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在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地区不再简单的依赖农业与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借助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端午节作为浙江省乡村地区重要的民俗节日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参与程度与热情,并逐渐成为浙江省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乡村端午民俗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以端午民俗旅游节庆为研究重点,对浙江省乡村端午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曾亚玲  柏雪 《家教世界》2013,(2):232-233
一、山东省民俗旅游产品类型山东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活动也类型多样,丰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游内容、形式不一。目前下列类型发展的较为突出。(一)节庆民俗旅游这是山东民俗旅游的主体,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为传统节庆旅游,现代节庆旅游、新兴节庆旅游、假日旅游。山东主要的旅游节庆有潍坊国际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趵突泉灯会、大明湖荷花节、青岛国际啤  相似文献   

3.
许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民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许昌民俗旅游资源可分为具有吸引力和不具吸引力两大类。许昌民俗旅游的形成主要依赖经济、政治、地缘和精神四种因素,适合许昌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主题附会模式、历史街区模式、静动态相结合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模式、陈列博物馆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民俗旅游开发的创新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五种开发模式:博物馆式、民俗旅游村、歌舞节庆式、城市民俗步行街、民俗文化创意园。民俗文化创意园用创新的形式和设计理念对民俗文化加以包装,为实现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及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体潮流之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构筑地区旅游特色的关键。黑龙江省民族民俗特色浓郁,民俗旅游资源“丰饶”,民俗旅游极富发展潜力。本文从黑龙江省民俗旅游资源特性的剖析认识出发,指出了黑龙江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主题、布局形式及项目方案等,为黑龙江省民俗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试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古明城闹元宵民俗为例,分析古明城闹元宵民俗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期望对现阶段和未来的节庆旅游开发及深入开发提供有用的线索,为民俗旅游开发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民俗旅游是社会热点,也是学界显学。民俗旅游研究火爆,旅游民俗研究稀少是其现状,建立旅游民俗学的学科框架迫在眉睫。旅游民俗学是以民俗学的视角对于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民俗旅游产业和旅游民俗文化事业开展社会服务的一门科学。旅游民俗学有着四个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一是可用于旅游的民俗资源及其转化研究,二是对于民俗旅游的经济研究与服务,三是对于旅游者与从业者的研究与服务,四是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传承及其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民俗学首先需要更新自我对于民俗的解释,才可能为民俗旅游产业提供服务。民俗的核心属性是构建认同,叙事是民俗的存在形式,通过民俗叙事拓展民俗旅游研究的空间,是民俗学家的独特优势。以语言叙事、仪式表演行为叙事和景观叙事为一体的民俗大叙事观,是旅游民俗学的研究入口。大叙事学说,民俗认同学说,可以此为基础构建旅游民俗学研究的话语系统。民俗表演的观赏性与民俗景观的观赏性,都是民俗叙事的再生产的重要内容。把民俗叙事研究定位为旅游民俗学的学科基础和前提,是因为民俗旅游不能离开民俗叙事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云南哀牢山区仅有的4万人口的彝族支系花腰彝创造了绚烂多彩、独具风格的花腰彝文化,花腰祭龙节就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之一。本文阐述了祭龙文化,分析了祭龙民俗的旅游价值,并提出应从四个方面对祭龙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采用节庆活动的模式;树立花腰舞龙品牌,打造海菜腔、烟盒舞原生态歌舞名片;与其它习俗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开辟一条滇南花腰民俗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9.
民俗旅游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对游客有强烈吸引力的、具有明显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回族的风俗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具有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开发潜力巨大。在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一是要重视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突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二是充分体现并尊重回族的民俗习惯,防止将回族民俗文化庸俗化、伤害回族民族情感的猎奇行为。三是注重回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增强回族民俗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找回族民俗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契合点,重点围绕回族清真饮食、回族节庆、回族服饰、回族艺术、回族民俗观赏等方面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劳动群众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并为其所承袭且能够约束其行为和意识的有规律性的民间习惯。满族民俗资源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满族民间文化资源。满族民俗旅游资源既是旅游者出游的动力,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愉悦、求知、审美等需求。满族民俗资源的类型包括饮食型、民居型、歌舞节庆型、服饰型、婚嫁型、祭祀型、礼俗型等。应根据不同的民俗资源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从四个方面分析莆田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其目前开发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莆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开拓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和政府导向等。  相似文献   

12.
立足黄山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根据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黄山市现有体育旅游资源的再生性开发,同时对潜在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寻找体育赛事与生态旅游、古徽州探索、徽州民俗旅游等的契合点,树立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大体育旅游观,力争为黄山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荆州的洪湖市乌林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生态与人文的组合特性,具有三国古战场遗迹资源、人文宗教资源、生态人文风景资源、古遗址文化资源、水乡民俗文化资源五个维度.作为荆州三国文化资源独特的洪湖市乌林,在如何挖掘、规划、建设、开发三国文化资源的问题上,建议采取三国主题的生态特色水产品及民俗工艺品开发、打造地方民俗风情三国文化街、三国文化主题温泉休闲养生开发、三国主题旅游节庆开发“黄蓬十二景”和古战场遗迹的完善修复等开发策略,适当考虑乌林与赤壁跨区域联合旅游开发实现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的共建实现“双方共赢”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民俗旅游是时下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产品是当前最具有垄断性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之一。汝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其开发状况不尽人意。笔者从汝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色入手,分析了汝城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俗作为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为绚烂多彩的部分,对旅游者具有很大吸引力。文章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类型和特点,以明确其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进而考察开发现状并重点分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最终从开发原则和开发措施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入手,以龙山里耶为研究重点,首先,对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研究现状、相关理论作了概述;其次,对湘西古镇的演变、地域空间特征以及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再以,湘西古镇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偏好分析与资源评价进行调研,对于湘西古镇的客源市场以及游客偏好进行一个大致的分析,为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为例,武隆区为吸引物重心,基于空间分形理论对重庆旅游资源分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以武隆区为吸引物重心,其聚集度较强;子系统中以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为吸引物重心,其聚集度较高,而以人文民俗和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为吸引物重心,其聚集度较低。重庆市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优势,从而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江南古镇南浔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浔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江南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古镇人文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水乡文化浓郁,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对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突出独特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等原则.在具体措施上,要制定完善可行的方案,开发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修缮和保护古建筑,处理好群众利益与古镇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大宣传力度,创出古镇品牌.  相似文献   

19.
傅生生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4):48-51,73
指出"旅游"一词在中国古代就有超功利的适意而行的特点,具有典型的道家思想的意味。论述道家"逍遥游"的自我超越思想,性命兼修的旅游追求等揭示了旅游的本质;道家思想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道家思想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理论、推动旅游文化的建设以及现代旅游观的形成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俗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作为泰州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目前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分量还不够。文章充分肯定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泰州旅游产业经济、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并在对泰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泰州民俗文化宝藏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