不举手就发言便被逐出教室。但是,这样的纪律要求是否合适,我觉得很值得分析和探讨。教师不喜欢学生“接下茬”的理由是怕扰乱课堂秩序,再有,不举手就回答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良后果或者冠冕堂皇的理由吗?仔细想一想,似乎仅此而已。我倒是在寻找不利因素的过程中找出了不少有利的内容。从学生方…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举行了一次题为“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的班会。一阵沉默过后,周崇军第一个站起来:“我喜欢讲课声音宏亮、表情丰富的老师。”接着,张勇胆怯地说:“我喜欢不把同学赶出教室的老师。”渐渐地,气氛活跃起来了:“我喜欢批改作业细致的老师。”“好老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突然,一个学生慌慌张张地举手说:“我喜欢有错误就改的老师。”发言的是小邓。他的发言使我想起前不久在他  相似文献   

9.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10.
记得去参加一次教研,正好坐在生后面。课堂上老师讲得十分投入,生听得也很认真,举手积极。这时坐前面的一个小男孩举手了,另一个子靠着椅子,懒懒地说:“老师不会你的。”看来这个小孩已经很有经了,而那个孩子还是高高地举着手,老师果然没叫他(当然原因很多)。他丧气地把手放了下来。我想:假如这时老师请了他,那他该多高兴!他可以大声地说:“老师是会叫我的!”但现在他只能想“老师的确不会叫我”的。这样的次数多了,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那样天真地高高举起手。不管学生的基础有多大的不同,老师的“偏心眼”也是导致“暂差生”自卑心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定是将军     
考试时,一学生对老师说:“我忘了带笔。” 老师:“岂有此理!如果一个军人不带枪上战场,你想他还是军人吗?” 学生:“他一定是将军。”  相似文献   

12.
卢瑜 《四川教育》2014,(2):84-84
一次,在我旁听的一节数学组的“分享式教学”课上,一个话题突然进入我的视野:“上课发言不需要举手。”彼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全国许多正在践行“分享式”教学的课堂上得以实现。坦言之,这个话题对我内心的冲击很大:上课举手才能发言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则,所有的老师都力求呈现一个有秩序、有组织的安静课堂。今天,竟然有课堂正在实践着“发言不必举手”的规则,让我不得不又进入了深思。  相似文献   

13.
上课时学生发言要先举手,能否有发言机会,取决于老师是否恩准,如不举手就发言属于违反纪律,我们管这叫做“乱插嘴”、“接下茬”。老师对学生不举手就发言向来持否定态度,并采取严厉的措施加以惩戒,甚至有学生三次不举,手就发言便被逐出教室。但是,这样的纪律要求是否合适,我觉得很值得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嘻嘻嘻……”“哈哈哈……”教室里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老师敲了敲黑板,大声说:“静一静!静一静!下面谁还要读?”“我!”“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杰作”。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我们在上作文课。由于大家普遍的毛病是只会作静态的人物外貌描写,而在故事情境中写不好人物和外貌,有的时候还忘了写,所以今天老师特别训练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老师先详细地给我们指导了一番,就叫我们每人写一段,然后再当众朗读。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老师想了想,说:“郭乐,你来读。”郭乐拿着本子,利索…  相似文献   

15.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我们时常听到老师面对雨后春笋般的小手说“别急,想好再说”,面对百灵般叽叽喳喳的小嘴说“请同学们不要插嘴,先举手,等老师允许后再发言”。再看学校的校纪班规,无论是装订成册的,还是贴在墙上的,在谈到课堂教学常规时,一般都写道:“上课有问题先举手,老师同意后再发言。”可见,大多数学校都视  相似文献   

17.
调皮的硬币     
今天课堂上,我们做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老师拿出了一个杯子、一个塑料盆、一只打火机和两枚硬币,说要做一个实验。真奇怪!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这些东西能做个什么实验。老师先把两枚硬币放到塑料盆里,又倒上了水,然后笑着问道:“谁能把道具都用上,并且手不沾水就把硬币拿出来?”哎哟,这还真是个难题!我苦思冥想。这时,同学们已经开始叽叽喳喳地发言了。有的说:“把水倒出去!”有的说:“把塑料盆扎  相似文献   

18.
用心教学     
初次尝试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刚提出问题,"老师,让我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我只好说先举手后发言.  相似文献   

19.
我在二年级听一位老师讲《小蝌蚪找妈妈》,为了增加感性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兴趣,教者布置学生养几只小蝌蚪,学生情绪很高。有一个男孩子举手请求发言。他说:“老师,我爸爸说小蝌蚪长大之后不一定是青蛙,有的是癞蛤蟆。”教室里顿时热闹了。学生们叽叽喳喳,老师沉思片刻说:“书上这么讲的,我们上学时老师也这么讲的。”授课到此结束,兴趣盎然的小学生心头添了一块疑云。  相似文献   

20.
“今天,咱们是第一次见面,我第一次给你们班上课。咱们认识一下,我叫靳家彦,你们就叫我———”“靳老师!”学生齐声答道。“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智力游戏,通过游戏老师可以对同学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要先———”“举手!”“对!举手时,请同学们一律举左手。略微高出头顶,好让老师看见,不要发出声响,好不好?来,咱们练习两次:举手,放下;举手,放下!”“现在,咱们改变一下约定:我说举手,你们放下(不举);我说放下,你们举手。”随着老师口令速度的加快,有的同学就乱了套。在一片笑声中,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