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雌雄配子(卵和精子)以及早期胚胎。这部分内容常与必修教材中配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动物的个体发育及其生命活动通过激素的调节以及选修教材中动物细胞的培养、转基因动物、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查。在高考中本专题的常考知识点主要是:①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②胚胎干细胞的移植;③胚胎工程的应用。现结合经典例题,将本专题考点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谓克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克隆动物,其实采用的并不是同一种技术。广义的克隆技术实际上包括3种技术,即胚胎分割、胚胎细胞克隆和体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核转移技术研究的历史进程,介绍了克隆羊技术的培育过程,提出动物克隆包括胚胎细胞克隆和已分化体细胞克隆,阐述了动物克隆的生物学、医学意义,并从遗传学角度对动物克隆技术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1动物核移植只能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吗?人教版选修3教材P.47有这样的阐述:"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卯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然而,在教材P.48的体细胞核移植过程流程图中,显示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一个是注射细胞核,一个是注入整个细胞,这是为什么呢?细胞核移植技术是1938年德国发育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胚胎工程专题是高考的热点,而母畜的同期发情是胚胎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动物同期发情的具体处理方法在教材及配套的教师用书中并未提及,许多教辅资料认为该过程仅是由促性腺激素或孕激素来决定的。通过阐述动物同期发情的机制及控制同期发情的药理方法,旨在为教学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张翠云 《生物学教学》2007,32(10):68-68
胚胎移植究竟属于哪一种生殖方式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看法。究其原因,在于对胚胎移植这一概念理解上的差异。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细胞技术     
英国允许动物卵子培育人体干细胞引发争议据2007年9月7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伦敦2007年9月5日电,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决定原则上批准用动物卵子培育人体干细胞的研究;包括将人类DNA植入牛或兔子的已经去除了DNA的卵子,然后促使卵子分裂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即所谓“人兽混合胚胎”——编者注),之后再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用于治疗的目的。尽管目前这类研究只允许卵子发育不超过两周,但英国政府的决定还是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议,人们担心这类研究存在混淆人和动物间的生物界限的伦理学风险。一些反堕胎组织等团体则说这类研究已经…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转基因的研究,对转基因动物获得的主要方法如显微原核注射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等常用的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转基因动物的鉴定方法,最后对转基因动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 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系统是胚胎和动物出生后生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它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成员、生物学作用及表达的发育时相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聚焦杂交选择一直是改良家畜遗传性状的主要途径,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杂交选择法的各种缺陷日益明显,而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各种新型动物育种方法却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动物育种相关的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转基因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批量克隆技术克隆的下一步可能是批量生产。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已经制造了将近500个遗传相同的胚胎。它们现在需要证明这些批量生产的胚胎将引起正常的怀孕。澳大利亚的这项技术还可能与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开发的从成年细胞克隆动物的技术相结合。然后可能制造一个成年...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克隆中供体核DNA的甲基化重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克隆中去核卵母细胞中的供体核DNA会发生甲牡化重编程。克隆胚胎DNA重编程过程中的去甲基化和甲基化过程存在的一些异常会影响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3.
猪的血管中流淌着人类的血液;绵羊拥有着人类的肝脏和心脏;老鼠拥有人类的脑细胞,它们从笼子中向外界窥望……当人的器官在动物的体内生长,拥有人类细胞的猪或老鼠,是不是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却和动物一样行事呢?科学怪物——人兽“喀迈拉”2001年9月7日《,羊城晚报》刊载了一条令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瞩目的消息: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2000多次实验,将人类皮肤细胞移植到家兔卵细胞中,成功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中的胚胎,被…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可能都知道:章鱼、水蛭和蝾螈等动物,如果它们的手足甚至半个身子断了,很快就会长出与原来一样的手足和躯干。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早就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动物在全身各处都有像胚胎细胞那样能进行分化生长的细胞,因此它  相似文献   

15.
关于胚胎的畸形问题,人们很早就进行报道和探索了。而把畸胎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则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畸胎学这门年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动物实验研究,胚胎畸形的临床记录,以及有关的正常发育的研究等。作畸胎实验所用动物一般多为鼠、豚鼠、免和鸡胚,最近也常用灵长类动物丛尾小猴,因为它与人类比较接近。临床观察动物胎儿所发生的畸形,一般用肉眼观察和用普通显微镜检查连续切片即可。但对畸胎作更深入的研究,必须使用放射自显影术、器官培养、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男性的去势 事实上,对有些动物来说,如果对它们的器官或组织加以哪怕是非常细微的改变,就能够在整体结构和形态方面带来非常巨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在那些阉割过的动物身上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当某个动物被切除掉身体的一小部分后,它就由雄性变成了雌性。我们似乎可以推论:对一个整体形态完整的动物胚胎来说,如果对它那极其细小的器官加以比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分为两个时期,胚胎发育时期和胚后发育时期,前者指从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胎的发育时期,后者是指胚胎从卵膜孵出或母体出生后直到成体死亡时期。胚后发育又有变态发育和直接发育两种形式,有些动物幼体的形态构造和生活方式,与成体显著不同,在变为成体的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变化的,称变态发育,如蛙类和昆虫等。反之,称为直接发育,如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系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动物克隆和人胚胎干细胞技术进展迅速,治疗性克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治疗性克隆的概念、基本程序和进展,并分析了治疗性克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伦理学争议。  相似文献   

19.
动物胚胎工程是动物(包括人类)精子贮存、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胚胎的分割与嵌合的总称。它对动物的繁殖不仅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1.精子的冻存与人工授精 早在1787年意大利科学家Spallangani就研究犬和马精子的低温保存问题。当时是在-17℃下进行实验,虽然没有成功,但证实了保存精子的可能性。后来有人用人、牛、绵羊、兔、蛙、鸡的精子进行冻存实验及人工授精,结果都没有与应用联系起来。直到1949年Polge用鸡精子,加15—20%甘油作抗冻剂于-79℃下保存了九个月并受精成功。1952年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两位胚胎学家戴维·毕比和马休·惠勒正在研制的一种模仿动物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的芯片,或许在未来 50年到 100年内将彻底改变人类婴儿的出生模式。届时,部分或全部的怀孕过程完全可由机器设备来完成。 设计目标是:使受精和胚胎发育的早期过程在一个容器内完成,直到胚胎发育到适于进行移植的阶段。据介绍,他们设计的这种容器,实际上是一块透明的弹性芯片。这种芯片像一块玻璃载片,载片内密布长、宽各为 0. 2毫米的细小导管网络,细小导管再与可控的液体泵相连。这样,当精子与卵子在芯片内结合时,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芯片外的液体泵来更换胚胎所处的液体环境,而不再需要用移液管来一次次地转移胚胎。 由于这种芯片控制方式大大简化了人工授精的过程,而且可以一次培育多个胚胎,因此,这种胚胎发育方式被科学家形象地比喻成“胚胎加工厂 "。 目前,两位科学家已经利用这种芯片进行了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芯片方式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优于传统的人工授精方法。首先,用更换培养液的方法代替转移胚胎,大大提高了胚胎的成活率。他们在比较了两组受精卵在新旧两种方法下的发育过程后发现,在 48小时内,芯片里有 75%的胚胎成长到适于移植的阶段,而培养盘里的受精卵则无一发育到这一程度。 其次,芯片方式可以一次培育多个胚胎,并且由于各受精卵在单独的导管内发育,人们可以对每个胚胎进行控制和检验,及早发现基因有问题的胚胎,以保证胚胎的质量。 最后,在受精卵发育到胚胎的过程中,需要用一种酸性介质将受精卵表面一层保护性的膜破坏掉,以促进胚胎的发育。传统的方法是,科学家将受精卵放入这种酸性介质内浸泡,观察到膜破裂后再迅速将其从介质中取出。而在芯片内,可以用流动的介质冲洗受精卵,这种方法不仅加快了保护膜破裂的速度,还减少了对胚胎的损害。 目前研究仍处于提高家畜的生育能力阶段,但最终目标是将这一新技术运用于人类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